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最为关键的治疗,这一概念已经被广大病友所接受。但仍常有病友咨询:我用抗病毒治疗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效果也不错,病情一直稳定,那是不是能停药了?乙肝抗病毒方案主要包括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和以核苷类似物为基础的治疗。我们不妨从这两类治疗方案入手,来看看停药标准。一、干扰素抗病毒的停药标准干扰素分为常规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疗程至少需要六个月。如果有应答,为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验主要来自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干扰素的疗程比较确定,获得有效应答的情况下,一个疗程需要半年~1年。如果治疗后肝功稳定,应答持久,可以获得长期效益;如果病情不稳定,可以考虑再次使用。拉米夫定的疗程需视患者的应答情况而作调整, 一旦选择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必须作好长期使用、不能擅自停药的思想准备。拉米夫定的优势是患者的治疗应答率高,完全无应答的患者比例较低,但未达到血清转换的患者在终止拉米夫定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除了那些已经出现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并且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一年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停止治疗外,其他患者都需要长期连续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即便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情况,也不能擅自停药,可以联合或由其他有效抗病毒药物替代。当前抗病毒治疗公认的治疗终点是乙肝“大三阳”患者治疗6个月后,在两次测量下均出现了乙肝病毒e 抗原和e抗体转换,而且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但对于 HBeAg阴性(乙肝“小三阳”)合并乙肝病毒DNA阳性患者的治疗终点尚不明确,一般主张这些患者的疗程应该在3 年之上。但对于未达到治疗终点的病人的停药时机选择,仍存在诸多争议。2003年亚太乙肝治疗共识认为,对于那些  相似文献   

3.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呋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四种。这四种药物使用各有利弊优劣,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10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呋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四种。这四种药物使用各有利弊优劣,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10个要点: 1.肝功正常者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肝功检查始终正常,病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治疗前应做肝穿。患者在进行抗病毒之前最好先做一次肝穿检查,明确肝组织内病毒分布及数量、肝脏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决定使用哪种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治  相似文献   

5.
刘士敬 《家庭医学》2005,(19):40-40
目前我国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验主要来自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干扰素的疗程比较确定,获得有效应答的情况下,一个疗程需要半年~1年。如果治疗后肝功稳定,应答持久,可以获得长期效益;如果病情不稳定,可以考虑再次使用。拉米夫定的疗程需视患的应答情况而作调整,一旦选择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必须作好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宣祥 《职业与健康》2006,22(21):1882-1883
目的通过干扰素单用与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疗效的观察,探讨慢性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慢性乙肝的患者分成两组。单用干扰素组为对照组,共23例。该组用α-干扰素30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15 d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6个月。联合病毒唑组为治疗组,共37例。治疗组在用α-干扰素的同时加用病毒唑,病毒唑按15 mg/(kg.d)计算用量,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个月停药;α-干扰素用法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5%。结论联合用药能提高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病毒唑可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针对相应的适应症选择合理的药物.结果:抗病毒治疗在目前慢乙肝治疗中疗效最为可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根据适应症,选择以α-干扰素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主进行长期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干扰素、拉米夫定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耗费较大,疗程长,耐药变异率高,疗效仍不尽人意,停药后易复发,以及干扰素的毒副作用较大等,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来,我们应用博尔泰力治疗CHB 46例,获得了一定疗效。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1999年6月至2001年10月间的门诊及住院治疗的CHB患者,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诊断标准。博尔泰力组(Marine injection,M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4-58岁,病程平均2.9年,其中CHB轻度9例,中度37例。以α—干扰素(I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组)接受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5MU,每周3次肌肉注射,8周后加用拉米夫定100mg/a顿服,α干扰素治疗1年后停用,拉米夫定坚持服药。对照组39例拉米夫定100mg/d顿服。疗程:两组病毒无耐药变异者,拉米夫定坚持服药。结果联合组9个月、12个月及随访6个月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是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四种。这些药物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由于乙肝病毒(HBV)复制较为顽固,单一抗HBV药物欠理想。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或免疫增强剂药联合治疗很有必要。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被一致认为对抑制HBV复制有肯定疗效。但疗程长,价格昂贵,多数患者都因经济受限而被拒绝采用。我们从1997年3月始在临床上应用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并与同期单用干扰素的病例对照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上世纪年代明确了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之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实践,乙肝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以上世纪90年代初干扰素被批准应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为标志,逐步明确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治疗终点及疗程若干问题。继干扰素之后,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认为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然而,各种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类(酸)药物以及干扰素类药物,在进行长期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变异,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替比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的疗效,来观察替比夫定在治疗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的50例选择使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口服,12个月作为1个疗程,如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对照组的50例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每隔1日进行1次肌肉注射,同样是以12个月作为1个疗程,如6个月没有应答者停药。同时不同步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结果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香  常晋玲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66-146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opatitis B,CHB)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可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对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是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但抗病毒药物具有用药时间长、治疗花费高等特点,干扰素疗程一般需9个月,拉米呋定疗程至少1a.由于抗病毒治疗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选择有适应证的治疗对象,把握恰当的治疗时机,维持足够的疗程等,  相似文献   

16.
今年45岁的赵先生是一名慢性乙肝患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接受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之一.十多年来,赵先生一直谨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乙肝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约1年前,经过检查,医生认为赵先生达到了停药标准,可以不再吃药了,但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然而今年初,赵先生在一次复查中发现,体内乙肝病毒的水平达到了10的6次方,这说明,他的乙肝复发了,赵先生不得不重新开始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7.
家庭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病程迁延、根治困难。近年来,国内外治疗慢乙肝的主要措施是抗病毒治疗,它对于控制病情、防治复发、阻止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抗病毒药物具有用药时间长、费用高的特点,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慢性乙肝经治复发患者治疗策略》指出:口服抗病毒治疗巩固治疗时间短、e抗原阴性、年龄大于40岁是乙肝容易复发的三大因素。乙肝复发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因此,正在口服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不宜早停药。  相似文献   

19.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最根本的措施是抗病毒,如能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病人就会康复。过去和现在应用干扰素治疗乙肝及丙肝而疗效确切,但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的阴转率仅为30%~50%,停药后还会有部分病例复发,最后有效率只有30%左右。又因干扰素有明显的副作用,有  相似文献   

20.
童趣无极限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和关键。病毒一日不清除,肝脏就多一份危险。既然抗病毒治疗如此重要,是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能及时进行这项治疗呢?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感到震惊:2005年1~8月,我们随机调查前来我院诊疗的乙肝患者432名,其中曾经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198名,但是其中149名乙肝患者都没有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只有49名(仅占25%)患者正确地使用了抗病毒治疗。为什么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呢?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