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由于工农业排污和生活排污日趋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引发藻类水华频繁爆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n aeruginosa)、水花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颤藻(Oscilllation aeruginosa)等产生的有毒成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对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研究已受到关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具体的毒性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毒索发挥其毒性作用的关键所在,因而微囊藻毒素致细胞凋亡的研究是热点之一。本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日趋严重问题。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量繁殖产生的水华,一方面使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藻种产生藻毒素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藻毒素的种类繁多、污染程度和范围也在扩大。淡水水华中最常见、国内外对其毒性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目前我国一些水库也发生了有毒微囊藻水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由藻类(尤其蓝绿藻)引发的淡水水华现象日趋频繁[1]。在世界范围所发生的水华类型中,微囊藻水华(microcystisbloom)不仅发生频繁、危害大,且可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2]。MCs是一类肽毒素,严重威胁着动物的生存以及人类健康。饮用水是MCs在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福建省某水库水华微囊藻毒素的主要亚型,研究该毒素对大鼠的亚慢性肝毒性。方法采集微囊藻水华,固相萃取法提取微囊藻毒素,以微囊藻毒素LR和RR纯毒素为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亚型;SD大鼠0.42μg/(ks bw)MC-LR亚慢性染毒35d,观察血清酶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该微囊藻水华检测出MC-LR,未检测出MC-RR;用藻细胞裂解液[相当于0.42μg/(ksbw))MC-LR]亚慢性染毒大鼠,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SDH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系数显著增大,肝组织出现炎症样变化。结论福建某水库水华微囊藻毒素的主要亚型为MC-LR;亚慢性接触0.42μg/(ks bw)MC-LR的微囊藻毒素可引起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铜绿微囊藻毒素的肝细胞毒性及活性氧生成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的肝细胞毒性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对水华提取物微囊藻毒素进行了细胞毒性和活性氧类(ROS)生成的研究。结果在微囊藻毒素处理的肝细胞中,可以引起明显的依赖时间和剂量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升高,同时还可以引起明显的时间依赖的ROS的升高。在去铁敏(DFO)的作用下,可以分别使微囊藻毒素处理的肝细胞的LDH释放率和ROS升成率降低。结论微囊藻毒素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其所导致的ROS的生成很有可能是其产生的肝细胞毒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现状,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评价的风险因子,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控制水源水的微囊藻繁殖和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去除是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将生物、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是切实有效控制饮用水藻毒素污染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组环状七肽结构,主要由蓝藻产生,具有肝毒性。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微囊藻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报道。WHO《饮用水水质准则》规  相似文献   

8.
上海淀山湖、黄浦江水系浮游藻类及藻类毒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淀山湖、黄浦江水系浮游藻类的种群构成和蓝藻毒素的季节变化进行周年监测,发现淀山湖藻类及其毒素的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份蓝藻大量繁殖,形成了一年中污染的高峰。优势种群已由隐藻被毒性较高的蓝藻所取代,而蓝藻中占优势的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等能产生一种具有强烈肝毒性的短肽,称为微囊藻毒素。应用ELISA方法对淀山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蓝藻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夏、秋季水中毒素出现高峰,最高值达55.4ng/ml,说明淀山湖藻类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通过对水体总磷、总氮、叶绿素a、pH值等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影响该水系营养水平和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松芹  崔留欣 《卫生研究》2007,36(1):117-119
微囊藻毒素是淡水水体污染物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种细胞内毒素,主要表现为肝毒性[1],长期接触可损害细胞遗传物质。目前主要用微核试验、Ames试验、彗星试验等体内外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作者综述了微囊藻毒素遗传毒性研究的试验方法、检测终点,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藻毒素.含一定浓度微囊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水生动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鱼类.该文通过综述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胚胎孵化和发育的影响、对鱼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在鱼类组织中的积累、对鱼类组织器官的影响,总结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微囊藻毒素主要在鱼类肝脏中积累,还可在消化道和肌肉等组织中积累.在饥饿状...  相似文献   

11.
微囊藻毒素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 ,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田肥料的流失等因素的影响 ,内陆水体中蓝藻(Cyanobacteria)水华的发生日益严重。蓝藻在爆发生长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内源性毒素 ,对动物和人群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即是由某些种属的淡水蓝藻 ,主要是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一个结构相似的环七肽家族 ,已知有 6 0余种异构体 (图 1) [1] 。MC广泛存在于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池塘和河流等缓流水体中 (如太湖 ) ,具有强烈的肝毒性和肿瘤促进作用。日常生活饮水是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了饮用水中…  相似文献   

12.
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所引起的有害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 ,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微囊藻毒素为有害的蓝藻水华释放的一类具有强烈促癌作用的肝毒素 ,已发现 6 0多种异构体。微囊藻毒素性质稳定 ,煮沸后不失活 ,不挥发 ,抗pH变化 ,溶于水、甲醇和丙酮。微囊藻毒素对生物体损害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和神经毒性 ,对肾、肾上腺、肺及胃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 4〕。蓝藻水华及其毒素已列为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 ,并已有国家推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安全浓度为 1μg/L。本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和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13.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淡水富营养化水体最常见的一类藻类毒素。它具有嗜肝性,主要在肝脏被转运、吸收和积累。MC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肝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本文就MC所引起的急慢性肝毒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促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丽丽  钟儒刚  曾毅 《卫生研究》2006,35(3):377-379
淡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了蓝藻水华的普遍发生,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的部分藻属产生的环肽化合物,具有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等特性,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重要潜在危害物质。微囊藻毒素已被证明具有明显的肝毒性,是肝肿瘤的促进剂之一。本文就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肝毒性作用及其促肝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的淡水水体中常见的藻类毒素,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成为水环境中的潜在危害物质之一.随着世界各国对微囊藻毒素的重视,中国也在相关水质标准中增添了微囊藻毒素这一指标.因此,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与控制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状况,提出开发高效、廉价的藻毒素处理技术将成为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最常见的一类藻类毒素.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其污染越来越严重.MCs具有多种毒性,主要在肝脏里被转运、吸收和积累.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Cs具有生殖发育毒性.MCs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其生殖发育毒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就MCs在水体和食物中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7.
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监测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含大量氮、磷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地面淡水资源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直接后果使水库、湖?白等缓流水体形成“水华”。水华的形成使该水体失去利用价值,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从而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20世纪中叶以来,学术界对形成水华的藻类尤其是蓝藻的毒素、毒性、毒作用表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是世界各地水华中存在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藻类毒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往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肝脏毒素,对细胞内蛋白磷酸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发生的双重毒性效应。本文简要综述报道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生成双重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MC-LR)是淡水水华过程中由某些种系蓝藻产生的一类天然毒素,其毒性作用表现为肝脏毒性和肿瘤促进作用等[1],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中国颁布执行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水中MC-LR的限值为0.001 mg/L.目前,水中MC-LR常用检测方法有ELISA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20.
微囊藻毒素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丽丽  钟儒刚  曾毅 《卫生研究》2006,35(2):247-249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它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多肽物质。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重要潜在危害物质。作者总结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污染现状,并综述了有关其毒性及作用机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