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S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予“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针刺选取百会、四神聪、神庭等穴位,艾灸选取神庭、百会、神道、风府、心俞;对照组仅予认知训练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两组患者Mo CA、MMSE、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Mo 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周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薛洋  张东艳  白艳杰  王岩 《吉林中医药》2021,41(8):1109-1112
目的 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post-strok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S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机制.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头针配合电针仪,长留针),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法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领域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及MoCA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醒神针刺法能够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CSVD-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督醒神组(30例)和普通针刺组(30例),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验(TMT)测定,评估治疗前后差异。结果:通督醒神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TMT时间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督醒神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针刺法可提高CSVD-VCI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改善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且优于普通针刺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范铭 《光明中医》2020,(10):1526-1528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60例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确认符合选择标准后数字编序,盲目均等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法)治疗。在完成疗程后比较2种治疗方案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病情及相关症状的改善价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对应为66.7%、93.3%,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交感神经症状N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时可选择中西医结合思路,配合通督调神针灸法与西药对症治疗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控制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舒适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脑局部循环障碍,引起以智力障碍、躯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往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智力和运动功能障碍,已成为当代针灸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PSA)的效果。方法:82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各4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记忆广度训练,观察组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RCAE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PS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常用穴位的归经、部位、刺灸法的选择及穴位联合使用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WF)、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Sino Med,从建库至2019年5月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收集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到6类针灸治疗措施,总处方179条,高频腧穴多为局部取穴的头部穴位,以宣散局部壅滞之气血,醒神开窍养髓。督脉穴位使用最多,且从特定穴的使用中发现多选用督脉与其他经脉的交会穴,以调节督脉的经气,疏通脑络,使脑神得养。从关联规则结果来看,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穴组是百会-四神聪-风池等,支持度最高的穴组是百会-四神聪。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百会-神庭-四神聪等2个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有简、廉、便、验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优化选穴提高疗效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头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督醒神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MAS评分和FMA评分、MBI评分、STEF评分和CS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MAS评分和FMA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降低,FMA评分显著升高(P <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MBI评分、STEF评分和C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和STEF评分明显升高,CSS评分显著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结论:采用通督醒神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通督醒神穴联合rTMS治疗中风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结合的交互作用,为两者结合更好的治疗意识障碍提供思路。方法纳入中风后意识障碍的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采用单盲、随机的方法,将90例中风后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通督醒神穴结合rTMS治疗,对照组1予以rTMS治疗,对照组2予以西医常规治疗,1次/d, 10d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定,并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EEG)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GCS评分、FOUR评分、CS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GCS评分、FOUR评分较治疗前提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1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三组患者的E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三组患者EEG的α、β节律、波幅均有所增加,θ...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寻找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循证医学根据。方法:选取1989年1月-2021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国内外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评估其临床疗效及研究存在的问题。结果: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最终纳入15篇文献(均为中文),所含病例数量555例、对照组530例,共涉及1 085例患者。其中5项研究应用了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00 1);7项研究应用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疗效评价,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5项研究应用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4项研究应用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疗效评价,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4项研究进行了针灸综合疗法组与药物组疗效比较,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郁清心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通督解郁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督解郁针刺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HAMD减分率、血清5-HT含量、血清NE含量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解郁针刺法在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高其血清5-HT、NE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通督醒神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中风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治疗的90例中风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结合rTMS组、针刺组、rTMS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针刺结合rTMS组给予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与普通针刺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对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通督调神法和普通针刺法各治疗4周。疗效观察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疗效用HAMA减分率判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量表和S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于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略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5.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势缠绵,且缺乏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李平教授以“通督脉、调元神“立论,提出以“通督调神“针法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分析通督调神针法的理论内涵,探讨其对卒中后失眠的应用机理:以心-脑-肾轴为枢机,沟通元神,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心脑共主神明,安神应心脑皆重,督脉作为中间桥梁沟通了脏腑、经气及元神,突出督脉在调神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各医家运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 PSSD)的临床案例,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后失眠,分别通过调营卫、畅气血、化痰瘀、疏肝郁、和胃气、安心肾,达阴阳自和、安神入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石学敏院士在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调神"思想和临证经验.石学敏院士认为脑主神明,并根据中风病的病机提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机为"脑髓空虚,神机失用",治以益精填髓,调神益智.治疗重点在于"调神",分醒神(内关、水沟、三阴交、太冲、丰隆),养神(百会、四神聪、神门、四白、风池、完骨、天柱)两部分取穴,具有严格的手法量学标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84-1786
血管性痴呆(VD)是世界第二大痴呆疾病,也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VD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在VD的治疗中,"通督调神"针法作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色疗法,经过大量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其有效性与科学性得到了患者与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该针法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给予通督醒神针刺法,药物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与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DNF与Trk 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BDNF与Trk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的BDNF与TrkB蛋白表达无明显升高(P 0. 05)。结论:通督醒神针法能上调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BDNF与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具有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汪露  郑祖艳 《世界中医药》2023,(12):1693-1697
脑卒中是脑部供血功能障碍引起脑功能损伤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小便无意识流出为显著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寿命。临床常利用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因此,通过挖掘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经络循行和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医先贤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比较和借鉴,阐述畅通督脉,约束带脉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为探究其诊疗思路,检索并收集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和艾灸在调畅任督二脉上有独特优势,并且发现其可能发挥补虚泄实、升提固脱、温阳化气的功效。同时,从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3方面研究治疗该病的针灸疗法选穴特征,并分别从针刺和艾灸2种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特征,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提供理论依据,为任督二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