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竹风  洪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595-597,60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308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CS)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  相似文献   

2.
心绞痛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 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血清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ACS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者血清IL-10、IL-6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6水平较SAP组、对照组升高.ACS:(25.81±4.79)ng/L,SAP:(10.79±2.07)ng/L;(7.65±1.71)ng/L,均P<0.05;冠心病各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ACS:(18.23±3.42)ng/L,SAP:(15.20±4.98)ng/L,对照组:(9.40±3.09)ng/L,均P<0.05,ACS组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S组血清IL-6/IL-10比值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CS:(1.69±0.53),SAP:(1.06±0.38),对照组:(0.92±0.41),均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L-6及血清IL-6/IL-10比值升高,ACS患者存在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分泌失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分为三组,此外选择30例同期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冠脉综合征患者的IL-6、TNF-α及IL-10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对比也有不同的差异。结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异常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重要因素,也是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与瘦素、Hs-CRP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炎症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在新发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新发冠心病病人60例,其中心绞痛(CAP)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4例,检测其入院后24 h内血清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AP组血清瘦素、Hs-CRP、IL-6水平及AMI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429~12.470,P<0.05).CAP组瘦素水平高于AMI组(t=3.098,P<0.05),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显著性(t=2.024~5.985,P<0.05).CAP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和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0~0.680,P<0.05);瘦素与IL-6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566,P<0.05).AMI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水平无相关关系(r=0.305,P>0.05),而与IL-6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5,P<0.05);瘦素与IL-6无相关关系(r=0.092,P>0.05).结论 瘦素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在冠心病发病中,瘦素参与了免疫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清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1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和44例冠心病病人颈动脉IMT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全部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IMT为(1.07±0.48)mm,冠状动脉正常者为(0.63±0.32)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2,P<0.01).冠心病病人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分别为(112.61±14.94)ng/L、(0.50±0.11) μg/L、(300.79±35.73) ng/L,冠状动脉正常者分别为(89.36±7.90)ng/L、(0.34±0.13)μg/L、(243.58±60.71)ng/L,冠心病病人血清IL-6、IL-8、IL-10浓度高于冠状动脉正常者(t=3.00~4.97,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及血清IL-6、IL-8、IL-10浓度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 D)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炎症因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0年收治的进行P D 的尿毒症患者26例,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后1、30、90d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并选用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血清瘦素治疗后90d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C R P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TNF水平治疗后30d、90d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IL-6水平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IL-8水平治疗后30d、90d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D具有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TNF、CRP、IL-6、IL-8炎症因子作用明显,能改善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提高CRP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玲 《广西医学》2003,25(12):2431-2432
目的 :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39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含量。结果 :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 6、IL- 8的水平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 ,肺结核组中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 TNFα、IL- 6、IL- 8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 (P<0 .0 1 )。结论 :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的 TNFα、IL- 6、IL- 8是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结核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AP患者50例(CAP组), 入院第1天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6分者为轻症组, ≥6分者为重症组;选取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AP组入院第1天以及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 同法测定CAP组入院第7、30天血清中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CAP组入院第1天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CAP重症组血清中IL-6、IL-10和BALF中IL-6、IL-8 、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CAP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随病程呈下降趋势(P<0.01), 在入院第7天和第30 天均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而CAP组血清中IL-8水平在入院第30天仍保持较高水平,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6、IL-8和IL-10均参与了CAP患者局部和系统的炎症反应, BALF中IL-6、IL-8、IL-10和血清中IL-6、IL-10的水平可反映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 检测血清中IL-6、IL-8和IL-10对CAP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并设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哮喘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128例MS患者(MS组)和130例非MS患者(CG组)的血清C-RP、IL-18、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IL-18的差异。结果 MS组DBP、SBP、WHR、BMI、WC、FPG、Fins、2hPG、TG、HOMA-IR、IL-18、C-RP水平均高于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HDL-C水平低于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清C-RP、IL-18均为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RP、IL-18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MS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l)及炎症状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58例稳定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组)和6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CHD组)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sTREM-l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CHD组和合并冠心病组的WBC、血清sTREM-l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组、CHD组和合并冠心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HD组的WBC、血清sTREM-l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5)。与单支病变比较,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的WBC、血清sTREM-l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WBC、sTREM-l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r=0.679,0.824,0.71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BC、血清sTREM-l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WBC、血清sTREM-l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血清sTREM-l以及炎症因子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比例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测定肠道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拟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拟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双歧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与IL-10,IL-4和IFN-γ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冠心病组28人,按相同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通过冠脉造影选取冠心病患者28人。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t和IL-4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γ浓度。结果两组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L-4浓度增高(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FN-γ浓度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IL-4及IFN-γ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内源性IL-10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FN-γ和IL-4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IL-6、IL-10、CRP、TNF-α、s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CRP、TNF-α、sICAM-1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而两者间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IL-6、IL-10、CRP、TNF-α、sICAM-1水平均高于SAP组及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IL-6、IL-10、CRP、TNF-α、sICAM-1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7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TNF-α和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UAP组的血清IL-6、TNF-α、IL-10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的血清TNF-α、IL-10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lg[(IL-6 TNF-α)/IL-10]值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TNF-α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比值关系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IL-6、TNF-α与IL-10的比值在ACS中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城  胡波  洪国强  林美玲 《广东医学》2005,26(8):1067-106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40例COPD老年急性加重患者,40例稳定期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CODP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IL-6,IL-8,TNF-α参与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脐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早产孕妇及早产儿各93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母体炎症反应不同时期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胎儿炎症反应不同分型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不同早产预后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脐血细胞因子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母体炎症反应≥2期者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与1期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与1期者,而1期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者,IL-10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2型炎症反应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与1型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与1型者,而1型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早产儿脐血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评价相关性可知,IL-1β、IL-6、IL-8及TNF-α分别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而IL-10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以及早产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脐血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呈正相关,而IL-10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耳积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2例急性OME患者为病例组,同期100名接受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人员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水平.病例组患者经耳内镜行鼓膜穿刺,分析耳积液中上述炎症因子的水平,并评估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D4+T淋巴细胞的含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耳积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其中,IL-2、IL-4、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但与CD8+T淋巴细胞含量呈正相关(P<0.05).此外,病例组患者耳积液中的IL-10水平也正相关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含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P<0.05),但其与CD8+T淋巴细胞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OME患者耳积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血清,且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在小儿脓毒症的水平表达和临床意义,为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住的小儿脓毒症38例,同期非危重患儿26例,进行血清TNF、IL-6、IL-8、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对应的辅助检查,例如:血、尿、粪、脑脊液等细菌培养,胸片、心电图、头颅CT、血气分析、血生化和危重症评分等。结果血清TNF、IL-6、IL-8随小儿脓毒症病情程度加重和小儿脓毒症评分降低而增高。WBC、CRP与病情危重程度、危重症评分无明显相关性。非脓毒症组患儿血清TNF、IL-6、IL-8轻度增高,小儿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两组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IL-6、IL-8对小儿脓毒症病情判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可为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更好地指导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