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胆固醇(TC)水平分为高胆固醇组(TC≥5.72 mmol/L)和对照组(TC<5.72 mmol/L)。检测2组患者的体质量、身高、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FBG、HbA1c、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高胆固醇组较对照组高(P均<0.05);高胆固醇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厚(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胆固醇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TC、TG、LDL-C高度显著相关,而对照组的相关分析中并未发现有任何相关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TC、TG和LDL-C。TC、TG和LDL-C的水平可以反映高胆固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且血糖波动较为明显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血糖稳定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斑块发生比例及各类斑块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大于对照组,斑块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软斑块及硬斑块占所有斑块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明显,提示应进一步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不同程度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点及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测量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将所有病人根据高血压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比较分析各组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结果:重度高血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及斑块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轻中度高血压组;各组斑块回声比较无差别,均以硬斑多见;斑块发生部位亦无显著性差异,均主要出现于颈动脉分叉处。各组PSV、EDV、TAV、RI、PI无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超声可直接反映斑块的大小、位置、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黎 《新中医》2018,50(4):53-55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口服辛伐他汀片,观察组加口服解毒活血饮,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3疗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流参数[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峰期血流速度(PSV)、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EDV、PS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2组P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MT、斑块面积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EDV、PSV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辛伐他汀片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饮有助于减少IMT,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快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玉液汤加减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玉液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分泌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糖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观察组FINS、C-P、IR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C-P、IR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观察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进行玉液汤加减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改善B细胞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光明中医》2009,24(9):1714-17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探讨长期吸烟对颈动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未吸烟者和60例吸烟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探查,测量血管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及计算管径狭窄度,观察吸烟者与未吸烟者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的情况.结果:60例吸烟者与60例未吸烟者以颈内动脉为例(240条动脉),其中吸烟者双侧动脉粥样硬化者33例(66条动脉)单侧动脉粥样硬化者18例(18条动脉),未吸烟者双侧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26条动脉),单侧动脉粥样硬化者26例(26条动脉).结论:长期吸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高于未吸烟者,长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60例因其他类型疾病就医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颈部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检出数量及性质、颈动脉相关血流参数。结果病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侧、右侧颈动脉IMT测定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的低回声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强回声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颈动脉PSV、EDV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RI、PI测定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超声检查对于评估颈动脉斑块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玉液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并观察其对B细胞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抽取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玉液汤加减,疗程3个月。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液10 m 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同时常规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分泌C肽(C-Peptide,C-P),根据公式分别计算HOMA-B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BC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以及由超声科专人行颈部的颈动脉血管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TG、TCHO、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INS、C-P、HBCI水平均明显升高,IRI明显降低(P 0. 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玉液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B细胞功能,改善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延缓其大血管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玉液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β细胞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用玉液汤加减。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西药组治疗后比治疗前为(16.52±1.56)分、(32.42±2.12)分(P<0.05);中西结合组治疗后比治疗前(11.21±1.15)分、(31.93±1.92)分(P<0.05)。两组治疗后前者大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FIN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结合组下降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HOMA-β水平均提升,中西结合组增加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积分分别是(1.15±0.11)分及(1.02±0.09)分,中西医结合组减少的趋势较西药组明显(P<0.05)。结论:玉液汤加减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49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下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加的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总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颈总动脉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总动脉内径值及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较为理想的掌握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表明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糖耐量减低(I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史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对3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各组生化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和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检出率及斑块积分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TC、LDL-C、2hPG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IGT阶段已经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期控制血糖,可减轻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减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保护作用及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基础降糖治疗,研究组50例给予常规基础降糖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ET-1、VEGF、PIGF水平和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能发挥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6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粥样斑块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的PSV、EDV、Vmean均明显降低(P均<0.01),RI和PI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彩超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黄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加胰岛素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三黄祛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硬化斑块指数,并统计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0%(67/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 14%(54/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FPG、Hb A1c水平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F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TC、TG、LDL-C、UA水平均降低(P 0. 05),HDL-C水平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HDL-C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硬化斑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硬化斑块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高于治疗组(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三黄祛瘀汤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UA及血脂水平,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评估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205例入选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68例、内膜增厚组70例、斑块组67例。每周进行1次SMBG,观察12周,收集血糖数据,计算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ΔMMBG)和全天平均餐后最高血糖(MPMG),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ΔMMBG、MPMG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均<0.01);斑块组ΔMMBG、MPMG也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均<0.05);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ΔMMBG、MPMG均呈正相关(r=0.378,0.349;0.454,0.389,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可能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SMBG能及时准确地反映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提示SMBG是评估血糖波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心、脑梗塞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心、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分析颈动脉IMT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塞性疾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非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塞患者明显增厚,斑块数量增多。结论:2型糖尿痛合并心、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T2DM合并CA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对照组136例。最终纳入病例数为治疗组124例,对照组133例。对照组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益肾活血化痰方。两组均观察用药12周。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判断,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血流速度[颈总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D)]及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TC、 LDL-C、 TG]。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54.14%(72/133),治疗组为 65.32 %(81/12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C、TG、LDL、FBG及HbA1c水平降低,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数目、RD及对照组斑块数目均减少,治疗组Vmax、Vmin 增加(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及RD减少,Vmax增加(P<0.05)。结论 益肾活血化痰方对T2DM合并CAS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中医证候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目、血流速度、血流阻力等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性质、斑块面积、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两组均可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斑块面积,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两组均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斑汤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疗程为6个月,观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颈动脉血流参数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同期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配合合理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该院接受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蛋白、甘油三酯四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反馈得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8±0.7)mmol/L,餐后2 h血糖(9.6±0.8)mmol/L,尿蛋白(1.5±0.7)g/24h,甘油三酯(1.32±0.45)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8.8±0.6)mmol/L,餐后2 h血糖(10.5±0.7)mmol/L,尿蛋白(2.3±0.9)g/24h,甘油三酯(1.83±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患者反馈数据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