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挥发性麻醉药可增强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曾被称作“强化作用(potentiation)”。罗库溴铵是非去极化的类固醇肌松药,起效较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快,而七氟醚和地氟醚的血气溶解度低,摄取和清除都快,停药后苏醒得也快,因而适用于不需住院的外科手术(day case surgery)。但是如果低估了挥发性麻醉药对神经肌肉的强化作用,肌松现象就可能延长。作者为了观察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下使用罗库溴铵对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是否有影响,并以全凭静脉(TIVA)麻醉下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进行比较。 作者根据Viby-Magenson和Oris等的报道在氟烷或安  相似文献   

2.
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IMAC地氟醚或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24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维持95%的肌松,达到稳态后,病人随机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MAC的地氟醚或异氟醚,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5%的肌松,观察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后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地氟醚,异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此效应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90min后达最大效应即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地氟醚组为42.7%,异氟醚组为37.6%,结论:地氟醚,异氟醚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其程度相近,且这种强化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七氟醚、异氟醚及全静脉麻醉中罗库溴铵的恢复时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剂量在儿童七氟醚、异氟醚和全静脉麻醉中恢复时程的差异.方法 51例2~14岁儿童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I组)和全静脉麻醉组(P组).静脉给予罗库溴铵O.6 mg/kg,比较T1恢复至基础值10%、25%、75%的时间(T10、T25、T75)和恢复指数(RI=T75-T25)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差异.结果 三组儿童T10、T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T75和RI长于P组(P<0.05),S组与P组比较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与I组所有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剂量,在七氟醚、异氟醚和全静脉麻醉下的临床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麻醉下肌松作用完全恢复时间较在全静脉麻醉下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4.
罗库溴铵是一种起效时间短的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本研究以异丙酚为对照观测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 4例ASAⅠ~Ⅱ级 ,年龄 2 0~ 6 5岁拟行全麻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4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量 效关系的影响 ,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 :异丙酚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 ,每个亚组 8例 ,分别用异丙酚、异氟醚和地氟醚维持麻醉 ;乙组 30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时 效关系的影响 ,也随机分为上述三个亚组 ,每个亚组 10例。所有病人均不用术前用药。以芬太尼 2 μg·kg-1、…  相似文献   

5.
异氟醚和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0MAC异氟醚或地氟醚对罗库溴铵增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地氟醚和异氟醚组,每组在静脉诱导麻醉后,先测得维持90%肌松并达到稳定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然后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使呼气末浓度为1.0MAC,再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0%的肌松,观察吸入全麻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异氟醚、地氟醚均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且随吸入时间  相似文献   

6.
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在体兔坐骨神经一胫前肌标本的制备,研究异氟醚对单次静注和连续输注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均采用异氟醚全麻。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测,观察组间单次静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的变化;另取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察组间罗库溴铵连续输注后的肌松时效和输注量的变化。结果 单次静注罗库溴铵(2 倍 ED95 )时,异氟醚使其作用时间延长约 7min(P<0 .05),同时罗库溴铵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连续静注罗库溴铵时,异氟醚使罗库溴铵的静脉输注需要量减少40%(P<0 .05),而对起效和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异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液相浓度的挥发性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抑制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内向电流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建立表达ε-nAChR的HEK293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检测乙酰胆碱(Ach)激动受体峰电流。计算七氟醚、异氟醚、罗库溴铵抑制受体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用浓度为IC5、0.5IC50、IC50的液相七氟醚、异氟醚预处理ε-nAChR,记录0.5IC50浓度的罗库溴铵对受体内向电流的抑制率。各组以单独使用相应浓度罗库溴铵作为对照。结果七氟醚、异氟醚、罗库溴铵的IC50值分别为:(824.27±14.73)μmol/L;(1031.53±62.91)μmol/L、(150.45±12.5)μmol/L。三种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增强罗库溴铵抑制Ach诱发电流的幅度不同,呈浓度依赖性(P<0.05);两种吸入麻醉药增强0.5IC50浓度罗库溴铵拮抗受体的作用相似。结论七氟醚、异氟醚增强罗库溴铵对ε-nAChR的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顺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4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随机分为2组(n=120):顺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各组按性别和麻醉药再分4个亚组(n=30):女性异丙酚组、男性异丙酚组、女性七氟醚组和男性七氟醚组.各异丙酚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6 μg/ml,各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于靶控输注或待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于1.71%5 min后,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5 mg/kg或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肌松起效时间、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25%恢复时间.结果 与异丙酚麻醉比较,女性患者七氟醚麻醉时,罗库溴铵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顺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男性患者七氟醚麻醉时,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顺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P<0.05或0.01);七氟醚麻醉时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罗库溴铵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缩短,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缩短(P<0.05或0.01).结论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的增强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强于女性;对顺阿曲库铵肌松的增强作用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地氟醚和七氟醚对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2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45~64岁,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地氟醚组(DD组)、七氟醚组(SD组)和异丙酚组(PD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后启动肌松监测,3组分别用异丙酚、地氟醚和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肌松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时记录T1/T0比值及T4/T1比值[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 TOF)比值].结果 DD组和SD组患者罗库溴铵的维持时间[(61±17),(60±18) min]、恢复指数[(36±12),(35±10) mi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大于PD组(P<0.05).DD组、SD组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60~120 min时T1/T0比值和TOF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大于PD组(P<0.05).结论 地氟醚和七氟醚对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构建表达ε-nAChR的HEK293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孵育后乙酰胆碱激动ε-nAChR的内向电流,拟合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浓度与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的浓度-效应曲线,计算3种药物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5%的浓度(IC5)、25%的浓度(IC25)和50%的浓度(IC50).分别用IC5、IC25和IC50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加入IC25罗库溴铵共同孵育;用IC25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用IC5、IC25、IC50罗库溴铵共同孵育;分别计算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结果 IC5、IC25和IC50七氟醚或异氟醚与IC5和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IC50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相加作用;IC50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IC50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强于异氟醚,IC25七氟醚与IC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结论 七氟醚或异氟醚与低浓度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ε-tAChR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高浓度罗库溴铵的效应呈相加作用;低浓度七氟醚强化罗库溴铵阻滞ε-nAChR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高浓度七氟醚的效应强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1.
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低温、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可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有关性别和年龄因素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试验拟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评价性别和年龄因素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罗库溴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七氟醚对不同性别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性别差异和七氟醚对不同性别患者罗库溴铵肌松增效作用.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120例(男:女为1:1),年龄20~60岁.ASA Ⅰ或Ⅱ级,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女性丙泊酚组(PF组).男性丙泊酚组(PM组),女性七氟醚组(SF组),男性七氟醚组(SM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接麻醉机辅助通气并启动肌松监测.丙泊酚组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设定血浆靶控浓度2~6 μg/ml,输注丙泊酚5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七氟醚组在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于1 MAC 5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肌松起效时间、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和TOF恢复到25%的时间.结果 PM组较PF组起效时间长,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和TOF恢复到25%的时间缩短(P<0.05).SF组TOF恢复到25%的时间较PF组延长(P<0.05),SM组较PM组起效时间缩短,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和TOF恢复到25%的时间均延长(P<0.05).SM组T1恢复到25%和TOF恢复到z5%的时间较SF组延长(P<0.05).结论 女性罗库溴铵起效更快,作用时间长;而七氟醚对男性罗库溴铵的增效作用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组Ⅰ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1;组Ⅱ吸入0.6%异氟醚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1;组Ⅲ吸入1.2%异氟醚后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1。分别记录各组注药后肌松作用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T1恢复时间。结果 与组Ⅰ相比,组Ⅱ、Ⅲ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TOF无反应期明显延长(P<0.01),T1恢复25%、50%、90%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组Ⅲ较组Ⅱ延长(P<0.05),恢复指数明显延长,且组Ⅲ较组Ⅱ延长(P<0.05)。结论 吸人异氟醚能明显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延长罗库溴铵作用时间,临床合并使用时应注意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异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长时间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方法拟在全麻下行口腔-颌面肿瘤择期手术(手术时间达5 h左右)病人3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2组(n=15):异丙酚组(Ⅰ组)异氟醚组(Ⅱ组)。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进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初始剂量0.6 mg·kg-1后气管插管,持续输注罗库溴铵。调整罗库溴铵的输注速率,T1稳定在基础值的10%时(初始状态),Ⅰ组靶控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Ⅱ组吸入1 MAC异氟醚维持麻醉,持续5 h,术中维持T1在基础值的10%。记录罗库溴铵输注速率、恢复指数(T1恢复25%至75%的时间,T25-75)以及罗库溴铵停止输注到TOFR为0.9的时间。结果与初始状态比较,Ⅰ、Ⅱ组持续给药30 min-5 h时罗库溴铵输注速率下降(P<0.05);Ⅱ组持续给药1~5 h时罗库溴铵输注速率低于Ⅰ组(P<0.05)。两组间恢复指数和罗库溴铵停止输注到TOFR为0.9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溴铵可用于长时间持续输注以维持稳定的肌松。维持T1在基础值的10%的情况下,持续输注罗库溴铵5 h时异氟醚麻醉比异丙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减少30%,但其恢复指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七氟醚、异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40例择期手术病人在异丙酚-芬太尼-N2O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维库溴铵,维持90%的肌松,达到稳态一,病人随机吸入1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或氟醚,调整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0%的肌松,观察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及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七氟醚、异醚都显著降低了维库溴铵的注放速率。此效应随吸七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人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吸入七氟醚(1 MAC)15 min,Ⅲ组吸入七氟醚(1 MAC)45 min.在麻醉平稳(Ⅱ、Ⅲ组在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在1 MAC)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TOFr的变化.结果 Ⅱ、Ⅲ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分别为97.60 s和94.50 s,明显短于Ⅰ组的119.90 s(P<0.05);Ⅱ和Ⅲ组完全肌松时间(T1消失)明显长于Ⅰ组(32.7 min和44,6 min vs.21.3 min)(P<0.05),Ⅲ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TOF的T2~T4出现的时间及TOFr恢复到25%、50%和75%的时间,Ⅱ、Ⅲ组均长于Ⅰ组,且Ⅲ组长于Ⅱ组(P<0.05).结论 持续吸入1 MAC七氟醚能随吸人时间延长而增强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17.
哌库溴铵是一种由泮库溴铵衍化而来的长效非去 极化类固醇类肌松药,其肌松作用与泮库溴铵相同,几无心血管副作用和组胺释放作用。但与七氟醚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尚无报道。为此,作者比较了哌库溴铵在七氟醚麻醉下与安氟醚和异氟醚麻醉下的肌松作用。择27例ASA分级1或2级行择期耳鼻喉或整形小手术的成年病人(女18例,男9例,22~60岁)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均无肾脏、肝脏或神经肌肉疾病及服用,  相似文献   

18.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记录各组静注罗库溴铵后其起效时间、四个成串刺激(TOF)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T1 25%恢复到75%的时间).结果 静注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Ⅲ组与Ⅰ组、Ⅳ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静注等效剂量的Ⅴ组与Ⅰ组、Ⅵ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上,复合吸入七氟醚的Ⅲ到Ⅵ组较注入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Ⅰ组与Ⅱ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之间以及Ⅳ组与Ⅴ组之间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能明显延长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有时间依赖及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增效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七氟醚或异氟醚均可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1],但对于七氟醚或异氟醚在目前临床常采用的静吸复合全麻时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1 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和恢复时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和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级,年龄18~52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醚组。对照组用60%N_2O-O_2-硫喷妥钠维持麻醉,七氟醚组用N_2O-O_2-IMAC七氟醚维持麻醉。采用累积给药方法建立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结果:七氟醚能明显平行左移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与对照组相比,罗库溴铵在七氟醚组的ED_(50)、ED_(90)和ED_(95)分别降低31.0%、27.0%和25.0%。应用罗库溴铵400μg/kg后,其高峰作用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在七氟醚组均明显延长。结论:七氟醚麻醉能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延长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