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模式对新入职护士操作能力及培训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新入职的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接受培训模式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接受Mini-CEX模式培训。培训结束时,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Mini-CEX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Mini-CEX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Mini-CEX模式培训,可提高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其临床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室在门诊带教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16名,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示教室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在进入科室2周后,医生对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示教室,能够让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更为系统化,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入职护士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李静 《天津护理》2021,29(1):109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为制定科学可行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分析87名新入职护士对岗前规范化培训的需求。结果:87名新入职护士总的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程度平均得分是(4.57±0.28)分;新入职护士的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等级、入职时间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存在差异(P<0.05或P<0.01);新入职护士总的培训时长需求最高4~5周,得分(4.77±0.34)分;基本理论知识需求最高是沟通技巧,得分(4.73±0.39)分;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需求最高是心肺复苏,得分(4.79±0.35)分,培训方式需求最高是线上学习,得分(4.78±0.37)分;考核方式理论考核需求最高是线上答题,得分(4.75±0.33)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需求最高是情景模拟,得分(4.74±0.32)分。结论:新入职护士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程度较高,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总时长、培训内容、培训及考核方式上偏重于短期、信息化、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新入职护士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完善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将2008年应届毕业的70名新毕业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修改后规范化培训方法;对两组护士的考试成绩和一次通过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护士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礼仪形象考核成绩及考核平均成绩、考核一次性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培训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满意程度及对上岗前心理准备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岗前培训模式调动了新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新护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有利于新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陈星  胡郁  王洁 《上海护理》2020,20(6):39-42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新入职护士233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职培训方法集中开展1个月的岗前培训和3个月的专科护理培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新入职护士219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精选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结合学分管理开展理论培训、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院级临床护理培训基地轮转。比较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满意度及3年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其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伦理和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等方面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计划、内容、方法、基地带教、评估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离职率(5.47%)低于对照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提高了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胜任力,为稳定军队医院护理队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本科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入职本科护士70名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新护士采用思维导图模式的岗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训模式,对照组新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本科新护士培训后的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对岗前培训的认可度较高,其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均提高(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本科护士的岗前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保障学习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以OGSM模型为基础的精细化教学在新入职手术室护士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传统教学方法培训2年,将2013年7月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OGSM模型下精细化教学方法培训2年,培训后对两组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医生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OGSM模型的精细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推动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的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的新入职护士22名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的新入职护士1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评价两组临床教学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行之有效,能提高带教老师临床带教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悠燕  周艳 《护理与康复》2010,9(2):164-165
目的探讨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07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加集体点评训练,半月后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对集体点评训练的满意度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体点评训练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本院新入职护士56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名。对照组入职时行常规性岗前培训。观察组入职前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法律法规及核心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自我管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教学形式、教学技能、教学安排、师生交流、课堂氛围、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DIO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保障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科对新招聘护士进行岗前口腔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针对在口腔综合科进行岗前临床护理培训的32名新护士的情况,制定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对她们进行系统、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3个月系统培训,32名新护士基本掌握口腔综合科各项临床护理技能规范法操作及四手操作的椅旁配合技术,具有一定的专科知识,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达91%,护理技能医生满意度达90%,32名护士都通过出科考核。结论:在口腔综合科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可使她们尽快掌握较全面的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技能,尽早上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护理操作视频在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常用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心肺复苏等一系列临床护理基本操作制成视频,作为模板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选取2012年新入职护士4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示范后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反复观看护理操作视频后再进行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长、医生、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无菌技术成绩为(92.5±2.5)分、口腔护理(91.0±2.0)分、鼻饲(92.7±5.2)分、静脉输液(93.0±2.6)分、导尿(90.2±3.4)分、吸痰(91.9±5.0)分、心肺复苏(94.1±2.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3.31,2.63,2.46,3.46,2.81,2.01;P<0.05);两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看自制护理操作视频,有助于提高护士岗前培训质量,优化医院的操作培训流程,使受培训人员有效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岗前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新入职护士320名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名。观察组新护士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块化、阶段化、分级管理"的岗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训模式,对照组新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的综合能力。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培训后笔试中的技术操作、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责任感及价值观、理论实际结合能力等指标,口试中的问题发现、责任感及价值观、配合协调力、沟通能力考核成绩等指标,操作中的技术操作、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沟通能力、理论实际结合能力等指标的考核成绩均较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岗前培训能明显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从而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为完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16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案;选取2013年至2014年185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案,包括组建专项培训队伍,制订新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及考核要求,实施岗前培训和临床轮转培训模式,应用现场培训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核心能力得分及对培训内容、定科方案、培训形式、考核方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具有显著作用,护理人员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护理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案,重视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保障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为更好地做好口腔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2002年起开始对本院新护士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工作,并在培训后以调查评估的形式了解培训效果。结果系统岗前培训后,新护士的口腔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较培训前获得明显提高,医生及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的满意度也由培训前的46%上升至培训后的94%。结论开展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培训工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职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人,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而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进行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综合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考试、模拟操作考试及实际操作考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自我导向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意外风险处理及总护理质量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不仅能确保护士学习能力,且可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及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信息化模拟病房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岗前培训中实行护理技能和信息系统分开培训;选择我院2015年9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岗前培训,可缓解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111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名和实验组56名,两组在进行培训前均先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培训,实验组由规范化培训护士自行查阅文献制作思维导图后,再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士考核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率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实验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 05),考核存在的问题少于对照组(P 0. 05),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培训,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效果,降低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关键环节错误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覃小轩 《当代护士》2022,(8):161-163
目的探讨模块化教学在新入职护士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中的实践效果,以期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按照时间先后将2020年10月之前入职的76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之后入职的8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岗前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模块化教学式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能力。结果培训前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考试、口试、操作考试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模块化教学式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后,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考试、口试、操作考试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块化教学式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综合能力,促使新入职护士更快地融入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