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俊良 《解剖学研究》2012,34(6):476-477
目的 为三叉神经封闭术的操作制作一种实用的训练标本,降低三叉神经封闭术的风险.方法 ①选完好的头部湿标本,自眉弓及枕外隆凸上1 cm处环形切开皮肤,沿此线锯开颅骨,依次切开硬脑膜,切断与脑相连的神经根,移除脑组织,三叉神经根尽可能保留长些,分离上、下颌神经及三叉神经节.②把颅骨及头皮复位并缝合头皮后进行塑化.③塑化后用电极薄片把三叉神经节包裹并与导线的一端连接,然后用导线依次把发音装置、电源、指示灯串联起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当穿刺针刺中三叉神经节时,穿刺针与三叉神经节上包裹的电极接触,整个串联电路接通,指示灯亮起.反之,如穿刺针没有刺中三叉神经节,整个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则灯泡不会亮起也不会发出声音.结果 用本方法制作的三叉神经封闭术训练标本,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穿刺结果明确、可反复使用的优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动手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耳显微外科手术的发展,经迷路后进路施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前庭神经切断以及摘除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角的胆脂瘤或囊肿已取得一定进展。由于手术系沿小脑的边缘进入,较经颅中窝或枕下进路具有对小脑或脑干挤压轻微、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但术中为了更好的暴露及处理病变、需尽量向前磨除颅后窝骨壁,因而有误伤迷路造成术后的眩  相似文献   

3.
我观察了哺乳纲主要各目的代表动物的脑切片,认定广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由三个路线连接小脑。这群感觉细胞通过前髓帆到达小脑基部、第四脑室的顶板,顶核以及蚓小结的皮貭。在上端,中脑核细胞深在第四脑室的旁壁;它们的中枢突起靠中央灰貭外缘纵行向后伸展。有些细胞可随着蓝斑、也可能连同结合臂进入小脑。中脑核主部的纤维经脑室旁壁向背侧弯行,直入顶核和小脑的髓貭;也有少数细胞沿此路綫散在。中脑核细胞可经前庭内侧、外侧和(可能)上核散入小脑,特是齿状核。除三叉神经外,中脑核细胞也连接动眼、滑车、外展、面、舌咽和迷走神经,它们的运动(和感觉)核团,以及延髓的网状结构。据此,“三叉神经中脑核”是一个误称。它不专属三叉神经,也不局于中脑地区。它实是散处脑干内部的一群一级的感觉细胞。这一系感觉细胞传导自受的和外受的神经冲动,这起于咀咬肌和连属的皮肤和粘膜。它们连接小脑,供给它必要的求心资料,以便它协调正在执行的进食动作。此外,它们似也调节眼肌、面肌、咽喉肌、甚至颈肌的运动。小脑皮质上有头颈部的自受和外受系的投射地区;本文阐述的事实给这个生理的发现若干形态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用骶管腔隙空虚感(或落空感)进行穿刺,操作简便,注射麻醉或造影剂等口趋增多。但对穿刺的深度、角度和如何防止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等缺乏形态学资料。为此,我们用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50具(男34,女16),测量了骶管裂孔顶端皮肤至终池末端的距离及穿刺的角度。从裂孔顶端皮肤至终池距  相似文献   

5.
<正> 从40侧标本中测得有关阴部管行程定位的绝对数据以及换算成的自身比例相对数据为:成人组(24侧):AB(cm) 11.09±1.41(9.4~13.5)、CB(cm) 9.13±0.80(7.7~10.0)、AC(cm) 7.17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椎动脉第三段穿刺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我们在26具成人标本上(男18,女8)进行了有关测量,主要结果如下: 一、椎动脉第三段中点的外径 左侧 5.1±1.0(4.0~8.0)mm; 右侧 4.5±0.7(3.5~6.0)mm。 左>右13例,右>左4例,左=右9例。  相似文献   

7.
8.
三叉神经中脑核是唯一的位于中枢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 ,主要传递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由于其结构和分布的特殊性 ,使得人们对它的了解很不完全。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进步 ,有关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本文结合形态学和电生理学两个方面 ,综述了关于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进一步阐明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脑底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30个脑标本(60侧)三叉神经与脑底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发现27根三叉神经有33次与脑底动脉接触,接触率为45%。27根神经中有6根有双重接触。与27根三叉神经接触的33根动脉中,17根为小脑上动脉,出现率为28.33±5.82%。7根为小脑下前动脉,出现率为11.67±4.15%。9根为小脑下中动脉,出现率为15.0±4.61%。与三叉神经接触的动脉中,以小脑上动脉的口径最粗,平均为1.41±0.20毫米。小脑下前动脉次之,平均为1.06±0.36毫米。小脑下中动脉最细,平均为0.62±0.14毫米。在17个脑中27根三叉神经的腹侧见有三叉动脉。它们发自基底动脉上段或中段。还在16根神经上见有来自小脑下前动脉、下中动脉和下后动脉的三叉支。其中有4例可见三叉支与三叉动脉吻合。讨论了三叉神经与脑底动脉的接触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提出了与三叉神经接触的动脉不论从神经背侧或腹侧接触均可能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学因素。小脑上动脉在三叉神经的背侧或背内侧与三叉神经接触,而小脑下前动脉和小脑下中动脉主要在三叉神经腹侧与之接触。此外在三叉神经腹侧还有三叉动脉和三叉支。这些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解剖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观察岩静脉起始与终止部位、形态、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经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成人尸头颅标本12例(2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岩静脉与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上述神经、血管的位置、走行方向及其相互关系,测量岩静脉长度、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结果在24例标本共发现岩静脉35支;其属支交汇处直径为(2.44±0.87)mm(1.15~4.10 mm),汇入岩上窦处直径(2.60±0.93)mm(1.20~4.50 mm);岩静脉主干长度为(5.05±3.53)mm(1.75~8.95 mm);共有7支主干及2条束支与神经根接触或压迫,除7条主干接触者外,其主干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7.09±4.48)mm(1.20~12.60 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可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解剖学基础之一。岩静脉呈游离悬空状,其主干多粗短,术中易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导致严重的后果,对岩静脉影响手术者应提前将其分离后电凝切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搞清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Vme)与三叉神经运动核(trigeminal motor nucleus,Vmo)神经元之间的间接投射通路。方法:将束路追踪剂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注入一侧咬肌神经跨节标记Vme神经元及其中枢突,同时将四甲基罗达明(tetramethyl rhodamine,TMR)注入对侧Vmo逆行标记运动前神经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二者之间的重叠分布和接触情况。结果:CTb跨节标记终末(Vme神经元的中枢突)与TMR逆标神经元(Vmo的运动前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重叠分布区域包括:(1)三叉上核(supratrigeminal nucleus,Vsup)尾端,该区域范围小,其内CTb跨节标记终末极密集;(2)Vmo周边区域,以Vmo与Vsup之间的区域为主,其内CTb跨节标记终末呈中等密度分布;(3)小细胞网状结构(parvicellular reticular formation,PCRt),该区域范围最广,CTb跨节标记终末在该区域呈松散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上述区域内一些CTb标记终末与其中的部分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结论:大鼠Vme神经元的中枢突经分布在Vsup,Vmo周边区域及PCRt内广泛的运动前神经元向Vmo发出间接投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与免疫荧光结合方法研究了单个含SP或CGRP的三叉神经节细胞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的分枝投射。将DiamidinoYellow(DY)注入尾侧亚核,FastBlue(FB)分别注入吻侧亚核或极间亚核,发现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的13.2%(FB注入吻侧亚核例)和2.3%(FB注入极间亚核例);双标细胞中含SP者分别为74.4%和69.6%;含CGRP者分别为72.1%和64.3%。将DY注入极间亚核,FB注入吻侧亚核时,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标记细胞总数的1.6%,双标细胞中有67.9%为SP阳性,73.9%为CGRP阳性。多数的双标且呈SP或CGRP阳性的三叉神经节细胞直径约为25~50μm,为中、小型节神经元,而直径大于50μm的大型细胞较少见。以上结果提示,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脑干后的下降支分枝投射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各亚核,它们可能与面口部的痛信息传递有关。SP和CGRP是这些分支投射神经元的重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睦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眶下神经以及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与小脑动脉、岩静脉等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三叉神经痛诊治提供解剖学资基础。方法:解剖20例(40侧)湿整颅标本,打开颅盖,去除硬脑膜后,小心切除大脑组织保留小脑及脑干,打开小脑幕,观察三叉神经根和小脑动脉、岩静脉间的关系,并拍照,最后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结果:有17.4%(8支)岩静脉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根接触,6.5%(3支)主干或属支压迫神经根,42.5%(17支)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接触,12.5%(5支)压迫神经根,27.5%(11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结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为造成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动脉,而岩静脉不仅是造成三叉神经痛原因之一而且与临床手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些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引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眼下神经以及舌咽、速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的立体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在吻尾方向上整体呈连续且中间膨大的桂形佳状结构;投射于此核的各神经的终末量多少、分布区域虽然都不尽相同,但三叉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和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人终末在此梭形结构中段膨大部呈明显的重叠分布。本文结果为内脏传入和面目部躯体使人信息在三叉神经脊柬问质核神经元的汇聚提供了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颅内段在横断面上的解剖学特征,为三叉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6例成尸头部连续横断层标本与10例自愿者的3D—CISS序列头部横断层图像上,观察三叉神经的走行、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在经小脑中脚的横断面上,三叉神经脑池段连于小脑中脚,经脑桥小脑角池上份行向前外侧,走行于脑桥基底部外侧与小脑幕之间;在经海绵窦的横断面上,三叉神经节在海绵窦后部外侧,发出眼神经,向前穿人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在经颈动脉管的横断面上,三叉神经节发出的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夹在蝶骨体与颞叶断面之间,后方为颞骨岩部;在经卵圆孔的横断面上,蝶骨大翼上有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头部MRI横断层扫描对三叉神经的辨认与连续横断层标本具有较好的对应性。结论:颅脑横断层标本结合MRI显示三叉神经具有优势,可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神经节段、颅底段的走行、位置及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17.
神经阻滞疗法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故三叉神经的应用解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叉神经的应用解剖与三叉神经痛的神经阻滞疗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封闭负压疗法(vacum-assisted closure,VAC)或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早在1954年Redon等人就提出了真空负压伤口引流技术,1959年Redom等推广真空负压创口引流装置,  相似文献   

19.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Nihon Kohden Neuropack诱发电位仪,对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置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组。结果: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