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 m、术后6 m、术后12 m和术后18 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 m(平均22 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自 1 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 AF( AtlasFixaton)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1 6~ 6 8岁 ,平均 36 .5岁。骨折部位 :T112例 ,T12 9例 ,L14例 ,L2 4例 ,L3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8小时至 1 2天 ,平均 46 .4小时。术前均行 X线及 CT检查 ,其中暴裂型骨折 2 7例 ,单纯压缩骨折 5例。椎体后方骨块突入椎管 ,椎管狭窄率 2 2 %~ 78.5 % ,平均 5 1 .4%。 X线片测量伤椎后凸角为 1 2°~ 2 8.6°,平均 1 8°。 32例脊髓神经损伤情况按 Frankle分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横突间或者椎间植骨,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20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01~2013-12收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对比治疗前后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VAS疼痛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级。结果术后一年观察组Cobb角为(6.19±1.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6±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7,P=0.008);术后一年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为(94.22±1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5±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7,P=0.018);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为(0.97±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24);两组患者ASIA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6,P=0.246)。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发现,胸腰段脊柱的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所有脊柱损伤的30%60%〔1〕。老年人由于本身的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胸腰段脊柱的骨折。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脊柱本身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脊柱处于失稳的状态,不仅能产生背部的疼痛,而且如果合并有椎管狭窄时,很容易出现下肢的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997年 6月~ 1 999年 1 1月 ,我院应用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31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39岁。其中高处坠落伤 1 6例 ,车祸伤 1 1例 ,压砸伤 4例 ,其他 1例。损伤节段为 T111例 ,T12 1 0例 ,L11 5例 ,L2 3例 ,L31例 ,L4 1例。其中相邻两个椎体骨折 2例 ,间隔 1个椎体骨折 1例。按 Denis[1]分型 :爆裂骨折 1 9例 ,压缩骨折 8例 ,Chance骨折 1例 ,骨折脱位 3例。其中不稳定骨折 2 6例 ( 83% )。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B级…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2岁,平均48岁。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28例,腰部砸伤6例。椎体前缘楔形压缩性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10例。手术时间一般为伤后2~5d。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术前、术后所有研究对象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内固定相比,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B组18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病椎高度、病椎后凸Cobb's角、螺钉位置,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病椎高度、病椎后凸Cobb's角均较术前好转(P均<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后X线及CT复查均显示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与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似,其置钉准确率相当,但前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约占人类全身骨折的2%~6%.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常出现持续腰背痛[1,2].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脊柱外科新的一项微创技术,特别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持续腰背痛[3,4],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7)
目的探讨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TS)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RTS治疗)和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渗漏5例,纵韧带下渗漏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神经损伤2例,椎体前缘渗漏11例,纵韧带下渗漏5例,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结论 RTS在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恢复伤椎功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 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观察内固定前、内固定术即时及随访12个月时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病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病椎的前后缘高度百分比较内固定前明显提高(P0.01),Cobb角较内固定前明显降低(P0.01),而内固定后即时与随访12个月比较,病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前脊髓损伤主要分布于B级和C级,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主要分布于D级和E级,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脊髓损伤分布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固定后即时与随访12个月时的脊髓损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地恢复病椎的高度,促进受损脊髓神经的功能,且疗效稳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