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lung fibroblast,HELF)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F作为感染组,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至感染后7d。于感染后12h、24h、48h、72h和96h收获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核内HCMVIE172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模拟感染组未见细胞形态学改变,亦未出现HCMVIE172蛋白阳性产物。感染组感染后72h时即可见局部细胞变圆,膨胀,胞体及胞核巨大化,7d时可见所有细胞均发生病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其各时间点的细胞均在核内出现呈棕黄色颗粒的HCMVIE172蛋白。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65.7%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43.8%的细胞处于G1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70.4%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69.9%的细胞处于G1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HCMV感染HELF后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增殖,其影响了HELF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氢酯(HQ)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DNA及细胞核的损伤作用,探讨其遗传毒性。方法 分别用0、10、20、40和80μmol/L的HQ染毒HLF细胞3h,用慧星试验检测DNA损伤。再用相同剂量组HQ染毒HLF细胞1h,继续培养24h后进行微核试验。结果 慧星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细胞DNA拖尾率分别为12%、19%、42%、79%和95%,慧星尾长分别为7.87、9.35、11.03、19.28和23.32μm,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20、40和80μmol/L剂量组的拖尾率和慧星尾长明显增加;且随着HQ剂量的升高,高度、重度DNA损伤的比例也逐渐增加。HQ也可致微核、核异常形成,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2%、3%、10%、9%和15%,核异常率分别为6%、7%、16%、27%和28%,剂量效应关系显著,其中20、40和80μmol/L剂量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显著增加。结论 HQ可致LF细胞DNA和细胞核损伤,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F)复制允许因子Cdt1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以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F作为感染组,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d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Cdt1 mRNA表达水平最高,后逐渐下降,至72h时达最低水平,96h时又稍回升。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Cdt1 mRNA表达水平较低,24h时稍升高,48h达最高峰,48h后至72h急剧下降,96h时大致维持72h时水平。两组相比,12h、24h和48h时Cdt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为0.001~0.030),12h和24h时感染组较模拟感染组明显降低,48h时感染组较模拟感染组明显升高。模拟感染组Cdt1 mRNA表达水平的高峰出现在感染后12h,而感染组的高峰则出现在感染后48h,较之明显滞后。结论HCMV感染使HELF复制允许因子Cdt1 mRNA的表达水平迟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s,HLFs)体外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Annexin-V/PI、PI流式细胞分析术、免疫印迹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HLF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促进HLFs的早期凋亡,对细胞周期可产生G2/M期阻滞,增加HLFs的Bax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HLFs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的G2/M期阻滞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槲皮素抗硅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硅肺患者AM,在体外用含有SiO2(50μg/ml)的DMEM培养基和不含SiO2的DMEM培养基培养18h,然后收集培养的AM上清液,加入低、中、高浓度槲皮素(10、20和40μmol/L)作为刺激上清。用组织贴块法获取培养HELF,与刺激上清液共同孵育后,MTT法检测HELF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LF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1)各槲皮素组能抑制HELF增殖,并且浓度愈大抑制作用愈强,三组与SiO2+AM组(0.620±0.096)相比、中浓度组(0.406±0.070)和高浓度组(0.334±0.050)与AM组(0.490±0.06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三种浓度槲皮素均能降低HELF中TGF-β1的表达,与SiO2+AM组(0.542±0.09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M组(0.394±0.109)和空白对照组(0.314±0.06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槲皮素对硅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熊云刚  申旭波  姜慧  贾飞飞  邹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15-2116,2119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亚砷酸钠致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p53基因低表达细胞,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验证其p53基因表达降低;MTT法测亚砷酸钠染毒24h的不同组细胞(p53低表达组、PC质粒对照组、正常细胞组)的IC50。[结果]①p53低表达组的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PC质粒对照组及正常细胞组明显降低(P﹤0.05),表达量约是正常细胞的50%;PC质粒对照组与正常细胞组p53基因mRNA表达间无差异(P﹥0.05)。②p53低表达组、PC质粒对照组、正常细胞组细胞的IC50分别为:28.80±0.68、43.10±1.33、43.43±1.49(mM),p53低表达组与其他两组均有差异(P﹤0.05),PC质粒对照组与正常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p53基因是降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亚砷酸钠毒性的敏感性的因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周期、减少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青石棉对肺损伤的机理,用兔肺泡巨噬细胞(AM)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组成体外模型,采用MTT颜色反映法测定青石棉处理兔AM24h后的培养上清液刺激HEPF细胞增殖情况,同时用标准石英作为阳性对照,二氧化钛作为阴性对照,以不同粉尘处理的AM培养上清液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现青石棉能明显刺激HEPF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青石棉浓度在100μg/ml时,青石棉组HEPF的  相似文献   

9.
低剂量氢醌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低剂量氢醌(HQ)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适应性反应的量效关系,建立氧化适应模式,探讨真核细胞过氧化适应性反应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应用HLF,以HQ为诱导剂,用不同剂量HQ对HLF细胞预处理12h后,再用80μmol LHQ攻击HLF1h,结合微核试验、彗星实验及细胞周期变化,观察低剂量HQ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在细胞整体活力水平,0.001μmol L、0.01μmol LHQ预处理可以提高HLF对攻击剂量80.0μmol L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从0.5μmol LHQ剂量开始预处理的HLF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拖尾现象,拖尾率及彗星尾长显著增加(P<0.01),从0.1μmol L预处理剂量开始,随着预处理剂量的增加,属3级、4级DNA损伤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细胞周期出现G2期阻滞,G1期比例减少。与细胞仅大剂量攻击比较,0~0.1μmol L预处理的HLF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尾长及拖尾率均明显减少、DNA重度损伤比例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预处理剂量从0.1μmol L开始,HLF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拖尾率及彗星尾长与HQ预处理剂量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低剂量HQ预处理HLF后再用高剂量去攻击,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与温石棉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改变的联系。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PKC的抑制剂或激活剂对温石棉处理兔肺泡巨噬细胞(AM)的培养上清液致HEPF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的影响。同时设立空白对照、正常对照(不加粉尘的AM)、阴性对照(标准TiO2)和阳性对照(标准SiO2)。结果 温石棉处理AM的上清液刺激HEPF增殖时,HEPF的G/M期细胞百分比为7.2%,高于各对照组,而细胞凋亡百分率为3.5%,低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RKC抑制剂C25H24N4O2使温石棉所致HEPF增殖时的S期细胞百分比由37.8%减少到27.3%,凋亡百分率由3.5%增加到22.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PKC激活剂PMA能使此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结论 温石棉所致HEPF增殖时的细胞周期变化与其上游PKC信号通路有关,PKC抑制剂和激活剂主要是作用 于S期DNA的合成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细胞后,通过噻唑蓝还原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NaAsO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NaAsO2低、中、高剂量对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法测得凋亡率分别为10.07%、18.79%、28.35%。结论NaAsO2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可能与其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4×10~4/ml,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5、15、25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24、48、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随染毒剂量和时间增加,5μmol/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μmol/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6细胞形态由染毒前的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转变为染毒后的索条形,有纤维化倾向。随着染毒时间延长,染毒剂量升高,HSC-T6细胞早期凋亡率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论低剂量亚砷酸钠暴露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高剂量亚砷酸钠暴露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会改变细胞形态,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严丽萍  陶茂萱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90-1492
目的 研究低遗传损伤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方法 0.5%血清饥饿法及10%血清再刺激方法获得处于各细胞周期时相的HELF;分别以二甲基亚砜(DMSO)、2,10和50μmol/L BaP于血清再刺激后10~12,16~18和22~24 h作用HELF2 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采用蛋白印迹法分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Cyclin E、Cyclin A、Cyclin B、P53、P21和P16表达.结果 BaP针对血清再刺激后10~12,16~18和22~24 h作用均引起明显的S期细胞比例的下降;血清再刺激后10~12 h作用引起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BaP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为36.79%,42.73%,43.28%,伴随Cyclin D表达明显下降;血清再刺激后16~18 h作用引起G2/M期细胞比例增加,BaP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为18.46%,23.55%,28.44%,伴随P53和P21表达增强;血清再刺激后22~24 h作用引起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BaP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为38.92%,54.08%,51.69%,伴随P53和P21表达增强.结论 BaP针对不同时相的HELF作用顺序激活了G1和G2 2种周期关卡监控机制,并产生相应的周期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NaAsO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对生长至80%融合的HaCaT细胞株,分别加入0.0、2.5、5.0、10.0和20.0 μmol/L的NaAsO2作用24 h.用紫外速率直接法测定细胞内CAT的活力;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的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0 μmol/L以上的NaAsO2可明显降低CAT的活力,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电泳结果可见,5.0 μmol/L以上的NaAsO2作用于细胞后CAT/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RT-PCR电泳结果一致.结论 NaAsO2可降低HaCaT内CA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细胞内CAT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氟化钠(NaF)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0、10-2、10-1、1、10、102、5×102、103、5×103、104、2×104、4×104 μmol/L NaF染毒MG-63细胞,培养48 h.采用MTI实验观察NaF对MG-6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MTr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开始有增殖活性时的NaF浓度为102 μmol/L,增殖活性最大时的浓度为5×103 μmol/L,增殖活性受到抑制时的浓度为2×104 μmol/L.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采用MTT实验中确定的3个关键浓度染毒细胞48 h后,高剂量(2×104 μmol/L)组的MG-63细胞凋亡率最高(6.001%),细胞增殖指数(PI)最低(0.339);中剂量(5×103μmol/L)组的细胞凋亡率最低(2.220%),PI最高(0.632);低剂量(102 μmol/L)组的PI及细胞凋亡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NaF对成骨细胞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下促进细胞增殖,超过一定浓度后因其增殖抑制而使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亚砷酸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用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并给予不同亚砷酸钠染毒剂量:高剂量组(1.5 mg/(kg·w))、中剂量组(1.0 mg/(kg·w))、低剂量组(0.5 mg/(kg·w))以及空白对照组(0 mg/(kg·w))。利用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观察比较饮用亚砷酸钠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神学习记忆的差异,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彗星实验)等方法对染毒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DNA损伤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抵达平台游泳时间较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组的第一次错误次数(EN1)、第二次错误次数(EN2)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高砷水大鼠脑组织中DA含量及MAO酶活力较空白组均有明显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可引起大鼠脑组织细胞DNA的损伤(P<0.05)。结论 高砷暴露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体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影响机制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表达的生物学影响。方法选择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培养,经含有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低、中和高浓度组剂量分别为50μg/L、100和500μg/L、1 000和3 000μg/L,对照组0μg/L)的培养基干预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A水平。结果①中浓度(500μg/L)和高浓度(1 000和3 000μg/L)的他克莫司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则无抑制作用。②他克莫司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中浓度(500μg/L)和高浓度(1 000和3 000μg/L)的他克莫司作用时,HepG2细胞停止在G0/G1期,从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则无抑制作用。③他克莫司可以降低HepG2细胞中cyclin A的表达,且与浓度相关,他克莫司浓度越高,cyclin A表达越少。结论他克莫司在体外对HepG2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cyclin A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亚砷酸钠诱导的活性氧是否影响N6 -甲基腺苷(m6A)水平,从RNA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亚砷酸钠的毒性机制。方法 以亚砷酸钠作为活性氧诱导剂,以N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活性氧清除剂,检测细胞在亚砷酸钠单独处理和亚砷酸钠联合N -乙酰半胱氨酸处理情况下皮肤细胞活性氧积累情况,同时测定m6A及其甲基化酶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在5、10和15 μM的亚砷酸钠处理下,活性氧含量随砷浓度升高而增加;在亚砷酸钠染毒浓度为15 μM时,细胞内总m6A水平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升高了1.49倍(P<0.05),m6A甲基化酶(METTL3、METTL14和WTAP)mRNA表达水平相应升高(P<0.05),METTL14和WTA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47倍和1.85倍(P<0.05)。N -乙酰半胱氨酸可以降低异常升高的活性氧、m6A以及其甲基化酶水平。结论 亚砷酸钠诱导的活性氧能增加人皮肤细胞m6A的修饰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6A甲基化酶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