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内镜下射频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鼻内镜行前筛开放术,暴露并用射频热凝筛前神经鼻内支治疗22例PAR患者。结果:随访1年,显效18例(81.820/0),有效3例(13.64%),无效1例(4.54%),总有效率95.4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前筛开放术射频热凝筛前神经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治疗部位精确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射频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鼻内镜行前筛开放术,暴露并用射频热凝筛前神经鼻内支治疗22例PAR患者。结果:随访1年,显效18例(81.82%),有效3例(13.64%),无效1例(4.54%),总有效率95.4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前筛开放术射频热凝筛前神经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治疗部位精确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筛前神经加口服玉屏风颗粒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 7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62例以射频热凝筛前神经及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B组)50例单纯用射频治疗,对照组(C组)60例单纯用玉屏风颗粒治疗.随访1年.观察其症状、体征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治疗组(A组)显效率51.61%(32/62),总有效率85.48%(53/62);对照组(B组)显效率46.00%(23/50),总有效率72.00%(36/50);对照组(C组)显效率33.33%(20/60),总有效率60.00%(36/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凝筛前神经结合口服玉屏风颗粒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其中显效33例),对照组为47.5%(其中显效6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共接诊1428例鼻出血患者,选择性应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ERS)治疗6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利用微波热凝双侧筛前神经、蝶腭神经及下鼻甲,治疗51例变应性鼻炎,术后用盐水洗鼻3个月以上。结果51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有效率82.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副交感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对于前鼻镜下可以看到的出血点给于10%的三氯醋酸烧灼,而对于看不到出血点者则行前后鼻孔填塞。填塞不仅给病人造成较大的痛苦,而且盲目性也较大,尤其是对于鼻腔隐蔽处的出血,效果更不确定,甚至有些顽固性鼻出血需要血管结扎和栓塞治疗,鼻内镜的使用为治疗隐蔽性或顽固性鼻出血提供了有效手段。我科自2001~2012在鼻内镜下使用微波热凝术治疗鼻出血16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内神经微波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2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除药物和脱敏等治疗方法外,手术治疗也不应忽视。我院自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间开展鼻内神经微波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25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8例,均选择经多种、多次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按诊断标准(1997年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其中男159例,女9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9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3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显效97例(60.6%),有效45例(28.1%),无效18例(11.3%)。总有效率88.7%。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应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好,反应轻,方法简便,可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106例,结果随访1年,显效89例(84.0%)有效12例(11.3%),无效5例(4.7%),总有效率达95.3%。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热凝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利用微波热凝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116例.结果83例随访1年,总有效率92.5%(1月),84.3%(6月),81.9%(1年).结论本疗法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安全,疗效高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9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被分为3组,分别进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A组,71例)、下鼻甲部分切除和(或)鼻中隔矫正术(B组,39例)和保守治疗(C组,81例,对照组).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sgicrhinitis,AR)患者鼻分泌物中的上皮细胞集落和嗜酸粒细胞,对20例AR患者(AR组)和15例鼻窦炎患者(感染组)鼻分泌物中细胞成分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AR组鼻分泌物中有大量上皮细胞集落,其特征是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细胞成片状脱落,上皮细胞集落的数量和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cationicprotein,ECP)的含量呈正相关。感染组中上皮细胞集落和嗜酸粒细胞极少,ECP含量甚微。结果提示嗜酸粒细胞的ECP可能导致AR患者的鼻粘膜上皮呈片状脱落,对上皮结构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试验的质量用Jadad计分表评价,对纳入试验的疗效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696例,其中治疗组461例,对照组2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治疗组在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RR=2.95,95%CI(1.94,4.48),P=0.07];在总有效率方面也优于对照组[RR=1.33,95%CI(1.20,1.46),P=0.69]。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但需设计更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与手术显微镜配合经鼻-蝶窦行垂体瘤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和显微外科技术结合应用于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手术的价值。方法在全麻下先经一侧鼻孔在内镜下寻找蝶窦开口,在内镜下完全打开双侧蝶窦前壁。蝶嵴上下留一部分残迹,作为中线定位的标志。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6例中30例肿瘤全部切除,6例近全切。术后视野缺损、偏盲、视力减退、泌乳、闭经及头痛等症状均有改善。术后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与显微镜结合应用于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在内镜引导下具有定位准确,双目显微镜下允许双手操作,可克服各自的缺点,取长补短,并有良好的术野,术后并发症少,符合微创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行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治疗仪行腺样体射频减容的优点。方法分析6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接受等离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术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腺样体明显缩小,A/N值小于0.6,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射频减容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不同炎症类型(嗜酸粒细胞炎症型与非嗜酸粒细胞炎症型)对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根据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组(A组,嗜酸粒细胞数≥0.03,23例)与非嗜酸粒细胞组(B组,嗜酸粒细胞数<0.03,19例)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和鼻分泌物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糖皮质激素治疗2、4、6个月时进行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A组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数[中位数M(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x±s,下同)基线值分别为0.086[0.065;0.176]、(326±145)μg/L,B组分别为0.016[0.005;0.022]、(154±5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3,P值均<0.01).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6个月后,A组嗜酸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分别为0.038[0.006;0.070]、0.019[0.010;0.060]、(175±122)μg/L、(175±153)μg/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38,P值均<0.05);B组分别为0.014[0.004;0.032]、0.015[0.000;0.026]、(118±60)μg/L、(112±60)μg/L,与基线值比较,嗜酸粒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05),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5).A组平均症状、体征评分与B组在基线及2,4、6个月时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鼻用糖皮质激素用量,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数增高的AR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嗜酸粒细胞性炎症,改善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非嗜酸粒细胞数增高的AR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