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广西尖吻蝮蛇毒K组分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尖吻蝮蛇毒小分子多肽组分(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检测K组分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晶紫法测定K组分对ECV304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鸡胚尿囊实验观察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K组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 效及量 效关系,能够抑制ECV304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和鸡胚尿囊血管生成。结论广西尖吻蝮蛇毒K组分对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Inhibitor,VEGI)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DNA文库筛选到的一个TNF超家族新成员。为研究重组可溶性人VEGI对新生血管形成抑制活性,检测了重组可溶性人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抑制活性以及对兔角膜诱生血管、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的抑制活性。表明可溶性人VEGI可以直接抑制ECV304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兔角膜诱生血管、CAM血管形成。VEGI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强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二氢青蒿素抑制K56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菌  周慧君 《药学学报》2005,40(11):1041-1045
目的通过观察二氢青蒿素抑制K56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青蒿素类药物在抑制血液肿瘤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方法运用MTT法、免疫组化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等探讨了二氢青蒿素对K562细胞增殖以及VEGF表达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对药物预处理后肿瘤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在促内皮细胞增殖以及促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作用进行评定。结果二氢青蒿素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显著下调K562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药物预处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其促内皮细胞增殖和促CAM血管新生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二氢青蒿素能显著下调K562细胞VEGF的表达,并能抑制由其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化吲哚类化合物Z24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3H-TdR掺入DNA方法来检测Z2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方法测定Z24对细胞骨架系统的影响;体外细胞迁移实验测定它对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效应;用免疫沉淀几Western印迹法检测它对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Z24能抑制EGF刺激后ECV304细胞的增殖,能显著抑制ECV304的骨架形成;ECV304的迁移减少;p-ERK水平下调.结论Z24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种抑制效应可能阻断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处理对K562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检测K562细胞上清液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K562细胞上清液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基质胶血管形成法检测K562细胞上清液对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K562细胞的细胞内的pH;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K562细胞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cariporide处理可以明显降低K562细胞上清液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能力的诱导;cariporide处理后K562细胞的细胞内pH明显下降,分泌VEGF能力也受到抑制。结论 cariporide能抑制K562细胞的血管生成诱导能力,这种抑制是通过细胞内pH下降以及VEGF分泌减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宋轶鹏  姜翠芳 《首都医药》2006,13(10):35-36
目的观察ECV304细胞体外二维培养能否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方法采用自然转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株,不用额外的生长因子,选择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液等条件进行二维培养观察。结果ECV304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低浓度血清更容易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结论在二维培养时,ECV304细胞具有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的能力,提示其可用作体外血管新生的内皮细胞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7.
鲁斯可皂苷元对HL-60与EC V304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考察麦冬中主要皂苷元鲁斯可皂苷元(Rusco-gen in)抑制细胞黏附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其抗炎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uscogen in对人原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与正常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其对ECV304与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uscogen in 0.1,1.0μmol.L-1预处理ECV304细胞后,均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与HL-60细胞黏附的增加,Ruscogen in 0.001,0.01,0.1μmol.L-1预处理HL-60后,亦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与HL-60细胞黏附的增加;同时Ruscogen in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不影响ECV304细胞与HL-60细胞的增殖及二者之间的正常黏附。结论Ruscoge-n in可通过抑制HL-60细胞与活化的ECV304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细胞活力、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NO含量以及内皮素(ET-1)含量。结果: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可明显改善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形态学变化,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增加NO释放、减少ET-1释放。结论:降糖复方含药血清能对抗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苷(ST 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在ECV30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5 mg·L-1)或LPC与ST I共孵24 h,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用原位杂交法、RT-PCR及Realtime RT-PCR法检测LPC对内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ST I的影响.结果ECV304细胞暴露于LPC后,VEGF蛋白分泌明显增加;加入STI后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LPC可以使ECV304中VEGF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使VEGF165 mRNA的表达升高;ST 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165 mRNA的高表达.结论LPC能诱导ECV30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EGF蛋白及VEGFmRNA,1×10-5mol·L-1ST I可抑制LPC的作用,降低VEGF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一种对肝细胞癌有直接、间接治疗作用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CD基因和glyES基因片段 ,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与腺病毒骨架质粒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包装细胞扩增获取重组腺病毒rAd CDglyES。用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株 (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及其表达产物对经ECGF处理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4)增殖的影响。结果 :纯化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13 3TCID50/L ,对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达 (82 1±8 3) % ,与对照组 (24 6±14 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1)。浓缩的转染了该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对ECV 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78 7±1 8) % ,而同样浓缩的转染了对照重组腺病毒rAd CD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抑制率仅为 (24 2±9 7) % ,两者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rAd CDglyES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具有直接和间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VEC)在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与其增殖活性间的关系,观察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丁胱亚磺酰亚胺(buthioninesulfoxine, BSO)在上述条件下对HUVECs的作用,为探索相应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 用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共同或单独处理HUVEC,检测HUVEC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细胞活力的改变。结果 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与GSH)、辅酶Ⅱ(NADP+与NADPH)两对氧化和还原性物质同时增高,但GSSG/GSH、NADP+ /NADPH比值未变。BSO显示出对HUVEC生长的明显抑制,引起HUVEC中GSH、NADPH含量明显降低、GSSG/GSH、NADP+ /NADPH比值升高;在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同时作用下,BSO对HUVEC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 使细胞内GSSG/GSH、NADP+ /NADPH比值进一步提高。结论 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基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对BSO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其机制与内皮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GF,观察HGF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由重组质粒pRc/CMV-HGF中扩增出HGF基因,将其克隆到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应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EGFP-N1-HGF转染到人脐静脉细胞株ECV304中,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克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结果经G418筛选后可形成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绿色荧光;RT-PCR能扩增出HGFmRNA预期的699bp片段;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转染HGF基因的细胞有HGF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EGFP-N1-HGF能够在细胞株ECV304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小凹蛋白(Caveolin-1)基因沉默模型,为研究Caveolin-1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Ambion专用软件对Caveolin-1基因编码区分析,设计合成短发夹RNA(shRNA)单链.通过T4连接酶将退火反应合成的shRNA双链克隆入含RNA PollII聚合酶表达元件的pENTRTM/U6入门载体,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相应的慢病毒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用REAL-TIME RT-PCR、蛋白印迹法分析沉默效率.结果:测序结果显示pENTRTM/U6载体插入的Cavelin-1基因shRNA序列大小及阅读框架正确.LR重组反应后成功构建了针对Caveolin-1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系统.转染ECV-304细胞获得对Caveolin-1的沉默效率大于8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Caveolin-1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系统,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基因剔除效应.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aveolin-1基因沉默模型能长期保种及传代,为进一步研究Cav-eolin-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华菲  熊燕  郭征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57-1361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LPC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及普伐他汀对LPC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直接记数法检测LPC诱导中性粒细胞系K5 6 2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细胞的粘附和普伐他汀对LPC所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 用 1~ 10 μmol·L-1LPC孵育血管平滑肌细胞 2 4~ 4 8h后 ,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增殖 ,而用 0 3~ 1mmol·L-1普伐他汀预孵育平滑肌细胞 1h ,再与 3μmol·L-1LPC共孵育 2 4~ 4 8h ,明显地抑制LPC所诱导的细胞增殖 ;用 3μmol·L-1LPC孵育ECV30 4细胞 12h显著增加K5 6 2细胞与ECV30 4细胞的粘附 ,而将ECV30 4细胞用 1mmol·L-1普伐他汀预处理后 ,明显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结论 普伐他汀可抑制LPC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陆皂苷甲对自身免疫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商陆皂苷甲对自身免疫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自身免疫性小鼠模型通过甲醛化空弯菌CJ-S_(131)辅以佐剂免疫小鼠获得.检测正常小鼠、模型小鼠及商陆皂苷甲处理的模型小鼠血清中的抗ds DNA抗体水平、细胞增殖及骨关节病理切片.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通过逆转录PCR的方法检测ECV304细胞中ICAM-1的mRNA表达.结果:商陆皂苷甲能有效地降低模型小鼠的抗ds DNA抗体水平、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能缓解其骨关节炎症.而且,商陆皂苷甲能显著促进ConA活化的胸腺细胞的凋亡并能降低ECV304 细胞中ICAM-1的mRNA表达.结论:商陆皂苷甲对自身免疫性模型小鼠有治疗作用;促进胸腺细胞凋亡和降低ECV304细胞中ICAM-1的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对内皮细胞(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04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PC,培养不同时间,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EC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中VEGF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VEGF信使核糖核酸(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ECV304能表达VEGF受体,在胞浆内呈棕色颗粒,当LPC刺激后,阳性增强。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培养的ECV304中未见VEGF mRNA的表达,当LPC刺激后可见VEGF mRNA的高表达,在胞浆内呈棕色颗粒。ELISA结果显示LPC可使ECV304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LPC能诱导ECV304表达高水平的VEGF。 (责任编辑 吕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丙谷二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以低氧低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为细胞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噻唑蓝(MTT)比色法优化丙谷二肽的最佳作用浓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热休克蛋白70(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丙谷二肽能够使细胞在缺氧缺糖应激下存活率增加,线粒体损伤减轻,LDH分泌降低,GSH产生增加,HSP70和HIF-1α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丙谷二肽对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保护线粒体、维持细胞膜结构完整、上调细胞中应激基因HSP70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丽蓉  徐晓玉  陈刚 《中国药房》2004,15(12):765-766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TdR掺入法 ,测定经川芎嗪注射液作用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放射性强度 (CPM )值。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CPM值 ,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