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9例在我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SPSS13.0分析患者血管病变支数与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囚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42%,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2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病变组患者TC升高[(5.06±1.21)mmol/L],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冠脉病变患者LDL—C升高[(2.84±0.11)mmol/L],多支冠脉病变组LDL—C升高[(3.06±0.4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5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4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或糖尿病患者,以及TC升高、LDL—C升高患者易发生多支冠脉血管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冠心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脉造影患者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性别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30例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2型糖尿病病史;测定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GT、血脂,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f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以SPSS1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两组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组均数进行ANOVA方差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S组)年龄较无病变组(C组)大,且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AS组较C组高,血AST、r-GT、空腹血糖亦高于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但两组中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四组后发现,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AST、总胆固醇(TC)、FBG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与TC、AST、r-GT呈线性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是老年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代谢效应有关。在其他危险因素中,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肝酶升高、血脂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644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表示。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体重指数、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支数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着增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尿素、尿酸、血糖变异性等单个危险因素百分比或水平的增加,狭窄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增加(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43,95%CI 1.208,1.462,P=0.001),其他依次为血糖变异系数、尿酸、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性别分组后分别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组中年龄仍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44,95%CI 1.416,1.455,P=0.001),其次为血糖变异性和尿酸。女性组中高血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02,95%CI 0.869,1.397,P=0.011),糖尿病P值为0.085,接近0.05,可认为与3支病变相关。结论年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在男性组中更为突出,但年龄是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所以应加强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高血压病、高尿酸和肥胖等,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冠脉造影确诊的130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老年组(68例,≥60岁)和中年组(62例,<60岁)。探讨老年冠心病的特点,同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老年组的冠脉病变≥2支病变者占85.3%,显著高于中年组的48.4%(P<0.01)。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升高为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8~2.956,P 均<0.01)。其中性别为最明显独立相关因素(OR=2.935,P<0.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主,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升高为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39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根据冠脉病变程度患者被分成冠脉狭窄组(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和对照组(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再将冠脉狭窄组按狭窄累及范围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3支以上)组。所有患者检测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Lp)a。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分析FIB与冠脉病变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结果:冠脉狭窄组患者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冠脉狭窄组中双支组与多支组的FIB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组(P〈0.05)。双支组与多支组FIB水平无显著差异。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可能影响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后,显示FIB与冠脉的病变程度明显相关(r=0.693,P〈0.05)。且冠脉病变程度随着FIB的提高而加重(P〈0.05),其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更为明显。结论:FIB水平增高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又是简单易行的临床蛤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世洁  张建义 《山东医药》2011,51(39):14-16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263例冠心病患者按肾功能检测结果分为肾功能损害组(观察组)141例、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122例。比较两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及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等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3支冠脉病变发生率、冠脉弥漫性病变发生率、血管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支冠脉病变者血清肌酐(SCr)及尿微量蛋白(MAU)水平显著高于1支病变者(P〈0.01);SCr及MAU与冠脉病变程度、年龄、血糖、收缩压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冠心病伴肾功能损害者冠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积分显著增加,冠脉弥漫性病变及狭窄程度加重;保护肾功能、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注重保护靶器官是防治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择期冠脉造影的75岁及以上患者192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脉病变组、一支或两支冠脉病变组和三支冠脉病变组。对3组患者基线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组的年龄、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质指数(BMI)无差异,而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水平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在3组间有差异,男性患者、高LDL—C者、肌酐高者及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趋于严重(趋势检验P值分别为0.003、0.038、0.020、0.024)。随着冠脉病变的加重,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逐渐降低、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依次升高(趋势检验P值分别为0.040、0.045、0.045)。同时RDW与LVEF有正相关趋势(r=0.201,P=0.065);LVEFI〉55%患者的RDW低于LVEF〈55%患者【(13.05±1.29)VS(13.51±1.39),P=0.044)】,RDW与Log(NT—proBNP)也存在相关性(r=0.340,P=0.020)。结论男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LDL—C等是老年患者三支病变的危险因素。随着冠脉病变数的增加,患者心功能下降、RDW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研究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D患者根据其年龄分2组,老年组67例,非老年组61例。均详细询问有无CHD的危险因素并做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对危险因素做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大部分为多支病变,2支和3支病变占76.1%,狭窄程度99%以上者占59.7%;非老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占54.1%,狭窄程度轻重均匀分布。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在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有不同影响的是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和年龄(均为P<0.01)。结论 老年CHD患者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狭窄程度大多较重;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年龄、CHD家族史和高血压是影响老年人CH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冠脉造影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的研究,探讨血压晨峰(MBPS)及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35 mmHg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 G ensini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率及冠脉病变 G 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晨峰程度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后,晨峰程度对冠脉狭窄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血压晨峰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张鸿举  丁少娟 《山东医药》2010,50(49):36-3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268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成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3支);另选同期冠脉造影阴性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UA、血浆Fib,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血清UA、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多支组明显高于双支组及单支组(P均〈0.05),双支组与单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可能影响UA、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后,UA、Fib与冠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P均〈0.01)。结论UA、Fib升高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因素与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年龄〈45岁的69例患者(青年组)与65岁以上的421例患者(老年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病变程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的不同特点。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ACS危险因素中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明显升高,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低于老年组。血脂谱分析显示,青年患者TG、LDL—C、ApoB显著高于老年组,HDL—C则相反。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73.9%)明显多于老年组(28.0%),而双支病变(10.1%)、多支病变(15.9%)则显著少于老年组(27.1%、55.1%);冠脉病变程度用改良的Genisi积分比较,青年组(7.68±5.31)显著低于老年组(16.61±7.82)。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与改良的Genisi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287,P=0.041)。HDL—C(r=-0.581,P=-0.01)、ApoA—I(r=-0.357,P=-0.025)与改良的Genisi积分明显负相关。结论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代谢紊乱是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低于老年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临床因素。方法因STEAMI行急诊PCI治疗老年患者68例,分为正常复流组(54例)和无复流组(14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阐明老年STEAMI患者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率为20.6%(14/68),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相比,2组之间入院收缩压(SBP)、2型糖尿病患病数、发病-再灌注时间、球囊扩张次数和靶血管植入支架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SBP100 mmHg、合并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和发病-再灌注时间是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STEAMI患者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与入院SBP100 mmHg、合并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及发病-再灌注时间等临床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3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CAG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老年高血压CAG阳性率高占82.0%(1910/2330),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多;②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症状强烈提示冠心病;③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3级高血压患者多支、严重病变多见.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比例高,且与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应重视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冠脉造影5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冠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的5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老年性瓣膜病变、抑郁症、脑梗塞、心律失常类型等.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类.结果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 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示:在冠脉狭窄逐渐增高的四组中,单个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数目的 百分比之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冠脉病变有无分组,抑郁症、高尿酸血症、心肌桥的发病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心律失常、轻度肾功能不全、老年性瓣膜性病变的发病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冠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男性、老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结论 对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新的危险因素如抑郁症、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可进一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96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3例,非高血压组43例;采用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380±87)μmoL/L]高于非高血压组[(332±90)μmol/L,P0.05],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及脉压显著呈正相关(r=0.411、0.364,P0.01);与中心动脉舒张压(CDP)及肱动脉收缩压(BSP)亦呈正相关(r=0.273、0.256,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21.3%比49.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中心动脉脉压、血尿酸浓度(OR=1.091、1.059、1.010,P0.05)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动脉压、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中心动脉压较肱动脉压与血尿酸水平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型抗体(抗β2 GPI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8例ACS患者血清中抗β2 GPI抗体的浓度水平,同时进行冠脉造影术检查,并对罪犯血管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抗体浓度水平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分析各组中抗体浓度与ACS临床分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危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相关性,随访12个月,评价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相关性。结果:ACS中STEMI、NSTEMI、UA患者抗β2 GPI抗体浓度依次是(63.4±32.6)RU/ml,(39.8±25.9)RU/ml,(22.1±10.4)RU/ml,其中STEMI患者抗体浓度较高,UA患者的抗体浓度最低。抗β2GPI抗体的高浓度组中STEMI(10/11)占90.9%,高于中浓度组(29/96)和低浓度组(1/61)(P〈0.01)。随访观察12个月,随访率98%;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组有4例发生MACEs,发生率36.4%,显著高于中浓度组(4.2%)和低浓度组(3.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抗β2GPI抗体高浓度是预测ACS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MACEs密切相关,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是ACS再发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pluse pressure index,PP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4月~2013年4月实施冠状动脉造影(CAG)的高血压患者355例。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237)及非冠心病组(n=118)。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计算脉压指数(PPI,PPI=PP/SBP)。分析上述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PP及PPI水平更高,分别为(77.8±8.7)mmHg vs.(64.7±7.6)mmHg,(0.52±0.08) vs.(0.4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PPI值越高,患者冠脉病变数值越高(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 PPI(OR=1.39)、PP(OR=1.23)、SBP(OR=1.27)均为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PPI值有助于预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高尿酸血症(HUA)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分析HUA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冠心病患者中HUA的192例,尿酸正常的108例。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表明,血尿酸与年龄、性别、血压及血脂水平、BMI均具有正相关性。HUA组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BMI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的冠心病患者。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HUA的发病率高,后者常常与血压、血脂、血糖代谢异常并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组,对比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高(79.6%vs59.1%,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50.6%±9.5%)vs(54.8%±6.2%),P0.01〕、室间隔厚度增加〔(12.2±0.9)mmvs(11.5±0.6)mm,P0.001〕。(2)慢性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比较,三支病变多(69.4%vs31.8%,P0.001),多处钙化病变多(57.1%vs29.5%,P0.01),接受介入治疗比例低(24.5%vs52.3%,P0.001),药物治疗多(70.4%vs34.1%,P0.001)。(3)肾功能不全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53.1%vs27.3%,P0.05)、急性左心衰竭(27.6%vs11.4%,P0.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Logistic分析显示,收缩压水平(β=0.65,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β=-0.49,P0.001)是随访期内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钙化明显,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比例低;随访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但症状不典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指数(PPI)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CHD)的286例老年EH患者按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CHD组187例,非CHD组99例,以Leaman法进行冠脉狭窄程度评分;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计算其动态PPI。结果随着动态PPI逐渐增大,冠脉狭窄程度评分明显增加(P<0.01);CHD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程、降压达标、糖尿病、血脂异常、脉压(PP)及动态PPI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患者CHD的发生与其动态PPI显著相关。动态PPI每增加0.10,CHD发生率增加38%,在对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动态PPI每增加0.10,仍显示CHD发生率增加28%。CHD的发生同样与PP和收缩压(SBP)密切相关(P<0.01),而与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无相关。结论老年EH患者动态PPI、PP和SBP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