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气道滴入湿化,对照组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观察两组的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好,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这种有创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气道具有的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干涸不宜咳出,甚至形成痰痂导致气道阻塞。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护理尤为重要。近年来,临床上对于气道湿化的方式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3.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气道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应用三种不同湿化气道方法的效果和所需护理人力的情况。方法:将70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0例,第二组25例,第三组25例),第一组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滴药法,第二组采用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第三组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对比观察三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其护理操作消耗的时间。结果:第一组患者痰液粘稠的发生率及痰痂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二组患者痰液粘稠的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的比例和第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为患者护理操作人平均每天所需的时间,第一组为96min,第二组为36min,第三组为10min。结论: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和持续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与前两种相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赵莉  王秀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716-1717
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和雾化吸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断雾化吸入法和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对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院的46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间断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院的50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采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不但可提高气道湿化效果,而且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持续微量泵泵入湿化、氧驱气道湿化、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3种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龙岩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51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17例,A、B、C组分别运用持续微量泵泵入法、氧驱气道湿化法、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法,术后分别评估患者的气道湿化达标、肺部感染、呛咳、患者舒适度以及气道湿化工作耗时的情况。结果 3组气道湿化达标、呛咳、舒适度评分、气道湿化护理耗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5,P=0.007;χ^2=10.767,P=0.005;F=6.870,P=0.005;F=169.677,P <0.001);且C组各项观察指标均好于A组(P<0.05),3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53)。结论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法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舒适度较好,且气道湿化护理耗时最短,更适合使用于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喷雾器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喉癌术后患者,按湿化气道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行气道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喷雾器气管内喷药,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滴药,比较2组气道湿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适度率高于对照组(P<0.05),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亦小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喷雾器间歇湿化,能有效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赖玉莲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98-1299
目的观察可调节精密输液器在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放气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滴入湿化,对照组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湿化效果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4):533-534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1IME),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本科采用美国产专用气切人工鼻(Humid—Vent Filter)对6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气道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行气道湿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行气管切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改良气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及约束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肢体约束时间、ICU住院时间、气切套管使用持续时间及气切套管拔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1例(2.22%)、气道黏膜损伤8例(17.78%)、肺部感染4例(8.89%),对照组痰痂形成12例(26.67%)、气道黏膜损伤34例(75.56%)、肺部感染13例(2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约束部位皮肤压痕5例(11.11%)、约束侧肢体肿胀2例(4.44%),对照组发生皮肤压痕32例(71.11%),肢体肿胀14例(3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约束时间(8.00±2.33) d、ICU住院时间(10.73±2.56) d、气切套管使用持续时间(15.00±4.55) d,对照组肢体约束时间(13.04±3.64) d、ICU住院时间(16.04±2.98) d、气切套管使用持续时间(28.00±5.1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气道管理方案能有效减少气道湿化及约束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肢体约束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气切套管使用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湿化方式在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采用微量泵气道内滴注湿化法,B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的气道湿化效果(包括气道内痰痂数、痰液黏稠度、痰量、吸痰5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肺部感染率和气道黏膜出血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痰液黏稠度、每日气道内痰痂数、痰量和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出现气道黏膜出血,气道黏膜出血率为0.00%(0/36),低于B组的8.3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8%(1/36),低于B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微量泵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可达到有效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其呼吸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不易吸净、气道黏膜出血、下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基于德尔菲法(DeIphi)构建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112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运用DeIphi法对20名气道湿化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确定气道湿化护理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2009年10月,我们对40例喉癌或下咽癌行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按需湿化,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们对43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平均41.2岁;气管切开时间29~54d.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35.5岁;气管切开时间32~49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苏红佑  王阿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83-2183
<正>气道湿化和吸氧是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两条剪去钢针的头皮针软管部分(一条外接吸氧导管,一条外接气道湿化推注泵上的延长管)同时插入气切内套管即氧液分离式泵入法而实现。我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对这两条头皮针稍做改良即氧液结合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泵精确、匀速地将湿化液持续地泵入气道行气道湿化。结果:本组湿化满意20例(87.0%),湿化不足3例(13.0%),无一例患者发生湿化过度。结论: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湿化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持续、均匀地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肺部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保护气道黏膜,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排痰量及肺部感染和痰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天排痰量、吸痰次数及肺部感染及痰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工鼻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加温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 10 8例喉部术前或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治疗组 6 0例与对照组 48例 ,治疗组采用加温 (湿化液温度 35~ 38℃ )湿化气道 ,对照组采用常温湿化气道 ,观察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 ,气道粘膜出血 ,肺部感染 ,皮下气肿 ,咽瘘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 6 0例中刺激性咳嗽 ,气道粘膜出血 ,肺部感染 ,皮下气肿 ,咽瘘发生例数分别为 8、 3、 6、 1、 0例 ;对照组 48例中分别为 2 5、 12、 2 2、 5、 1例。平均住院天数前者为 13d ,后者为 18d (P <0 0 1)。结论 :加温气道湿化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