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100例正常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比较两组间分娩情况和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P<0.01);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所宫素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总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效果优于缩宫素,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普贝生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雪艳  杨玉秀  方方  陈丽丽 《河北医药》2009,31(9):1055-1057
目的探讨普贝生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延长放置时间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正常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普贝生组、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每组30例。观察3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度改变、临产时间、分娩方式和母儿结局。结果用药12h普贝生组宫颈评分为(7.7±1.3)分,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的(6.0±1.1)分和缩宫素组的(4.2±1.2)分(P〈0.05)。用药至临产的时间普贝生组(16±8)h,明显短于米索前列醇组的(27±8)h和缩宫素组的(35±9)h(P〈0.01)。用药24h后普贝生组引产总有效率为93.4%,与米索前列醇组的66.7%和缩宫素组的3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率普贝生组为76.7%,米索前列醇组60%,缩宫素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总产程、新生儿结局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显著,成功率高,且延长普贝生放置时间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3种激素类引产药对足月妊娠的引产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研究地诺前列酮(普贝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具备引产指征的单活胎初产妇随机均分为3组。普贝生组患者在阴道后穹窿放置普贝生,米索前列醇组患者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患者静脉输注缩宫素。结果用药8h后,普贝生组宫颈成熟度明显优于缩宫素组,平均临产时间、破膜时间、分娩时间均较缩宫素组明显缩短,引产成功率达80.00%,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20.00%(P〈0.01);普贝生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与米索前列醇组相近(P〉0.05)。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缩宫素静点和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阴道放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180例孕妇静滴缩宫素,200例孕妇米索前列醇片50p,g阴道后穹隆放置,条件相同、单胎头位、孕37~43周之间孕妇进行引产。结果缩宫素组和米索前列醇组的引产成功率,产程停滞、宫缩过强、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产时感染、羊水污染、胎心异常、新生儿出生评分、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成功率高,促宫颈成熟时间短,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者引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足月妊娠羊水偏少的患者80例,采取自愿原则随机分为2组,地诺前列酮栓组40例与缩宫素组40例。观察2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情况、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宫缩过强发生情况。结果地诺前列酮栓组宫颈Bishop评分、临产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缩宫素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宫缩过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羊水偏少者的引产,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60例有引产指征孕足月单胎头位、无宫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即米索促宫颈成熟组、米索非促宫颈成熟组及缩宫素三组。结果:足月妊娠孕妇接受米索前列醇引产,有效率为96.8%,成功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引产中应用是经济、安全、高效的药物。宫缩与宫颈成熟度的协调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对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妊娠≥38周宫颈评分2~6分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分成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每组各50例。米索组应用米索前列醇25μg (1/8片),置于阴道后穹隆,6 h后未临产可重复给药1次,一日最大量≤50μg;缩宫素组应用0.5%或1%缩宫素持续静脉滴注,6~8 h/d,最多不超过72 h。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第1次用药至临产的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结果米索组的引产成功率高于缩宫素组(P〈0.05)。米索组引产前宫颈评分2~4分(包括4分)的引产有效率为89.3%,高于缩宫素组的32.0%(P〈0.05)。米索组的第1次用药至临产的时间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0.01),米索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缩宫素组(P〈0.01)。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25μg/次)阴道给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肯定,易被产妇接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对于有阴道分娩条件而宫颈条件不成熟者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 (米索 )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症者 3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米索组 :米索 5 0 μg放置阴道后穹窿 ,每隔 3h再口服米索2 5 μg,每日最大剂量 15 0 μg;缩宫素组 :缩宫素 2 .5 IU加入 5 %葡萄糖 5 0 0 m L 内静脉滴注。结果 :米索组引产有效率为 95 .33% ,缩宫素组为 76 .0 0 % ,P<0 .0 5有显著差异 ,总产程时间米索组短于缩宫素组 ,但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及羊水栓塞率米索组高于缩宫素组。结论 :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 ,但对母儿存在潜在性不安全因素 ,而缩宫素引产相对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郏晓骏  李琦 《上海医药》2007,28(11):519-520
目的:研究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商品名:普贝生)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25~34岁单胎足月妊娠且无引产禁忌证孕妇,随机分为普贝生组(50例)和米索前列醇组(50例)。记录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经阴道分娩率、羊水污染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普贝生组4h宫颈成熟42例,8h宫颈成熟8例,用药至临产时间平均9.25h,经阴道分娩45例,产后出血量平均145mL。米索前列醇组4h宫颈成熟44例,8h宫颈成熟6例,用药至临产时间平均8.83h,经阴道分娩43例,产后出血量平均152mL,1例出现子宫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与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该药副反应小,方便而安全,但价格较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1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研究组予以缩宫素联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2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2 h后,2组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给药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给药至临产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围生期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羊水Ⅱ度污染、胃肠道反应、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因各种原因需行引产的足月妊娠孕妇7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两组孕妇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孕妇用药到临床时间、用药到宫颈后开全时间、总产程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孕妇用药72h后引产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 1分钟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中局部阴道放药能促进宫颈成熟,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引产,小剂量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比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待产的孕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地诺前列酮组、米索前列醇组以及缩宫素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地诺前列酮组中的产妇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对米索前列醇组中的产妇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缩宫素组中的产妇进行缩宫素的静脉注射处理。对三组产妇的临产时间、分娩时间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时,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地诺前列酮组中产妇的宫颈成熟度以及引产效果与米索前列醇组中的产妇相似,相对于缩宫素组更为良好。而地诺前列酮组中产妇的临产时间、分娩时间以及破膜时间相对于其他两组中的产妇均较短,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在促进引产以及宫颈成熟等方面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产科住院部有引产指征的孕晚期产妇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引产效果(Bishop评分、产程时间、成功率).结果:用药4h、8h及12h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至分娩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为91.00%,对照组成功率为85.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引产中,与缩宫素比较阴道放置小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萍萍 《海峡药学》2012,24(8):128-130
目的比较足月孕妇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进行引产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较为合适的计划分娩方法。方法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阴道后穹窿处放置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进行引产。结果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17.54±4.23)h短于对照组的(26.28±5.47)h(P<0.05);观察组引产有效率83.33%、阴道分娩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40.00%(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新生儿Apgar评分、药物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的、安全的,可以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机会,是一种有效的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15.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琴仙  程晓燕 《医药导报》2007,26(9):1037-1039
[摘要]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9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以地诺前列酮栓阴道用药,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促宫颈成熟、分娩情况和引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宫颈促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母婴影响无显著差别。结论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成功率明显增加。地诺前列酮栓剂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晚期引产宫颈成熟不良时,比较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217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米索组109例和缩宫素组108例,对比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的促宫颈成熟效果。结果米索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晚期使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适宜于宫颈成熟不良的孕晚期妇女引产使用。  相似文献   

17.
卢柳媚 《北方药学》2018,15(1):15-1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孕妇中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并分析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90)和对照组(n=90).实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给予缩宫素1U静脉滴注,对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用药前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引产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孕妇中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引产药物催产素,引产效率高,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将2362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孕产妇按第三产程处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应用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和期待处理组,记录第三产程时间、是否产后出血、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研究在自然分娩的第三产程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结果在2362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45例,发生率1.9%,胎盘粘连植入残留(OR=9.12)、产程延长(OR=5.18)、精神过度紧张(OR=3.58)、妊高征(OR=3.01)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第三产程应用缩宫素10u或米索前列醇400μg后,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降低(P<0.01),产后孕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缩宫素组和米索前列醇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胎盘粘连植入残留、产程延长、精神过度紧张、妊高征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第三产程应用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米索前列醇组: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间隔4h重复给药,24h最大剂量为200pg。缩宫素组:同条件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3.6%和8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其引产成功率和缩短引产时间方面优于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采用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米索前列醇组 :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 31例 ,采用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间隔 4~ 6h重复给药 ,2 4h内最大剂量为 2 0 0μg。缩宫素组 :同条件足月妇娠妇女 2 8例 ,采用小剂量缩宫素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 +缩宫素 2 .5IU)静脉滴注引产。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 81%和 5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首次用药到临产时间分别为 14h±s 13h和 2 7h± 16h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 2组比较 ,P>0 .0 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其引产成功率和缩短引产时间方面优于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