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气管插管困难是指因发育畸形或疾病创伤引起的解剖变异而不能完全显露声门的气管插管。光索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在困难气道管理规则中将光索气管插管列入困难插管技术之一。我们将国产气管插管引光器(光索仿制品)应用于插管困难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许多复杂的因素导致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最紧迫的需要是医护人员的抢救与治疗,部分危重病患者需要施行紧急气管内插管,以建立有效的呼吸道来抢救患者的生命。因此,要求护士特别是急诊科的护士能独立掌握气管内插管的技术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插管全麻下气管切开治疗小儿急性喉梗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富根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39-39,41
目的 通过分析27例不同病因急性喉梗阻患儿进行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探讨在气管插管状态下全身麻醉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喉梗阻的病因及呼吸困难的程度,采取清醒或全身麻醉下先行气管插管,特殊情况下插入气管镜解除或缓解呼吸困难,而后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正规的气管切开术.颈前纵切口或横切口,切开第3~4气管环,不进行造孔.结果 1例出现高位气管环切开,术后出现拔管困难,1例麻醉时插管失败患儿出现窒息.并发症为7.4%.结论 插管全麻下气管切开把一个急诊手术转变为正常状态下的平稳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适宜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将36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灭菌注射用水持续气管内滴入湿化气道,并动态观察病人气道湿化情况,根据吸出痰液粘稠度调整湿化液滴速;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使用注射器每2h向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溶液2~4 ml湿化气道.比较两组病人痰液粘稠度、吸痰效果、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痰液Ⅲ度粘稠发生率5.6%,每天吸痰次数为(17.72±1.57)次,痰培养阳性率为11.1%;对照组病人痰液Ⅲ度粘稠发生率55.6%,每天吸痰次数为(20.61±1.26)次,痰培养阳性率为50%,两组病人痰液稀释情况、吸痰效果、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持续滴入湿化气道并做到动态观察气道湿化情况,及时调整湿化液滴速,效果优于使用0.9%氯化钠溶液定时湿化气道,能有效稀释痰液、湿化气道、减少吸痰次数和气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为减少并发症,2001年2月~2004年3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改路,空气未经鼻湿化、过滤,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结痂,痰液不宜咯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造成肺部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由此,下呼吸道的护理直接影响愈后,现将其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黄和  林烁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6):143-144
气管切开能迅速排痰、改善缺氧 ,便于与呼吸机相连接 ,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措施之一。但使用呼吸机后呼吸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可避免缺氧、呼吸道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将我科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1 7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 ,男性 1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62~ 84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 4例 ,脑血管意外并发呼吸衰竭 1 0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 3例。气管切开前痰菌培养情况 :白色念珠菌 1例 ,肺炎双球菌 7例 ,大肠杆菌 1例 ,肺炎克雷伯氏菌 …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5):86-8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黏膜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群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坦。为减少并发症,2000年8月~2003年6月对104例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邵莉 《首都医药》2007,(14):36-3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方法,预防并发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北京友谊医院2004~2006年ICU和E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病人实施瘘口护理、气管内套管护理、吸痰、气道湿化、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12.
老年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气管插管和切开患痰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例气管插管患痰培养的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5例气管切开患痰培养的确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西林耐药为100%;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为68.29%;对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唑啉钠耐药为48.57%;头孢呋辛钠47.06%;头孢哌酮钠45.90%;头孢噻肟钠为44.00%;头孢曲松钠37.04%;头孢他啶23.64%;对庆大霉素耐药26.88%;丁胺卡那霉素11.65%;环丙沙星21.42%;氨曲南43.75%;亚胺培南14.81%。结论:老年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期间痰培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有一定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13.
我科先后开展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和常规气管切开术,由于前者价格昂贵,穿刺中有气管食管瘘风险,常规气管切开是我科的主要气管切开方法,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处理有其特殊性,自2002年4月~2009年6月我科行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手术3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这类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痪等。大量出血(血肿5ml)者,血肿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四肢瘫痪,多于48h内死亡。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急危症病人的抢救首先是保证气道通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病人的通气与供氧.经口气管插管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神经外科病人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在神经外科大手术后,一些病人病情较重,不得不带气管插管回病房,这就需要认真观察病情,掌握气管插管.我们通过对气管插管病人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措施 ,气管切开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梗阻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们监护病房 (ICU )共行 84例气管切开术 ,其中 8例并发呼吸道梗阻 ,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4例患者 ,男性 66例 ,女性 18例 ,年龄 4~ 76岁 ,8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 ,其中气道内套管阻塞 1例 ,气道套管脱出或旋转 2例 ,气道套囊滑脱 1例 ,气管外肿瘤压迫 3例 ,气道内大出血 1例。2 梗阻原因分析2 .1 气管内套管阻塞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 80 0~ 10 0 0 m L/d,若湿化不充分 ,易造成痰…  相似文献   

17.
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疗效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舟山  郑红 《天津医药》1999,27(6):341-342
分析76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疗效的优缺点。其中I型呼衰36例,Ⅱ型呼衰40例。结果:I型呼衰经气管切开组,氧分压改善明显优于经鼻气管插管组。而由COPD引起的Ⅱ型呼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二者对PaO2和PaCO2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Ⅱ型呼衰应以经鼻气管插管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分泌物多、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Ⅱ型呼衰患者,应及时气管切开。还介绍了预防气管感染及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8.
李涛  武瑞红  赵瑾 《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2):1025-1027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最佳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对2000年—2007年实施机械通气的127例患者采取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创新相结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127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由护理不当而引起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结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经口气管插管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除了与呼吸机连接用于机械通气外 ,其它均用于紧急抢救、麻醉插管以保持气道通畅。现将我院脑外科自 1999年 9月以来 4 0 0余例病人的气管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接到术后带气管插管直接回到病房的病人 ,护士应首先检查并确定气管插管是否在位。正常情况下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 ,插管过深使导管误入一侧主支气管 ,则对侧呼吸音消失 ;插管过浅则易脱出。气管插管开口位置应在气管隆突上 1— 2 cm,插管深度 2 2— 2 4 cm。( 1 )护士应用胶布及布带妥善固定 ,并记录和标明插管顶端至门齿的距离 (…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梗阻是气管切开后期并发症之一,是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果断的处理可使病人转危为安。我科于1993~2003年间留置气管套管达2个月以上的病人共有85例。发生呼吸道梗阻共17例,其中Ⅱ型呼吸衰竭5例,脑梗塞5例,脑出血术后3例,运动神经元疾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例。患者均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如烦躁不安,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呼吸困难等,病情十分凶险,但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正确,无一例患者因并发梗阻而死亡。笔者通过对本科17例留置气管套管2个月以上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进行抢救及处理,总结出了原因及对策。即呼吸道梗阻与套管内壁痰块堵塞、气管套管旋转、气管疤痕形成加之气管软化塌陷、气道大出血有关。本组病例中套管内壁痰块堵塞12例,气管套管旋转3例,气管疤痕形成加之气管软化塌陷1例,气道大出血1例。通过加强湿化吸痰,翻身拍背,及时调整套管位置等处理后,有10例病人梗阻情况减轻,呼吸平稳,另有7例病人予更换套管后症缓。通过对上述病人的护理,笔者体会到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发生气道梗阻是尤为重要的。一是进行认真、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包括积极吸痰,加强气道湿化,每日气道冲洗两次,做好翻身、拍背等工作。二是要仔细、密切的观察呼吸情况,随时调整套管位置。三是要防止对气道的损伤,采用高容低压气囊,充气囊时应采取最小封闭压力,吸痰时动作轻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