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胆囊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合并胆囊结石的胃癌患者同时行胃癌根治术加胆囊切除术(联合切除组).并与同期70例行单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单纯切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程度及远期并发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同时行胃癌根治术加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非胆道腹部手术合并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的处理尚有争议。腹部手术可改变胆囊结石的自然病程,术后胆囊炎发病率可高达54%,因此有些学者主张同时行胆囊切除。但亦有学者认为同时行胆囊切除可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而不主张同时行胆囊切除。。对肿瘤病人既要考虑生存期有限,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又要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多原发性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消化道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消化道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消化道癌的2.7%,其中同时癌(SC)24例,漏诊20例,分别行根治切除、中药、化疗等综合治疗。异时癌(MC)9例,漏诊1例,分别行根治切除、姑息切除及放疗。总5年生存率为45.4%,SC为37.4%,MC为55.5%。结论 消化道多原发癌发病率低,术前漏诊率高,应行综合性诊断方法。对病变应行根治性手术与再手术切除。忌把MC误诊为复发或转移癌。  相似文献   

4.
同期一次施行上腹部两种不同手术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呈兴 《腹部外科》1997,10(6):278-278
自1985~1993年,笔者在施行上腹部某一手术时对另一脏器之病变同时进行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47~68岁。择期手术7例,急症手术1例。6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2例合并脾切除术者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平均住院时间为12.5天。二、疾病与术式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胆囊结石4例,行胃大部切除十胆囊切除术;胃窦部癌并胆囊结石1例,行胃癌根治十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胆囊结石1例,行冒大部切除十胆囊切除术;晚期血吸虫病巨脾、脾机能亢进并胆囊结石2例,行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及胆囊切除一期手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1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胆囊切除术16例,胆囊大部切除5例,此21例均治愈。结论尽管同期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偏高,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时机,门静脉高压症并胆囊结石同期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1422例胆囊结石连续病例的腹部外科合并症。手术证实,该组病例除胆道结石外.还合并有胃癌等腹部外科疾病55例,其中胃癌、胆囊癌等恶性病16例,约占总例数的1.1%,并以胆囊癌最为多见(12例);非恶性合并症以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多见(24例),其次是胆囊十二指肠瘘和胆囊横结肠瘘(11例)。本文结果提示:胆囊结石患者中约3.9%合并有胆囊肠道瘘、消化性溃疡、胆囊癌等需腹部外科手术处理的良恶性合并症。对病史长、年龄大、病痛主诉较多,仅以胆囊结石不能完全解释其腹部外科症状的病人,宜加做消化道钡剂X线摄片和纤维内窥镜检等有关检查。这类病人在上述附加检查无阳性发现情况下,做胆囊切除宜选开腹术式,若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则难于全面探查发现前述合并症,也难于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囊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囊癌诊治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我院1986-2001年收治3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率74.3%,64%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B超,CT是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手段。误诊率17%。手术的切除率55.%。1年生存率36%,5年生存率10%。结论 Ⅰ,Ⅱ,Ⅲ期胆囊癌首选根治性手术,Ⅳ,Ⅴ期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诊断且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对高危胆囊结石的患者宜积极行胆囊切除术。误诊的原因是对胆囊癌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8.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1422例胆囊结石连续病例的腹部外科合并症。手术证实,该组病例除胆道结石外,还合并有胃癌等胸部外科疾病55例,其中胃癌、胆囊癌等恶性病16例,约占总例数的1.1%,并以胆囊癌最为多见(12例);非恶性合并症以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多见(24例),其次是胆囊十二指肠瘘和胆囊横结肠瘘(11例)。本文结果提示:胆囊结石患者中约3.9%合并有胆囊肠道瘘、消化性溃疡、胆囊癌等需腹部外科手术处理的良恶性合并症。对病史长、年龄大、病痛主诉较多,仅以胆囊结石不能完全解释其腹部外科症状的病人,宜加做消化道钡剂X线摄片和纤维内窥镜检等有关检查。这类病人在上述附加检查无阳性发现情况下,做胆囊切除宜选开腹术式,若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则难于全面探查发现前述合并症,也难于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中恶性肿瘤的漏诊与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5月~1996年8月,行22种腹腔镜手术522例,3例漏诊并存的恶性肿瘤(0.57%)。3例平均延误时间为1.27个月,平均年龄59.7岁,分别为阑尾周围脓肿漏诊乙状结肠癌、胆囊结石漏诊胰头癌、胆囊积脓伴结石漏诊胃底癌,仅1例得到根治切除。另1例(0.19%)23岁女性,开腹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肠梗阻,误为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手术中明确为横结肠癌。强调术者重视此问题并注意分析不典型的症状体征,术中仔细探查,主张术中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5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其中42例施行胆囊切除术,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2.68%。本组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0.15%,癌变发生率为7.01%。随访结果表明,胆囊息肉样病变癌变行胆囊切除后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原发性胆囊癌行手术治疗者。  相似文献   

11.
胆囊癌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 对1985-1996年间收治的8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男31例,女58例。男:女之比为1:1.87。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占40%,术前B超论断符合率为79%(62/78)。CT诊断符合率为92%(43/47),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占18%(16/77)。本组7例漏诊,77例行探查手术,50例切除胆囊。切除率65%,其中根治 切除28例,根治率36%。本组行根治性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4%和275;行姑息性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12%和6%(与根治切除相比P均<0.05)。仅行探查术者中位生存期3个月,且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避免术中漏诊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对晚期胆囊癌应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12.
胰头癌外科根治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外科根治切除术中淋巴清扫D2合并神经鞘、神经束切除的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5年间58例胰头癌行根治切除R0,D2手术同时行神经鞘、神经束切除的病例与同期76例未行神经鞘、神经束切除的R0,D2手术进行对照观察。结果58例行神经鞘切除的病人中有36例(62.1%)经病理证实有神经浸润,22例(37.9%)无浸润。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1%,36.1%和86.4%,59.1%。而神经鞘切除组58例与76例未行神经鞘切除组相比,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7%,44.8%和60.5%,25.0%。结论胰腺癌易早期转移。除淋巴结、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外,神经浸润转移沿神经鞘、嗜神经转移是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在根治术中应注重这一特征,行神经鞘、神经束切除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手术方式与T2期胆囊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与肿瘤侵犯胆囊壁全层但未穿透浆膜的他期胆囊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收治的24例佗期胆囊癌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胆囊癌根治组(14例)和单纯胆囊切除组(10例)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根治组和单纯胆囊切除组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54%和70%、30%、20%,两组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31)。根治组和单纯胆囊切除组的中位临床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45和13.5个月,两组临床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4,P=0.049)。结论对佗期胆囊癌应积极行胆囊癌根治手术,胆囊癌根治术是提高佗期胆囊癌长期生存率及临床无瘤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型、病理分型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结果本组包括13例(22.4%)良性肿瘤,45例(77.6%)。小肠良性肿瘤均行局部肠段切除,除2例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1例健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院内死亡6例,仅11例能行根治性肠切除,37例行化疗(总有效率83.4%),随访33例(随访率89.5%),存活5年以上者14例(5年生存率42.4%),多为T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所占比例较高,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预后甚差;对原因不明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及定位不明的腹部包块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是避免小肠肿瘤长期误诊、改善患者预后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胆囊结石伴糖尿病(DM)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多。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为合并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我院从1997年11月~2004年9月共完成LC899例,其中DM85例,占同期LC总数的9.4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殊,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9例,胆囊结肠瘘5例,胆囊胃瘘4例,胆囊胆总管瘘2例。B超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其中16例提示胆囊呈萎缩状。本组仅有5例术前疑诊为胆囊内瘘(25%),其中1例行钡灌肠诊断为胆囊结肠瘘,2例B超示胆囊内积气,1例行腹部平片示胆管内积气,诊断胆囊结肠、胃瘘,1例行CT检查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治疗均切除胆囊后,行十二指肠瘘修补术5例,十二指肠瘘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4例;横结肠癌根治性切除1例,结肠瘘修补4例,胃瘘修补4例,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1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结论胆囊内瘘治疗原则仍然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道探查、T管引流、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诊断、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2006年3月26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5例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5例LC术后0.5~17个月出现上腹部疼痛、巩膜、皮肤黄染等症状和体征,再次入院检查发现壶腹部肿块,诊断为壶腹部肿瘤,系第1次手术时漏诊壶腹部肿瘤. 结论 提高对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认识,联合开展多种辅助检查,加强术后随访等有利于避免对壶腹部肿瘤的漏诊和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同期行脾切除门奇断流加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为5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同期行脾切除门奇断流加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35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同期行脾切除门奇断流加胆囊切除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优先阻断处理脾动脉,结合娴熟的手术技巧,尽管手术风险大,但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手术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随访分析了瑞金医院近14年的原发性胆囊癌87例,其中男30例,女57例,平均年龄64.2岁,58%的病例合并有胆囊结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及右上腹包块。B超和CT的确诊率分别为44.9%和47.1%。60例作病理学检查,其中腺癌占88.1%。本组60%以上患者已无法切除病灶,根治性手术占8.1%。总的5年生存率为3.7%。早期肿瘤和分化好的肿瘤生存期较长。手术切除能明显改善预后。“早期”胆囊癌行胆囊床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晚期肿瘤行根治术后可提高生存率。结果提示:胆囊癌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均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了38例胃癌同时伴有胆囊疾病者的胆囊病变的外科处理,38例占同期659例胃癌的5.77%。38例胆囊疾病经B超、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症29例(占74.36%);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6例;胆囊多发性息肉样改变或胆固醇结晶沉积2例;胆囊腺肌瘤1例。38例中24例在胃癌手术同时行胆囊手术。作者认为对胃癌伴存的胆囊病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胃癌手术治疗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原则上能作胃癌切除的,应同时作胆囊切除术。这种胆囊手术并不增加手术感染的危险性。作者对胃癌伴存胆囊病变的具体手术方案提出5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