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5振动排痰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排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机对颅脑外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19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背排痰,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结果 使用G5振动排痰机组在排痰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氧饱和度和PaO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5振动排痰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遭护理中便于定时定量操作。排痰效果明显优于手工排痰,能有效控制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振动排痰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与人工扣击排痰用于肺部感染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63例随机分为振动排痰机组(142例)与人工扣击组(121例)和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改变及治疗2周后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排痰机排痰组患者的肺部体征和胸片检查结果均优于人工排痰组(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较排痰前明显增高,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肺部感染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振动排痰和人工排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器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对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33例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排痰机排痰组(n=18)和人工排痰组(n=15),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与人工叩背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的听诊情况、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胸片的情况。结果排痰机排痰组患者排痰后肺部的听诊情况好于人工排痰组(P〈0.05),而SpO2与人工排痰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排痰机排痰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较人工排痰组缩短(P〈0.05),胸片改善情况亦优于人工排痰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同时记录每次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叩背处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率21.6%,对照组54.3%,(P<0.01),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5.4%,对照组为28.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振动排痰机及人工叩背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前者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优于后者,且安全性高于后者,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同时记录每次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叩背处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率21.6%,对照组54.3%,(P<0.01),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5.4%,对照组为28.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振动排痰机及人工叩背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前者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优于后者,且安全性高于后者,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孙金凤  曹海燕  李志平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58-1160
目的观察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86例重度颅脑损伤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1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进行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护理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ICU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气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与机械振动排痰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4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对照组行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排痰量、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刺激排痰效果优于振动排痰,适合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日常手段。  相似文献   

9.
YS800振动排痰机对微创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排痰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舒裴  欧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27-1028
目的观察YSS00振动排痰机对微创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1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振动排痰机组和手叩排痰组,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背排痰,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结果排痰机组在排痰效果方面明显优于手叩组,血氧饱和度和PaO2也明显高于手叩组(P〈0.05)。结论YS800振动排痰机对脑出血患者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排痰,便于定时、定量行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控制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器(G5 TherAssistTM)排痰法与人工扣击排痰法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病情程度等均相似,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别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人工扣击组和机械扣击组,分别使用人工扣击排痰与G5 TherAssistTM排痰.比较2组患者的排痰量,罗音消失的天数,退热的天数以及振痰前后SpO2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排痰量明显增加(P<0.01);在不吸氧的情况下SpO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结论G5TherAssistTM的排痰功能明显优于人工扣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仪对ICU肺部感染需要排痰的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97例肺部感染需要排痰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振动排痰仪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拍方式排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85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扣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39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人工扣击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人工扣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雾化吸入氨溴索并排痰机排痰组(A组)、单纯排痰机排痰组(B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后排痰机排痰,B组采用单纯排痰机排痰.治疗后观察2组总排痰量,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PaO2,PaCO2,RR.结果 治疗后第1~3天A组排痰量多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8~10天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振动排痰机,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使用排痰机在患者肺野体表投射区自然滑动;观察组动态结合患者近期胸部CT或X线检查结果,用标记笔在体表标出痰积区或肺不张区,在肺部病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进行重点排痰。结果:两组振动排痰后的排痰量、呼吸频率、肺部啰音、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体表定位振动排痰法优于盲目的排痰法,可改善呼吸功能,最重要的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联法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震颤器+益口含漱液口腔护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三联法,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排痰量、痰培养及胸片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法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效果确切,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振动排痰机联合辅助咳痰机治疗肺不张31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联合辅助咳痰机治疗肺不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吸氧、消炎、止咳、祛痰、雾化、解痉等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机和辅助咳痰机治疗,入院5 d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和排痰效果。结果:入院5 d后,实验组排痰有效率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入院5 d后SpO2显著高于入院时SpO2(P<0.01)。结论:振动排痰机联合辅助咳痰机治疗能促进SpO2和排痰效果的改善,可用于肺不张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85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扣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39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人工扣击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人工扣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物理振动结合起立床体位排痰对肺部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耐药菌感染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在给予同等专科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对照组常规雾化吸入及人工翻身叩背体位排痰治疗;观察组在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起立床体位排痰和物理振动治疗仪振动排痰;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振动治疗仪振动排痰和电动起立床体位排痰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G5振动排痰机在ICU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蔚  王燕  席文 《当代护士》2007,(3):33-34
目的 评估传统排痰法与G5振动排痰机2种排痰方法在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振动排痰机,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痰法.比较7d后2组氧分压、二氧化痰分压、氧饱和度、呼吸、住院时间的差异;以及痰量、呼吸音、胸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振动排痰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肺部感染病人的呼吸功能,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使用G5振动排痰机对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对两组1周内日排痰量及1周后不吸氧情况下的SPO2以及FEV1%预计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晚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不吸氧情况下SPO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FEV1%预计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优于单纯使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