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圆  孟庆艳  彭镰心  吴远波  安静 《中草药》2007,38(2):283-284
红毛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的干燥茎皮。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其中四川为该药材的主要产区。其茎皮入药,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功效。红毛五加含有多种皂苷成分[1],其多糖[2]和挥发油量也较高[3]。主治风寒湿  相似文献   

2.
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药材红毛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的干燥茎皮,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1],主产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1987年已正式载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研究证实其为《神农本草经》中收录的豹漆五加,《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久服,轻身耐老”^[3]。红毛五加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4],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足膝无力等^[5]。红毛五加含多种皂苷成分。本试验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筛选红毛五加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其工艺参数,为其系列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川产红毛五加药材中不同采收期茎皮及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方法:测定四川产红毛五加茎皮药材及叶中不同采收期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2‰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nm,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在0.355~3.5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11×106X-2.24×105,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n=9)。结果:红毛五加茎皮药材花期(6~7)月绿原酸含量较低,其苗期(3~4月)、果期(8~9月)的含量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同采收时间的叶中绿原酸高于茎皮。结论:从成分绿原酸的角度考虑,建议川产红毛五加叶可作为绿原酸提取新的源料,茎皮药材不在花期(6~7月)采收。  相似文献   

4.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藏药材红毛五加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为五加科植物.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其中四川小金县为该药材的主要产区.茎皮入药,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功效[1].  相似文献   

5.
红毛五加 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是五加科五加属的一种植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1 ] ,据历代本草文献记载以及现今我国医药工作者及植物分类学专家 ,研究证实红毛五加 (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就是《神农本草经》中收录的豹漆五加 ,并且有 2 0 0 0多年的应用历史 [2 ] 。《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久服 ,轻身耐老”[3 ] 。近 2 0年 ,红毛五加茎皮在化学、临床等方面研究已经引起众多领域专家关注 ,现综述如下。1 植物化学成分研究1987年 ,詹培思实验发现红毛五加茎皮水溶液中存在苷类成分 [4] ,在其茎皮乙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藏羌药材红毛五加水分、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红毛五加药材水分含量在9.74%~10.88%;药材的总灰分测定结果在21.91%~35.00%之间,药材的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在2.46%~2.89%之间;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3.28%~19.87%之间,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9.10%~13.68%之间;醚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0.75%~2.55%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圆  李厚聪  孟庆艳 《中草药》2008,39(4):612-613
目的 测定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中紫丁香苷的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0 :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3 nm.结果 紫丁香苷在0.010 9~1.305 6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6%(n=5),RSD为0.92%,用此条件测得川产红毛五加不同部位紫丁香苷的量:根803.2μg/g,茎皮87.66μg/g,而叶和茎刺中的量极低;川产不同产地红毛五加茎皮中紫丁香苷的量普遍较低,其中有10个产地样品中未检测到,量最高的是阿坝州小金县大板村101.8 μ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手段之一;有关红毛五加根开发利用的报道少见,从紫丁香苷成分的角度考虑,建议以根入药最好,而且红毛五加根可以作为紫丁香苷提取物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西高原地区红毛五加群落特征,红毛五加在群落中的地位与适应性。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调查不同红毛五加样地植被组成、红毛五加丛数与无性分株数,计算各物种重要值、各样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不同群落生活型谱。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红毛五加对群落内主要灌木物种的依存度。结果:红毛五加生境的群落类型可分为3类,不同生境类型中红毛五加种群数目差异较大,红毛五加与群落中主要灌木物种不呈显著性种间关联。结论:红毛五加种群生长对光照因子敏感,红毛五加可能具备单一种群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羌族地区红毛五加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毛五加来源于五加科红毛五加Acaothopanax giraldii Harms.及其变种A.giraldii Harms var.hispidus Hoo.,是岷江上游藏羌民族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目的:对红毛加五在羌民族中的用药知识和经验进行了调查整理.方法: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及凭证标本采集等),对四川省茂县的三个典型羌族乡进行调查.结果:传统采集方式保护了野生药材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毛加五皮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结论:需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保证红毛五加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叶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迪马钻石C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流速:0.8 ml·min-1.结果 对18批红毛五加叶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了第8号色谱峰为绿原酸,其中第13号色谱峰为第1大色谱峰,根据光谱图推测,为咖啡酰类物质.结论 该研究可为红毛五加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5种藏五加菜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绿原酸的含量差异.方法:Kromasil C18柱(4.6 mm × 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10:90);检测波长324 nm,流速1 mL· min-1.结果:70%甲醇回流提取100 min绿原酸的提取最完全,绿原酸在0.27~3.24 m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3 ×106X-1.78619×105,平均回收率100.25%,RSD 0.96% (n =9).川产五加属植物中绿原酸含量老叶远低于嫩叶;不同种的川产五加属嫩叶绿原酸含量:糙叶藤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蜀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红毛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无梗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不同加工工艺中绿原酸的含量:茶叶>烘干>阴干≈热烫>晒干>微波干燥>>盐渍≈冻藏1个月.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藏五加菜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红毛五加粗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红毛五加粗多糖脱蛋白工艺。方法  1用 Sevage法脱蛋白 ;2用三氯乙酸法脱蛋白 ;3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红毛五加多糖含量。结果  1用 Sevage法脱蛋白后红毛五加粗品多糖中多糖含量为80 .6 % ;2用三氯乙酸法脱蛋白后红毛五加粗品多糖中多糖含量为 6 8.6 % ;。结论 用 Sevage法脱蛋白效率较高 ,可用于红毛五加多糖分离、精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藏药红毛五加药材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腺苷含量。方法考察了回流法和超声法的优劣以及提取溶媒、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料液比对腺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腺苷的提取方法为以10倍量的水超声处理40min,提取1次;腺苷在0.07~0.69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RSD=0.80%(n=5);红毛五加各药用部位中的腺苷含量分别为:根0.47%,茎皮1.49%,茎刺0.42%,叶未检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红毛五加的质量控制,为该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红毛五加多糖促进造血细胞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适量红毛五加多糖,观察长期液体培养系统中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活性。结果:依量效曲线浓度为据,向培养体系中加入加脐血基质细胞上清液,对照组粒单祖细胞(GM-CFU,2×10~5/ml)为58.00±2.65,5%红毛五加多糖—脐血基质细胞上清液(hmwjdt-pscs),GM-CFU 为91.67±4.04,10%hmwjdt-pscs,GM-CFU 为111.00±11.79;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呈现显著性差异(P<0.001)。为了鉴别红毛五加多糖直接刺激粒系祖细胞形成作用的影响,本研究还设了与作用基质细胞相同浓度的红毛五加多糖(10μg/ml),加于粒系祖细胞培养体系中以资对照。结果表明:红毛五加多糖没有直接刺激粒系祖细胞形成的作用。结论:红毛五加对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形成作用,是通过刺激基质细胞分泌 GM-CSF 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HPLC 法测定红毛五加中刺五加苷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世红  卫莹芳  古锐 《中草药》2009,40(6):979-981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药材中刺五加苷E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磷酸调节pH值为3.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刺五加苷E的线性范围为0.142~1.133μg,平均回收率为101.73%,RSD小于2%.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红毛五加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毛五加多糖分离精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红毛五加多糖的分离精制工艺。方法 用 Sevage法脱蛋白 ;用透析法除去小分子物质 ;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红毛五加多糖含量。结果 红毛五加粗品多糖经分离精制后其多糖含量为 80 .6 %。结论 本法效率较高 ,可用于红毛五加多糖分离精制。  相似文献   

17.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红毛五加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红毛五加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红毛五加中的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并计算出总多糖的含量。结果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线性范围为46.6~233.0mg/L(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9.0%~102.1%;红毛五加中总多糖含量1.3~1.9mg/g。结论本方法灵敏、稳定、重复性好,有助于红毛五加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红毛五加皮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皮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样品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4.05~54.11 μg /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0 %,RSD为1.59%(n=6).红毛五加皮的多糖含量为6.83%~24.50%;木心的多糖含量为5.78%~9.21% .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建议红毛五加皮多糖含量不得低于10.9%,木心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西高原地区红毛五加构件种群年龄结构及生物量积累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砍伐样方内红毛五加无性分株,测量无性分株年龄、株高、基径、生物量;测量无性分株上生长1年的枝条数目、茎皮质量、枝条长度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阐明了红毛五加种群生长规律,红毛五加无性分株在生长6年后死亡率达到高峰;幂指数函数可反映红毛五加无性分株生长年龄与高度、基径、生物量间的关系;药用部位产量在无性分株生长的2~6年内稳定。结论:野生生境下,建议采收药用部位应在无性分株生长的第3年,本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种群管理和可持续采收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 ,为常用中药 ,是双黄连制剂的主要原料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2 ] 。我们对双黄连制剂的药效学和临床研究表明 ,绿原酸含量高 ,其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强 ,二者呈正相关。金银花药材从幼蕾到开放分为幼蕾、三青、二白、大白、银花、金花五个阶段。为了科学确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时期 ,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上述五个不同发育阶段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1 材料1 .1 仪器与药品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996二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