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600例患者根据手术先后顺序以2∶1的比例分成止血器组(n=400)和绷带组(n=200),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包扎止血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舒适感和住院天数等。结果止血器组止血成功率高于绷带组,不舒适感、局部并发症(2 h内出血、皮下淤血和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低于绷带组(P<0.01);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绷带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操作快速、简单,便于局部穿刺部位观察,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带(TRBand)在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TRBand组42例和绷带组44例,TRBand组采用TRBand止血,绷带组采用绷带止血。比较两种止血方式的病人穿刺点出血、舒适度和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TRBand组病人穿刺点出血、舒适度和局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绷带组(P〈0.01)。结论TRBand用于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弹力绷带加压止血适宜的时间。方法对371例桡动脉径路PCI术后的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4h组(n:189)和6h组(n=182),比较两组术后手部肿胀程度、减压时间及压迫止血的并发症。结果4h解除加压绷带的患者与6h解除加压绷带的患者相比,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没有增加(P〉0.05),而手掌肿胀苍白、青紫、疼痛、麻木等症状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PCI适宜于术后4h解除弹力绷带。  相似文献   

4.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8"字绷带加压包扎法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在止血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8"字绷带包扎组80例,桡动脉止血器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压迫侧指血氧饱和度、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手部及前臂肿胀、桡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桡动脉止血器组在止血耗时、手部肿胀率、桡动脉闭塞率均少于"8"字绷带加压组(P〈0.05),患者舒适度也优于"8"字绷带组(P〈0.05),在止血效果、压迫侧止血氧饱和度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1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2例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术后止血方法分成动脉压迫止血器组(n=158)和人工压迫止血器组(n=94),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及卧床不适发生情况。结果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卧床不适明显减少,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并且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穿刺点渗血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伴有穿刺点渗血的患者32例,按照入室时问顺序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无菌纱布压迫,并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采用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并发症。结果每天换药次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P〈0.05);意外拔管例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P〈0.05);平均置管日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桡动脉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穿刺点渗血时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对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连续入选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病人310例,以是否联合应用壳聚糖止血辅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局部压迫时间、出血并发症和皮肤淤斑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01),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皮肤淤斑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应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进行压迫止血,能明显缩短压迫时间,降低出血并发症和皮肤淤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适宜的压迫止血时间。方法54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使用TRBand压迫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减压时间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180例,观察三组术后止血效果及压迫止血的并发症。结果B组术后压迫止血2h后逐渐减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肢体远端紫绀、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c组少(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术后压迫止血2h后逐渐减压的方法止血效果确切,皮肤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弹力绷带局部松解时间的研究,减少患者手腕部加压包扎的不适。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为包扎后予床边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分别予30min,1h,2h,4h松解绷带,12h拆除绷带;对照组予传统法加压包扎2h,4h松解、12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并按照提示时间予定时松解弹力绷带,减少患者手腕部不适感且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桡动脉压迫器术后止血效果。方法44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22例)使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TRBAND,泰尔茂),一组(223例)使用螺旋桡动脉压迫器(Work,山友医疗)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比较两组术后平均止血时间、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气囊压迫器组平均止血时间(363.1±19.7)min与螺旋压迫器组平均止血时间(362.7±19.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气囊压迫器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6.7%)与螺旋压迫器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5.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但气囊压迫器组患者舒适度(1.5±0.6)明显优于螺旋压迫器组(2.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00,P〈0.01)。结论两种压迫器均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和较低的血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气囊压迫器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螺旋压迫器组。  相似文献   

12.
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中的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颜琼  罗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82-1083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动脉痉挛、曝光时间;术后应用桡动脉穿刺TR.Band止血及阀压迫止血及两种不同减压放气的效果;撤除止血阀的时间。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桡动脉组(n=416)和股动脉组(n=102);止血阀组内随机分为两组,止血阀Ⅰ组(n=139)减压方法为:每隔30min放气0.5ml,共6次;止血阀Ⅱ组(n=277)每隔2h放气1.5m1,共3次;观察不同病人穿刺点出血情况、局部皮肤并发症、撤除止血阀的时间。结果股、桡动脉手术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桡动脉穿刺术中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R.Band止血阀组内不同减压放气,其中第Ⅱ组出血概率比第Ⅰ组小;皮肤并发症第Ⅱ组多见,但两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撤除止血阀的时间第Ⅰ组病人较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成功率高的方法,运用TR.Band止血阀进行压迫止血术后减压放气选择第Ⅰ组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13.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兰  陈晓宇  王美兰 《护理研究》2007,21(34):3162-3163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童辉  肖竣  佘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30-103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2例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5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27例作为试验组;另117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术后即刻压迫止血的61例患者作为治疗即刻组,术后2h压迫止血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2h组。比较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检查术后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术后2h压迫止血组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即刻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在介入治疗术后2h应用可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处理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的冠心病患者2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法组(改良组,n=150)、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法组(止血器组,n=148),观察2组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止血费用、制动时间及出血/肿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徒手压迫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出血/肿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较止血器组患者的止血费用减少(P<0.01)。患者压迫中点是否居于桡动脉体表投影(即桡骨茎突与肘横纹中点连线)的正上方或前臂桡与尺侧中轴线上与出血/肿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减少了患者的止血费用,是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一种理想的局部止血方法。出血/肿胀并发症的发生与压迫中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对桡动脉止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610例,按入院先后将61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绷带加压包扎组)291例和观察组(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319例,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常规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度及包扎处过敏情况等.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为(7.7±0.3)min,观察组为(2.2士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常规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11.5±0.7)h,观察组为(3.4±0.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两组患者术侧手掌的肿胀程度均以轻中度为主,均有1例发生重度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59,P>0.05).常规组12例患者对绷带过敏,并有5例出现大小不等水泡,经处理后痊愈;观察组无一例出现过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2,P<0.01).结论 使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是一种较绷带加压包扎法更为安全、快捷的桡动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分为两组,分别经桡动脉穿刺采用TRBand压迫止血(A组)和经股动脉穿刺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B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病人舒适度。[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即可下床活动,B组术后4h~6h下床活动;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病人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TRBand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确切、开始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诊疗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28例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07例采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止血器组),121例采用手工压迫止血(手工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无差异(P〉0.05),止血器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较手工组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卧床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均P〈0.01)。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在急诊科抢救患者桡动脉采血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抢救室2018年9月—11月需桡动脉采血的患者1 600例,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800例。对照组拔针后由操作者采用两根无菌棉签按压穿刺处,观察组使用桡动脉加压止血器按压穿刺点。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按压并发症、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桡动脉采血后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按压止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桡动脉采血操作完成时间(19.55±1.94)min,观察组患者桡动脉采血操作完成时间(13.45±1.7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采血后用桡动脉加压止血器,提高止血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桡动脉采血操作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常规人工压迫止血、YM-GU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和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3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62例,均经股动脉径路接受PCI手术治疗,按术后采取的股动脉压迫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常规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16例,YM—GU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组(B组)122例,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组(C组)124例,比较三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制动时间、舒适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B组和C组止血操作时间分别为(25.30±6.33),(2.63±0.73),(6.83±1.00)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3,P〈0.01);B组与c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62,32.06;P均〈0.01)。A组、B组和C组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14.76±4.58),(9.85±1.44),(6.94±1.43)h,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2,P〈0.01);B组与C组明显短于A组(t分别为11.26,18.10;P均〈0.01)。血肿、皮肤披损发生率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舒适度差的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结论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采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能有效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使用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因患者有较好的舒适度和较少的血管并发症而更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