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病人大多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是一部分病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坚持服药治疗;还有一部分病人非常听话,坚持用药,但由于医学知识的欠缺,服药时间不对,而使血糖降得不十分理想。那么降糖药应当如何选择?如何服用呢?  相似文献   

2.
尽管口服降糖药物品种繁多,但若按作用机制划分,无外乎四大类: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及a-糖苷酶抑制剂。每一类药物在作用机制、起效快慢、作用时间长短、降糖效果、服药方式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不一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3.
降糖药物种类众多、特点各异 目前,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磺脲类药物 目前偏重于使用更长作用时间、持续稳定降糖的新型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增加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了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应用药物治病能否奏效,除了药物是否对症外,还得讲究服药的时间。不同的药物,有着不同的理化性质,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服用。如果服药时间选择不当,药物发挥不出应有的疗效或导致副作用。现就一些具有时间节律的药物的合理用药时间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保健》2010,(7):46-47
我父母均患有慢性疾病,经常吃汤药。无论是什么药他们都得煎1~2个小时,认为时间长了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溶解出来;服药不分补药和泻药,都是清晨服,结果疗效不明显。请问,他们煎药和服药的方法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回忆服药史在服用一种药物前,仔细回忆一下以前是否服过该药,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因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知情家属应帮助回忆,这样做有利于避免重复用药。记住服药时间药物充分发挥疗效的重要条件,是适时服药,这也是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内容。老年人看病时,应详细询问并记住服药时间,如早晨空腹服、饭前服、吃饭时服、饭后服、睡觉前服等,因为不同的药物,服药的时间要求是不一样的。注意用药剂量不同年龄组的人用药剂量不一样。同样的药物剂量在血液中的浓度,老年人往往比青年人高,在临床上可能出现较强的药理作用或毒副作…  相似文献   

7.
药源性低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降低血糖的药物很多,常常在不合理和不适宜的应用时发生;除降糖药物外,非降糖药物也可以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老伯今年七十有三,身患多种疾病,平时每天要吃一大把药。这天,他忽感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连小小的药片都难以服用。于是,他停用了几天药物,三餐都吃流质食物,症状即自行缓解,感觉一切良好,生活恢复如初。原来,老伯得的是服药引起的一种食管疾患,医学上称为“药物性食管损伤”,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药物的毒副作用直接刺激食管粘膜,降低了粘膜下层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胃液反流;或高浓度的药物接触时间过长,造成食管损伤;或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出现菌种失调致霉菌性食管炎,或病毒性食管感染等,都是食管损伤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三大类,即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由于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特点也不同,故服药时间也因其作用机制而定。为使药物发挥最佳降糖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根据各类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是因为服药时间不对.患者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非常重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服药时间. 人体会根据生物钟而出现新陈代谢水平的变化,所以即便是同一种药物同等剂量,服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药效及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闫先生 《家庭保健》2014,(12):40-40
我患高血压病有二十多年了,每日服降压药,但血压仍忽高忽平。我看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者的文章后,试着用葡萄汁代替白开水送服降压药,血压降得平稳,不再忽高忽平了。医生说,这是因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含量比用开水服药时明显增加。但用柑橘汁服用时就没有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樟荣 《健康》2014,(4):33-33
<正>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虽然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其原因有很多。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要频繁更换药物一些磺脲类降糖药在体内有一个随时间延长,其药物作用逐渐增强的过程。一些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往往服用几天或十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便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服至半个月甚至1个月时才能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庆阳地区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服药依从性调查,并对停止用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调查出院1个月及出院1年后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降糖药物、抗凝药物的用药依从性,分析停止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年,脑梗死再次发生率为5.88%;出院1年后,患者抗凝药物及他汀药物用药依从性较出院1个月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用不同药物停止用药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结论庆阳地区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对降压药物及降糖药物的服药依从性较好,对他汀类药物及抗凝药物服药依从性较差,且影响因素多与自主感觉用药效果不佳、担心不良反应等相关,临床医生应及时处理,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脑梗死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降糖药的降糖效果,除了药物本身的作用外,还与服药剂量和服药时间有一定关系。凌晨服药:目的是降低凌晨高血糖。有些病人,睡前至午夜3~4点钟血糖控制较好,自4点后血糖升高,到6~7点时达高峰在10毫摩尔左右,称黎明现象。此时的高血糖显然与晚餐进食过多或降糖药量不足无关。它是由于机体在午夜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有关。睡前用胰岛素过量,也可引起凌晨高血糖称苏木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50年代口服降糖药物问世以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不仅新的口服降糖药物在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同时,口服降糖药物应用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将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作以比较分析,并介绍口服降糖药物如何选择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安心降糖,呵护健康”拜耳糖尿病安全用药世纪行活动现已全面启动。该活动就糖尿病人降糖药物的选择、正确使用、联合应用、不良反应防治、配伍禁忌、恰当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等诸多问题展开全方位的糖尿病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和推广。本次糖尿病安全用药世纪行系列活动将持续一年,主要形式包括:举办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大赛,启用上海、广州拜耳糖尿病小屋,在一千家医院开展以安全用药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安心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社区高血压人群遵医行为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的开展,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高血压人群对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健康行为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现阶段药物尚不能根治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这就要求高血压患持之以恒地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切忌忽用忽停,应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遵医行为仍不容乐观。为此,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对社区86位药物治疗的高血压人群的遵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健康必读》2008,(8):41-41
康博士: 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年12月份体检明确诊断后一直服用医生开具的降糖药物,不知为什么血糖控制得始终不理想,您能帮我分析原因吗?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一旦患了糖尿病就意味着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因此,"药物的安全性如何",自然成了广大糖尿病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客观地讲,凡是药物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绝对安全的药物(包括中药在内)是不存在的。患者在对待药物的副作用方面,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随意滥用,而是要权衡利弊,谨慎选用。常用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雷波 《现代保健》2009,(9):108-109
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常常很注意自己得了什么病,吃什么药,而对服药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往往忽略。药物包装上的每日3次往往被认为是早、中、晚三餐后服药。实际上,服药时间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有些药物还会因服药时间间隔不合理而引起药物蓄积或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增多,各个器官的逐渐衰退,用药品种的增加,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对合理用药就显得更重要了,有些药物,使用相同的剂量,而服药时间不同,疗效会有很大差别。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择时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