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列奎酮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奎酮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常规胰岛素治疗组,比较12周前后的FPG达标时间、HbA1c、UAE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联合组血糖达标时间3.4±0.7d,HbA1c 6.5±0.8%;胰岛素组达标时间3.1±0.9d,HbA1c 6.7±1.1%比较没统计学差异。联合组UAE133±32μg/min,低血糖发生率18.2%,胰岛素组UAE167±37μg/min,低血糖发生率40.6%,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格列奎酮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同样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可降低UAE,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比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新诊断HbA1 c>9.0%的T2D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新诊断的T2DM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A)组和联合吡格列酮(B)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BMI、FPG、2 hPG、HbA1 c、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单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 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HOMA-IR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FC-P、2 hC-P、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islet)均升高(P<0.01);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P<0.05),而A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B组比较,A组达标时间短,单日胰岛素用量少、体重增加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 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新诊断T2DM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但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体重增加更少.  相似文献   

3.
将63例格列奎酮与优降糖治疗的20例早期DN比较2组治疗12周前后的UAE、CRP、TNK-α、IL-6、TG的变化.结果 格列奎酮组UAE 136±32μg/min,CRP 6.4±1.8 mg/L、TNK-α 5.34±1.67 pg/ml、IL-6 6.45±2.12 pg/ml、TG2.63±0.68 mmol/L,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与优降糖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格列奎酮治疗DN的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的CRP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45例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FBG〉8.0mmol/L,HbA1c〉7.5%),随机分为A组(n=25)和B组(n=20),两组均联台口服二甲双胍850mg,qd,以两组FPG〈60mmol/L为达标,共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FPG水平、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其降糖始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适合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将40名FPG≥10mmol/L的肥胖2型糖尿病人(预混胰岛素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20例仍然采取原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方案。观察12周后,FPG,P2hPG,HbA1c,TG,ALT、AST、BUN、Ccr、HOMA-β和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糖水平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减少,HbA1c水平降低,同组间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增高,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6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联合胰岛素(优沁林30R)每组30例,检测治疗后12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FG)、空腹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指标。结果吡格列酮组血糖明显下降,胰岛B细胞功能有明显恢复。低血糖发生率却未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32例,联合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常规组采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1.2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联合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5±1.3)d,低血糖发生率为6.25%,对比两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患者血糖变化明显,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50例T2DM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单纯使用诺和灵30R),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测定,低血糖发生次数。治疗时间12周。结果:两组FPG,2hPG,HbA1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平稳控制24小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该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1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38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C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分别给予短期强化治疗12周,评价3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FPG、2 h PG指标值明显下降、FC-P、2 h C-P指标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FPG、2h PG、FC-P、2 h C-P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Hb Alc、HOMA-IR指标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Hb Alc、HOMA-IR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B组,胰岛素用量少于A、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5例(13.16%)、B组低血糖发生率6例(15.79%)、C组38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1例(2.6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7);C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4、10.356,P=0.006、0.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控制血糖稳定,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格列吡嗪控释片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及β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磺脲类继发性失效者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疗效,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联合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20例)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32例)。16周后两组血糖和HbA1c均下降,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较少,且治疗后C肽升高。故联合甘精胰岛素有较好疗效,并可能改善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57例SUF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MSII组,观察血糖、HbA1c、血脂、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P<0.01),但CSII组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MSII组(P<0.01).结论CSII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小、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SU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Dap)和对照组(Con),Dap组在服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Con组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两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和随访共16周。主要终点为HbA1c降幅,次要终点为HbA1c7.0%达标率、体重变化、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16周后,Dap组和Con组HbA1c较基线下降(1.3±1.0)%和(1.4±0.8)%,HbA1c7.0%达标率分别为56.8%和5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较基线变化值为-2.0(-4.0,0.0)kg和0.5(-0.8,3.6)kg;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5%和22.7%;胰岛素剂量较基线变化幅度为(-9.9±15.4)U/d和(17.2±14.2)U/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预混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与Con组相比,Dap组降糖疗效相近,但减轻体重、减少低血糖风险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用单药和(或)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格列喹酮或阿卡波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男74例,女66例,平均年龄(56±10)岁,随机分为二甲双胍(1500 mg/d)+格列喹酮(初始剂量为30 mg,2次/d)组70例和二甲双胍(1500 mg/d)+阿卡波糖(初始剂量为50mg,2次/d)组70例,维持治疗14周.在基线和治疗结束时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和胰岛素反应等检查.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达标为因变量,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基线时β胰岛功能和体重指数、治疗分组后,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经14周治疗后,两组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格列喹酮组为(7.4±1.1)%,阿卡波糖组为(7.8±1.1)%,格列喹酮组下降幅度更大,平均HbA1c下降1.7%(t=-4.404,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1c<6.5%的达标率在格列喹酮组有高于阿卡波糖组趋势(25.71%比12.86%,χ2=3.72,P=0.054).(2)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二甲双胍+格列喹酮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件良好.结论 格列喹酮在单药和(或)联合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中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HbA1c达标率较高的同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剂量2.0~40.0 IU/次,1次/d,90 d/疗程;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口服格列美脲,剂量1.0~6.0mg/次,1次/d,90d/疗程;口服阿卡波糖,剂量50~200 mg/次,3次/d,90 d/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的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2.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68.0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4.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94.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文  孙娟 《山东医药》2009,49(51):56-5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观察组加用甘精胰岛素,对照组加用诺和灵N,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间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间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2±2.5)d、(5.0±1.3)mmol/L、(7.1±1.5)mmol/L、5.6%,对照组分别为(11.1±1.8)d、(5.9±1.4)mmol/L、(7.3±1.3)mmol/L、13.9%,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 应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魏爱风 《山东医药》2011,51(43):46-47
目的探讨诺和锐、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超重及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B组予诺和锐三餐前及中效胰岛素每晚睡前皮下注射;C组在B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目标均为空腹血糖(FBG)4—7mmol/L、餐后2h血糖7—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各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FBG、餐后2h血糖及HbA1c;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FB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B、C组餐后2h血糖、HbA1c均显著低于A组,且C组HbA1c显著低于B组(P均〈0.05);胰岛素用量c组〈A组〈B组,B、C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均〈0.05)。结论诺和锐、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超重及肥胖T2DM患者,可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观察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5.7±0.6)mmol/L、2 hPG(7.9±0.7)mmol/L、HbA1c(6.50±0.4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及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60例未接受胰岛素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和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组,共治疗12周。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波动情况,观察BMI、FPG、HbA1c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血糖控制均改善,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低于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组[(2.2±1.0)vs(4.1±1.9)mmol/L;(1.4±1.4)vs(2.6±1.5)次/d;(1.30±0.65)vs(2.60±0.90)mmol/L,P<0.05]。两组治疗后FPG及HbA1c均降低[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10.5±2.1)vs(6.2±1.3)mmol/L,(8.7±1.2)%vs(6.3±1.1)%;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组(10.4±1.8)vs(6.1±1.4)mmol/L,(8.9±1.4)%vs(6.5±1.2)%](P均<0.01);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BMI低于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组[(22.2±2.4)vs(25.5±2.7)kg/m2](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糖波动,在血糖控制稳定性方面优于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HOL(6.05±0.39)mmol/L、LDL-C(10.05±2.46)mmol/L、hs-CRP(2.51±0.98)mg/mL、BMI(26.05±1.44)kg/m~2、2 hPG(8.14±1.36)mmol/L、FBG(6.42±0.69)mmol/L、HbA1c(6.05±1.05)%、低血糖发生率(2.00%)、血糖达标时间(7.05±2.96)d、胰岛素用量(38.48±3.52)U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将30例初诊断T2DM分为瑞格奈组和瑞格列奈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治疗12周,观察FBG、2hPG、HbA1c变化比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FBG、2hPG、HbA1c均优于瑞格列奈组,且血糖达标时间贪偏短。结论对T2DM病患者,瑞格列奈联合重组甘精岛素治疗效好地抑制血糖,改善胰岛素B细胞功能、C肽分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