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76例,给予患者综合术中护理配合。结果:76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并安全返回病房。结论: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70岁)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资料。结果107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为1.1~1.6h,平均为(1.3±0.2)h。经整体护理,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推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于成功实施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其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提出前瞻性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脱位的原因,对136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提出前瞻性护理对策,予以术前干预、术后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在院期间均未出现脱位症状。结论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进行前瞻性护理对策,可减少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3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患者在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有改善,患者能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术后随访患者满意率达98%.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曾湘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52-495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防治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进行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并观察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被观察的30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眼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方法:对影响高龄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安全的因素被解除,安全伤害事件减少.结论:正确评估高龄眼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护对策,是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计算术后谵妄发病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谵妄36例,发病率为14.06%,临床特点为意识障碍,恐怖性错觉与幻觉,精神及运动性兴奋等临床特点;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低蛋白血症、合并基础病及麻醉方式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全面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张钦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60-7260
目的探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要点。方法对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4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40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患者术中和术后心理状况正常,出现焦虑和紧张心态5例,感觉舒适32例,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结论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133例,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急性压疮3例(2处),压疮发生率为2.26%。结论: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应对是减少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舒适护理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3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患者在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有改善,患者能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术后随访患者满意率达98%。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恢复效果优43例,良39例,优良率100%。结论: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1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未发生并发症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有13个因素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应用、ICU入住时间、长期激素应用、术后搬运不当、输血、髋关节手术史、BMI指数、高血压、糖尿病;经多因素分析,年龄、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长期激素应用以及糖尿病与感染相关(P0.05);年龄、输血、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髋关节手术史与下肢静脉血栓相关(P0.05);术后搬运不当、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髋关节脱位相关(P0.05)。结论: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医护人员在术后应加强观察与护理,并根据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与护理对策,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3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年龄82.3岁.对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20.5分(Harris评分),38例患者围手术期内存在并发症,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及设计缺乏科学性,造成报道不一致,各抒己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与处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780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种、合并症、患髋既往手术、麻醉、手术时间、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术后患肢训练、防血栓药物、并发症指标进行统计,采用SPSS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178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深静脉血栓136例.年龄、合并症、麻醉、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有相关性(P<0.05).高龄、高血压或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输全血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应用是保护因素.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术后积极预防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旋糖酐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进行相关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意义(P =0.032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旋糖酐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并进行相关用药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38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全面评估病情,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大,只有在围术期提供安全周密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管理策略,为临床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和2014年收治的3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导管留置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将2013年和2014年的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的2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78%.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24 h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2例90岁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精心护理,探讨预防90岁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90岁高龄患者从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理疗等方面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12例患者均无DVT发生。结论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生活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指导,是有效的预防90岁高龄患者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对本科2年来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观察患者身心恢复情况。包括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认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整体护理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促进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3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年龄82.3岁。对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20.5分(Harris评分),38例患者围手术期内存在并发症,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