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或为血瘀兼肾虚,或为湿热毒邪未尽,客于胞宫、冲任所致。采用中药内服疗法、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以及针药结合等综合疗法,标本兼治,可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作用,且长期用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采用内治法、外治法及综合疗法等。辨证论治、周期疗法、经方、名方、单验方、中成药等为常用的内治法;灌肠法、针灸、穴位注射、外敷法、离子导入等为常用的外治法。综合疗法则为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的运用方法。指出该病缺乏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且基础临床实验较欠缺,药物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文娟 《中医药信息》2011,28(3):144-147
鉴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特殊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通过追溯相关历史文献,对中医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及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S)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归属于中医学"带下病""热入血室""癥瘕""妇人腹痛""不孕""痛经"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以其明显的疗效逐渐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和关注,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名方、离子导入及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主要病机为肾气不足,带脉失约为其本,湿、热、瘀血、寒凝为其标。治疗方法有中药、中成药内服治疗、灌肠治疗、阴道用药、外敷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目前主要问题是辨证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疗效不稳定;实验研究方面有待规范、提高。  相似文献   

6.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之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过去称慢性盆腔炎,多因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  相似文献   

7.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为抗生素治疗。若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表现:①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异位妊娠:发病率是正常妇女的倍。慢性盆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起病缓慢,病情反复顽固不愈,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年来有关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进展较快,有单用中药内服、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或抗生素、物理疗法及综合疗法,疗效显著,故将目前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多因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医治不妥或者不及时所导致。SPID不孕发生率为20%~30%,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8~10倍,SPID大都有频频发作的慢性盆腔痛[1]。中医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分为湿热瘀结型、气虚血瘀型、寒湿瘀滞型、气滞血瘀型[2],各证型的治疗方案不一,有待早日规范化。而且大多药物机理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逐渐完善治疗方案。1病因病机盆腔炎属中医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0.
在检索2009-2010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评价的现状,发现目前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因此建立统一、规范、标准的疗效评价体系,对开展中医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治疗较为棘手。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结合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现状及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介绍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应用和体会:(1)扶正祛邪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2)消除冲任胞脉气血瘀滞是保证疗效的关键环节;(3)通腑泻邪,使邪有出路是缓解症状的有效环节;(4)注重情志调理,指导生活起居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何嘉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经验,提出本病应从虚、瘀、湿论治,在治法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线,根据患者先天禀赋及病因病机,灵活变通,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又称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致病程迁延所致,亦有初始即表现为慢性炎性病变者,本病虽不是危急重症,但病情顽固,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其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酸痛,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亦可  相似文献   

14.
吴昆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昆仑教授认为"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基本病机,其自拟益肾清热方治疗该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例举跟师随诊验案1则,梳理吴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及其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王小云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王小云教授2012年1月—2013年7月13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完整病例,并使用EXCELoffice和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总结王小云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王教授在治疗该病时因势因地因人制宜,治疗生活在岭南之地的患者,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扶正为辅,兼以理气活血化瘀,并使用毛冬青灌肠、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以缓解黏连盆腔组织,改善盆腔微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秦月好主任医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秦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病机以"滞"和"瘀"为要,故治应"行气荡胞、逐瘀荡胞",据此,秦师以自拟方"荡胞止痛方"为基础加减,多配以药组并加入虫类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从高月平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临床特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高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治的独特经验。高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湿、热"已不是该病的主要病因,而将"虚、寒、瘀"概括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总属本虚标实病。治疗上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以补虚温阳,化瘀止痛,攻补兼施为总治疗原则。强调了温阳化瘀药的运用,导师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根据辩证分型中药内服、外敷,并配合盆腔炎治疗仪照射小腹部每天30分钟;对照组予以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盆腔炎治疗仪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治难点为:湿邪为病,病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病程日久,情绪易忧郁、焦虑,对治疗信心不足;治疗过程中难以选择最佳组合方案。针对以上难点,当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分清孰轻孰重;心理疏导,解除顾虑,树立信心;根据病情、病位、病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中西结合,内外合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