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荠菜,别名地菜、野菜,又名护生草,为十字科一或二年生草本荠菜的带根全草。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微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软坚散结,益胃等功效,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高血压病荠菜花30克,槐花10克,野菊花20克,加水适量浸泡,煎煮三五沸,候凉,代茶频饮。亦可用荠菜花15克,旱莲草12克,加水煎煮20分钟,滤取煎液,当茶饮用。适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作为中重度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肾炎荠菜花50克,粳米60克,赤小豆20克。将米、豆淘洗干净,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成粥,粥成后放入洗净的荠菜花,再煮三五沸,加糖调味,分顿随量食用。或荠菜花50克,鸡蛋2个。将…  相似文献   

2.
蔡姮 《家庭医学》2005,(9):59-59
荠菜,别名地菜、野菜,又名护生草,为十字科一或二年生草本荠菜的带根全草。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微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软坚散结,益胃等功效,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吃野菜的季节,此时的荠菜最鲜嫩。若在农村,就能呼朋唤友,挎上小篮子,带上A铲子,去地里挖荠菜。绿油油的,小半天就能挖上一篮子,满载而归。若在城市,去菜市场或网购,也能买到新鲜的荠菜。  相似文献   

4.
《医药与保健》2013,21(3):53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春暖花开,正是采摘荠菜的好时节。常吃荠菜,对防治软骨病、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糸统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糸感染等均有较好的效果。"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本草纲目》亦称荠菜为护生草。荠菜生于早春二三月,生长在渠边草地。生长期约为35天,成熟后开白色小花。荠菜中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及延胡  相似文献   

5.
周玲 《医药与保健》2008,16(2):57-58
荠菜花,又名护生草、荠等。荠菜花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花。一般取荠菜嫩尖花烹炒、凉拌,亦可和肉馅做成饺子。在南方还有"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传统吃法,不仅味道清香甘美,而且有祛风去湿明目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野菜能抵药     
荠菜亦可当灵丹荠菜又叫菱角菜、香善菜,是一种浅绿色、开白花的野菜。它既是蔬菜中的佳品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故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民谚。荠菜遍布我国南北各地,喜暖耐寒,生命力很强。采摘后的鲜菜和晾置后的干菜均可入肴。荠菜的烹制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以做馅。用来烹制的荠菜拌香干、荠菜炒鸡片、荠菜春豆腐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佳品。  相似文献   

7.
《健康》2008,(9)
原料:大豆叶200克,荠菜200克,萝卜苗200克,青、红椒各半个,松仁70克,橄榄油(或香油)少许,盐、鸡精适量,蒜末少许制作:1.大豆叶、荠菜、萝卜苗择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备  相似文献   

8.
春到人间,在我国大多数的地区,荠菜开始上市了。荠菜原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野生植物,后来也引种至农家菜园中。它风味独特,营养十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人们常把它制成多种美味佳肴,或炒食或做馅,或烧汤,无不清香味鲜,可口  相似文献   

9.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道出了荠菜与春天的关系。而爱国诗人陆游的"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更是点明了荠菜的味美香浓。荠菜,又名野荠、野菜、地菜、护生草,鸡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  相似文献   

10.
<正>"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把荠菜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在北方一望无垠的麦田里,每到农历二月底三月初,荠菜就绽开了美丽的白色小花,送出一阵阵清香,让人流连忘返,产生强烈的饮食欲望。荠菜,又名田儿菜、菱角菜、  相似文献   

11.
正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食荠菜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早在春秋时的《诗经》中就有记载。宋代诗人辛弃疾就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荠菜,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如米粒,故亦称"地米菜"。荠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  相似文献   

12.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又名护生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食荠菜的习惯。荠菜叶嫩根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就深为人们喜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品尝荠菜之后,曾写道:“今日食荠、极美……有味外之美。”《玉壶诗话》里也载有宋太宗与苏易简关于荠菜的对话,上问:“食何品何物最珍?”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只知荠汁为美。”古人对荠菜如此偏爱和赞美,今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长寿》1996,(5)
荠菜,民间俗称地菜、荠荠菜、田儿菜。 荠菜被人食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诗经》上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到唐代时、荠菜已成为新春的食物。人们在立春的这一天,都要吃荠菜馅的“春饼”,还将以荠菜为主料的“春盘”作为节礼互相馈赠。  相似文献   

14.
蝶儿 《健康博览》2016,(3):60-61
正阳春三月,天气渐渐回暖,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在田野、路旁、庭院,到处可以看到荠菜的身影。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富含10多种氨基酸。其中荠菜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C尤多,钙含量超过豆腐,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相仿。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荠菜具有多种医疗功  相似文献   

15.
荠菜,别名野菜、地莱、野荠,遍布我国南北各地。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食荠菜的习惯。荠菜叶嫩根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就深为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6.
周贻谋 《长寿》2010,(2):50-50
荠菜是《名医别录》始载的药物。该书说:荠,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其实,主明目,目痛。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性微凉而味甘、淡,归肝、肾、膀胱经。功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野生荠菜,碧油油、水凌凌地氏满田野、路边、山坡、河畔,成为人类自然的保健佳蔬。“三月三,荠菜赛灵丹”的民谚,雄辩地说出了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属十字花科野生草木植物,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并潜入历代文人的诗篇:在两千年前的《诗经》上,就有“谁谓萘苦,其苦如荠”的句子。汉代才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荠菜列为可食之佳品;晋代夏候湛以荠菜入馔而作《荠莱赋》,北宋文人范仲淹  相似文献   

18.
阳春三月,大地回春,那刚刚解冻的沃土上,嫩油油的荠菜碧绿茁壮,为我们提供了一味野珍。我国民间素有“三月荠菜似灵丹”之说,荠菜遍布我国南北各地,宋朝苏东坡品尝了荠菜后写到:“今日食荠极美也。”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形成了一种习俗,在春节之后要吃一顿荠菜,以消腻除秽,调剂口味,荠菜有多种多样的吃法,  相似文献   

19.
于丽萍 《药物与人》2001,14(3):55-55
荠菜具有独特的美味,不但可烹调出鲜美无比、令人馋涎欲滴的佳肴,而且可作馅料,做成春卷、饺子、包子等。用荠菜做羹更是风味独特,屡吃不厌。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水份85.1克,蛋白质5.3克,脂肪0.4克,糖类6克,粗纤维1.4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维生素B_2 0.19毫克,维生素C55毫克。荠菜还含有精氨酸、胱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等10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以及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丙酮酸、对氨基磺酸等有机酸。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  相似文献   

20.
荠菜、银荇菜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荠菜 (Capsella bursa- pastoris L.)十字花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银荇菜 (Amaranthusspinosus L .)苋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上两种野菜广泛分布于华北各地 ,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野菜品种。本研究分析了生长于山东中部的荠菜、银荇菜的营养成分 ,旨在为野菜食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材料  荠菜于 4月中、下旬采集 ,去除根及枯叶 ,取可食部分为检测样品 ,银荇菜于 7月上、中旬采集 ,取可食叶及嫩茎为分析样品。1 .2 分析测定方法1 .2 .1 水分 :1 0 5℃常压干燥 ,重量法测定。1 .2 .2 粗蛋白质 :微量凯氏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