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肝硬化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5.3±2.4)%,显著低于健康人组【(42.9±3.2)%,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6.4±3.2)%,显著高于健康人组【(32.9±4.2)%,P<0.05】,CD4+/CD8+细胞比值为(0.9±0.1),显著低于健康人组【(1.3±0.2),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计数的显著变化,可能也存在相应的免疫功能紊乱,系肝功能受损后的结果抑或是诱因,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手术前后及2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4^+、CD4^+/CD4^+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术前外周血CD4^+细胞减少、CD4^+/CD4^+降低,而CD8^+增多,P均〈0.05。与术前相比,胃癌组患者术后CD4^+细胞增多、CD4^+/Cd4^+增高,CD8^+细胞减少,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手术可逆转此异常。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梗塞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3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OKT系列,包括OKT3、OKT4、OKT8及OKT4/OKT8比值,并与正常老年人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OKT3、OKT4降低,OKT8增高,OKT4/OKT8比值降低,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表明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T细胞亚群构成比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构成比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诱导斑块进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患者57例,其中造影检查正常13例(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CD4+、CD8+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25+Treg和CD4+CD28-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改良Gensin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CD3+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CD4+及CD8+细胞占CD3+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CD25+Treg及CD4+CD28-T细胞占CD4+细胞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CD3+T细胞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1);CD4+T细胞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4,P<0.01);CD8+T细胞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48,P<0.01);CD4+CD25+Treg细胞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17,P<0.01);CD4+CD28-T细胞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大(r=0.399,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广泛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30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乳腺癌患者30例,年龄21~60岁,平均42.3岁;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1例、改良根治术19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0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16例,乳房纤维腺瘤4例;年龄18~57岁,平均36.7岁,均接受手术治疗。所有受检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2天及1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3ml,肝素抗凝,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检测全部T…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数量及比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12月共6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20例),以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1例胸痛综合征患者为对照,以其他非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样DC和浆细胞样DC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髓样DC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分别为4.7%±2.6%,5.0%±2.7%)低于正常对照组、胸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分别为12.0%±3.9%,12.3%±3.3%和11.0%±6.4%,均P<0.001),髓样DC实际数量水平降低(41.0±28.3,45.8±25.2比84.4±37.3,81.2 ±34.8,73.2±42.2,均P<0.001);但外周血浆细胞样DC亚群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和实际数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外周血髓样DC比例及数量下降,表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DC亚群分布异常,髓样DC的下降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需要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CD3复合物信号,同时还需要共刺激信号.现已证实,在CD40-CD40-L和B7-CD28/CTLA-4(CD152)二条共刺激途径中,CD28,CTLA-4和ICOS与其配体B7家族分子(B7.1/CD80和B7.2/CD86)结合后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迄今,国内外开展有关肝移植排异[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疾病[3]、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4]、HCV病毒感染[5,6]、肿瘤[7]、重症肝炎[8 ]中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但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不多[9].鉴此,我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130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4+,CD8+和CD28+T细胞变化,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或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26例,按临床表现,冠脉造影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冠脉造影正常胸痛综合征组(对照组)2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NK(CD3-CD16+CD56+)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AMI组和UAP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显著降低(P<0.05);SAP组较对照组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升高,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降低可能反映了冠心病患者异常增强的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受损,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免疫调节受损加重,冠脉病变的数最和狭窄程度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RFA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TL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TL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1.9±13.8%、33.3±5.0%、10.3±4.9%、4.4±1.3%和1.4±0.6,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75.7±12.3%、41.1±10.1%、19.7±5.8%、16.7±8.2%、1.7±0.6,P〈0.05);CD8+T细胞的比例为25.5±5.1%,高于健康人(21.7±6.7%,P〈0.05);RFA治疗后1周和2周,CD3+T细胞(72.1±9.8%、73.3±7.3%)、CD4+T细胞(39.6±10.9%、39.0±10.0%)、CTL细胞(14.8±9.6%、12.3±7.4%)、NK细胞(11.1±4.9%、12.8±8.1%)均较治疗前上升,而CD8+T 细胞(22.6±5.8%、22.0±9.6%)比例下降,CD4+/CD8+比值(1.7±0.8、1.9±0.4)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处于免疫抑制状态,RFA治疗可调节其T细胞亚群的平衡,升高NK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T细胞亚群在Grave's病(G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联免疫法.结果GD治疗前、治疗6月后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C8+T细胞比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细胞免疫在G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 (赛若金 )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CD4 /CD8 比值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测定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干扰素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CD4 /CD8 比值分别为 (39.32± 4.0 2 ) % ,(34.34± 4.2 0 ) % ,(1 .1 4± 0 .1 1 ) % ,治疗后分别为 (43.2 1± 4.1 3) % ,(30 .0 1± 5.1 2 ) % ,(1 .44± 0 .1 2 ) %。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后 ,CD4 、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 ,CD8 明显下降 ,抗病毒免疫状态增强。 相似文献
12.
1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CD8及其胞质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患者外周血Th细胞(CD;CD4+)百分率无显著差异,Tc细胞(CD;CD;)明显升高(P〈0.05);Th1细胞(CD3^+CD4^+IFN-γ^+)百分率明显升高,Th2细胞(CD3^+CD4^+IL4^+)无显著性差异;Te1细胞(CD3^+CD8^+IFN-γ^+)百分率明显降低,T02细胞(CD3^+CD8^+IL4^+)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S患者外周血T细胞Th1/Th2、Tcl/Tc2亚群比例失衡,呈Th1、Tc2优势型。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64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急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与HBV DN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感染状态,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15例急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3例慢性肝炎、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1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6.15±8.94%、48.85±9.01%和55.86±9.03%,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6.35±8.93%(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0.46±7.51%、26.71±7.03%和29.03±7.6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5.72±7.5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8+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1.93±5.06%、18.71±5.53%和21.15±5.6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4.58±4.9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CD8+比值分别为1.34±0.60、1.35±0.53和1.34±0.5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8±0.47(P<0.05)。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 ,我们观察了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 (下称慢乙肝 )患者的外周血 CD4 、CD8变化 ,以了解其 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本文 5 6例慢乙肝患者 ,其中男 37例 ,女 19例 ;年龄 16~ 6 1岁 ,平均 39岁 ;均符合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及标准 ,其中轻型 9例 ,中型 35例 ,重型 1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 HBs Ag、抗 - HBc及 HBe Ag阳性 39例 ,抗 - HBe阳性 17例 ,免疫荧光定量检测示 HBV- DNA均为阳性。另选2 5例同龄健康人做对照。方法 :两组分别抽取外周血 2 ml,进行外周血 CD4 、CD8细胞及 CD4 / CD8检测…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16,(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进一步了解HC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收集181例HCC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小HCC39例、中等HCC64例、大HCC46例、巨块型HCC32例;有肝硬化基础的HCC150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9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9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例。无肝硬化基础的HCC31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8例、无原因的3例。对150例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按Child-Pugh分成A、B、C三级,其中A级37例、B级47例、C级66例。选择46名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结果随着HCC体积的增大,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而CD8~+T细胞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肝硬化基础的HCC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也明显降低,而CD8~+T细胞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的T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不但与肿瘤大小相关,还与HCC的肝硬化背景及分级相关。HCC患者机体免疫状况的变化,对判断HCC患者的免疫功能、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调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s,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外周血中1型辅助性T细胞(Th1)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的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36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7例),入选实验后即刻,1、3、14天抽取外周血,检测Th1和Th2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其中Th1相关细胞因子为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Th2相关细胞因子为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结果安慰剂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即刻外周血Th1和Th2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外周血1、3、14天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5),而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较安慰剂组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组1、3、14天Th1频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5),而Th2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Th1和Th2亚群分化失衡,抑制炎性反应,提示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有更广泛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苯类物质对造血系统有直接损害作用,并可降低苯中毒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玫瑰花结的形成率.本文采用T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慢性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材料与方法正常组系健康体检者和献血团员,年龄24~48岁,共24例.苯中毒组32例,年龄27~51岁.慢性苯中毒的诊断原则和分级标准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1 3.62,616—07,GB3230—82. 本组应用美国Ortho-mune公司的OKT系列McAb:T_3(总T细胞),T_4(T辅助细胞,T_H)和T_8(T抑制细胞,T_8).采用间接SPA(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花环法,每孔计数200个有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