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永勤  印其章 《针刺研究》1992,17(3):161-165
<正>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主要调节血压、内分泌和植物性功能的加压素(Vasopressin,VP)也参与痛觉调制。脑室内注射VP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反,先天性缺乏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红核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琴  方宗仁 《针刺研究》1995,20(2):7-11
通常认为红核(RN)的主要生理机能是调节躯体运动。本实验旨在探讨RN兴奋对针刺效应及痛觉传入信息的影响。电刺激RN和电针“足三里”穴均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C反应,电刺激RN加强电针的镇痛效应,纳络酮翻转电刺激RN而产生的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RN除调节躯体运动外,对感觉传入也有调制作用,且这种对感觉的调制作用有内阿片系统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特定疾病的疗效显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如何应用现代化手段阐明针刺的作用机制是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神经电生理学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精确的检测手段,在针刺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与针刺有关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分别从针刺的作用时机、神经机制、穴位选择、疗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刺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4.
针刺镇痛     
痛觉的产生是生理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不同中枢水平多种途径的影响。针刺作为一种机能整体疗法可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影响痛觉,在此只讨论生理方面。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躯体穴区敏化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敏化点-区的动态分布,测定其敏化程度的改变,总结穴位敏化的特征。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模型恢复组(10只)。模型组和模型恢复组采用2.5%芥子油直结肠灌注造成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然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观察由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EB渗出点-区的动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分离坐骨神经,刺激EB渗出点-区(敏化态穴区),测定其引起坐骨神经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刺激的阈值,和模型组的非EB渗出区域(穴区非敏化态)、非穴位区域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的渗出点主要分布在"膝前""足三里-上巨虚"区域。刺激这些区域引起坐骨神经干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的阈值较非敏化部位以及对照同部位显著降低(P0.01,P0.05)。敏化的"膝前""足三里-上巨虚"接受2倍阈值刺激引发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个数多于敏化态的非穴位区域(P0.01,P0.05)。结论:穴位敏化后刺激阈值明显降低,敏化的穴位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的效果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分析了针向是否朝向病灶、针向是否循经络走行、针向是否顺神经出颅(脊髓)方向、针向是否与肌肉走行相同等因素与针刺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既往的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针向病灶的镇痛效果优于不向病灶,而对针向循经络与逆经络、针向病灶与刺中病灶、针向循神经出颅(脊髓)与逆神经出颅(脊髓)、针向循肌肉与逆肌肉走行间的镇痛效果存在争议。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优化疼痛病症的针刺方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以针灸“巨刺”、“缪刺”及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把人体分成四个区,头区、上肢区、躯干区和下肢区。根据某个区痛点位于经络的相对位置,并以其它区的同各经为参照位置,遵循一定的寻找原则,确定其它各区的针刺点。镇痛迅速,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8.
以往工作中观察到,在三叉神经核内的针刺镇痛效应主要是通过突触前抑制实现的。形态学资料证明,非三叉神经系统的穴位电针所形成的突触前抑制的纤维来源于脑干以上的高级部位。中缝核、兰斑核对针刺镇痛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设想,电针在三叉神经中产生的突触前抑制有可能是通过中缝核实现的,或受中缝核和兰斑核调节实现的。以微电极记录三叉神经核的痛敏细胞放电,电针“颊车”穴可抑制此放电。用同心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脑中央灰质是电刺激脑和吗啡、内啡肽脑内微量注射产生镇痛作用最有效的部位之一。中央灰质内阿片受体含量极为丰富。内啡肽含量很高,这些研究提示中央灰质可能在痛觉信息的整合中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前一工作曾表明,损毁大白鼠的一侧或两侧中脑中央灰质后,针刺镇痛效应明显降低,因而认为中脑中央灰质可能参与针刺镇痛过程,但是关于刺激中央灰质对针刺镇痛效应影响的观察,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在于进一步阐明电刺激中央灰质的镇痛效应及其与针刺镇痛效应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曹小定 《针刺研究》1989,14(1):199-202
自1964年底以来,我们坚持基础与临康结合,进行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形态和神经生化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穴位的传入冲动沿着痛、温觉传导途径(脊髓腹外侧索)上行到脑,激活了脑内镇痛机能系统,引起边缘系统的某些结构及以内阿片肽为主的递质系统的积极活动,通过激活下行抑制系统而实现针刺镇痛。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动物镇痛模型是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基本课题。建立较为满意的动物模型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在1976年初步进行了针刺大白鼠的模型试验。固定动物的装置:过去采用捆绑四肢来固定大白鼠,这种固定方法对针麻原理研究十分不利,经过摸索和吸取外地经验,采用筒式固定法,将长约120毫米的塑料管(其内径为46~54毫米)分成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其长度为80毫米,作为固定动物的躯干);头部(是用木头做成的,内车成喇叭形,作为固定头部);尾部(也是用木头做成的,内有较大的喇叭大孔,使尾向后穿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针刺镇痛的针刺作用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子  郭义 《吉林中医药》2010,30(4):326-327
从针刺镇痛的特点出发,分析针刺作用的基本特点,认为针刺具有整体调节、双向调节、品质调节、自限调节的特点,这对认识针灸作用规律,更好地使用针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孤啡肽拮抗针刺镇痛及阿片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针刺镇痛原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正> 各位代表们,女士们,先生们; 我要讲的题目是“针刺镇痛的原理研究”。要研究针刺镇痛的原理,首先应该明确针刺镇痛的生理规律。这是1966年在正常人体上观察针刺镇痛所得到的基本现象。在一侧合谷穴进针,持续运针50分钟。用钾离子透入法进行测痛。这里有8种符号,分别代表皮肤上的8个测痛点(头、颈、胸、腹、四肢)。如果不给针刺,皮肤痛阈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在合谷穴给以针刺,则皮肤痛阈普遍升高,约在20~30分钟后达到最高点,并在针刺期间保持高水平。停  相似文献   

15.
在针麻中,针刺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外因条件,但不是根据的东西。作为针麻主要根据的,是机体的“抗痛能力”。针刺所以能焕发起镇痛抗病能力,不是偶然的,是顺乎生命运动的规律而起作用的,它是以有文摘  相似文献   

16.
疼痛与针刺镇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有关痛觉的若干学说,以及疼痛的产生机理、特点和治疗进行概述;并介绍古代文献对针刺镇痛的论述和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医学家在针灸可以缓解疼痛的临床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从而推动了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针刺镇痛的临床规律过去的工作观察到针刺可使人的痛阈提高,1976年进一步用信号侦察论分析了人体针刺镇痛效应,结果表明:针刺25分钟后,受试者除了报痛标准有所提高外,皮肤的锐痛分辨力亦有所降低。由此认为针刺镇痛主要是一种生理效应而非心理因素。但也有人体测痛资料(32例用钾离子测痛法测痛)指出,电针合谷、内关30分钟对额部、脐旁、胫旁三处皮肤的痛阈和耐痛阈无统计意义的影响。关于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这一年来观察到以佯针、语言暗示以及其他视觉、听觉性暗示(如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电针脉冲或开动手法仪)造成受试者的针刺心理效  相似文献   

19.
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对近10年来针刺镇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认为针刺镇痛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神经肽-细胞因子网络、结缔组织、特殊脂肪带等产生镇痛效果,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差异、心理因素、穴位特异性、针刺是否得气、针刺时间和刺激参数等。临床上针刺可治疗浅表躯体痛、深部躯体痛、内脏痛等。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20.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改进针刺镇痛疗效,必须首先搞清针刺镇痛产生的机制。本文介绍了针刺镇痛作用的几个主要机制,即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生物电调节与生物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