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0例全身麻醉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躁动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切口疼痛、气管导管刺激、体位不适、尿管刺激、口渴、腹部不适。结果 8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率为14.8%。结论经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丽芳 《全科护理》2011,9(35):3242-3243
对126例全身麻醉病人恢复期引起躁动的病人进行分析,通过有预见性地对术后恢复期躁动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以减少全身麻醉病人术后恢复期躁动的发生和降低严重后果、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及时发现并发症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对行全身麻醉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243例患者,严密观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43例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12例(4.9%),其中低氧血症5例,通气异常7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1例(12.8%),其中高血压18例,低血压7例,心率异常6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6例(6.6%),其中躁动12例,苏醒延迟4例。结论麻醉恢复期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平稳度过高危期。  相似文献   

4.
王欣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148-1149
麻醉恢复是指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在技术熟练医护人员的精心观察和护理下,才能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医院建立麻醉恢复室就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苏醒条件,可有效地减少麻醉后并发症,提高麻醉的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朱啟引 《全科护理》2011,9(28):2559-256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4例开颅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病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颅内因素、有害刺激、麻醉作用、术后并发症等是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终使术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合理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安全的度过全身麻醉苏醒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抚触对全身麻醉术后引起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1例鞘膜积液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抚触对全身麻醉术后引起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1例鞘膜积液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藕珠 《护理研究》2011,25(29):2683-2684
烦躁是全身麻醉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年龄及生理因素,五官科患儿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68例全身麻醉术后烦躁患儿进行了精心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方式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恢复室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安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麻醉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与观察组的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实施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方式,既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又能减少对血压水平的影响,同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高兴莲  赵晶  杨磊 《全科护理》2011,(20):1796-1797
[目的]观察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手术病人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后60例手术导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导尿管的前段(15 cm)涂抹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不涂任何止痛剂,直接在全身麻醉后导尿。[结果]实验组术后病人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控制因导尿刺激引起的麻醉苏醒期手术病人的躁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手术病人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后60例手术导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导尿管的前段(15 cm)涂抹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不涂任何止痛剂,直接在全身麻醉后导尿.[结果]实验组术后病人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控制因导尿刺激引起的麻醉苏醒期手术病人的躁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行手术麻醉老年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45例采用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的HR、SpO2、MMSE 评分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6、24、72 h 时两组患者 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24、72 h 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认知障碍概率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尽量避免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4.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伶 《华西医学》2010,(9):1755-1756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8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39例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 148例全身麻醉患者中有39例发生躁动,发生率为26.35%。用纳洛酮催醒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为48.6%(36/74),明显高于自动清醒患者4.1%(3/74),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9139,P〈0.001)。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35.3%(36/102),高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6.5%(3/46),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1369,P〈0.001)。结论疼痛、促醒、导管刺激为常见躁动原因;掌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可以防止躁动所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下眼睛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嘱其自然闭眼,全麻后无任何眼睛护理。B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涂上适量金霉素眼膏,再轻轻合上双眼,使上下眼睑闭合。C组在麻醉诱导后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滴适量(3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手术结束时再滴3滴。记录手术结束后眼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血丝,术后48 h内眼部症状。结果:手术结束后A,B两组眼结膜充血水肿、血丝情况高于C,D两组。术后48 h内,A,B,C三组眼睛异物感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两组眼睛不适感发生率高于C,D两组(P<0.05)。结论:双眼滴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41-4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服药等各方面给予护理指导,而对照组不实施系统的护理指导,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4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9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结果:术前、术后24 h两组患者焦虑测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全身麻醉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峰  王剑  王超 《临床医学》2003,23(6):65-65
全身麻醉临床常用的主要有吸入麻醉给药和静脉复合全麻两大类。本文主要讨论静脉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护理 (简称“全麻”)。1 全麻术后的临床特点此类全麻主要用于大中型择期手术和危重急诊手术。前者创伤较大 ,后者病情危重。手术结束病人尚未完全清醒 ,随时可能发生窒息、出血、呼吸道梗阻、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掌握它们临床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不失时机的进行抢救是全麻术后观察与护理的关键。1 1 了解麻醉的深浅 :通过观察病人的瞳孔、脉搏、神经反射以及呼吸状况作出估计。麻醉较深者 ,呼吸深而均匀 ,瞳孔缩小 ,浅反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行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诱导后放置导尿管、术前血小板计数高是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EA的危险因素,术后镇痛、SPO2高是保护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针对EA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干预措施,防止EA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低体温是手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术中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降低,延长麻醉时间,造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1-4])。为探讨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特选取106例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