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主要调节血压、内分泌和植物性功能的加压素(Vasopressin,VP)也参与痛觉调制。脑室内注射VP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反,先天性缺乏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红核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红核(RN)的主要生理机能是调节躯体运动。本实验旨在探讨RN兴奋对针刺效应及痛觉传入信息的影响。电刺激RN和电针“足三里”穴均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C反应,电刺激RN加强电针的镇痛效应,纳络酮翻转电刺激RN而产生的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RN除调节躯体运动外,对感觉传入也有调制作用,且这种对感觉的调制作用有内阿片系统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4.
李宇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1995,(1)
痛觉的产生是生理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不同中枢水平多种途径的影响。针刺作为一种机能整体疗法可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影响痛觉,在此只讨论生理方面。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躯体穴区敏化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敏化点-区的动态分布,测定其敏化程度的改变,总结穴位敏化的特征。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模型恢复组(10只)。模型组和模型恢复组采用2.5%芥子油直结肠灌注造成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然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观察由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EB渗出点-区的动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分离坐骨神经,刺激EB渗出点-区(敏化态穴区),测定其引起坐骨神经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刺激的阈值,和模型组的非EB渗出区域(穴区非敏化态)、非穴位区域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的渗出点主要分布在"膝前""足三里-上巨虚"区域。刺激这些区域引起坐骨神经干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的阈值较非敏化部位以及对照同部位显著降低(P0.01,P0.05)。敏化的"膝前""足三里-上巨虚"接受2倍阈值刺激引发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个数多于敏化态的非穴位区域(P0.01,P0.05)。结论:穴位敏化后刺激阈值明显降低,敏化的穴位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自1964年底以来,我们坚持基础与临康结合,进行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形态和神经生化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穴位的传入冲动沿着痛、温觉传导途径(脊髓腹外侧索)上行到脑,激活了脑内镇痛机能系统,引起边缘系统的某些结构及以内阿片肽为主的递质系统的积极活动,通过激活下行抑制系统而实现针刺镇痛。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针刺镇痛的针刺作用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针刺镇痛的特点出发,分析针刺作用的基本特点,认为针刺具有整体调节、双向调节、品质调节、自限调节的特点,这对认识针灸作用规律,更好地使用针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医学家在针灸可以缓解疼痛的临床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从而推动了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针刺镇痛的临床规律过去的工作观察到针刺可使人的痛阈提高,1976年进一步用信号侦察论分析了人体针刺镇痛效应,结果表明:针刺25分钟后,受试者除了报痛标准有所提高外,皮肤的锐痛分辨力亦有所降低。由此认为针刺镇痛主要是一种生理效应而非心理因素。但也有人体测痛资料(32例用钾离子测痛法测痛)指出,电针合谷、内关30分钟对额部、脐旁、胫旁三处皮肤的痛阈和耐痛阈无统计意义的影响。关于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这一年来观察到以佯针、语言暗示以及其他视觉、听觉性暗示(如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电针脉冲或开动手法仪)造成受试者的针刺心理效 相似文献
19.
20.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1999,21(3):21-26
为了更好地改进针刺镇痛疗效,必须首先搞清针刺镇痛产生的机制。本文介绍了针刺镇痛作用的几个主要机制,即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生物电调节与生物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