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分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组106例及非呼吸道病毒感染组7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肺功能、血气分析、白细胞分类及血清IgE水平,给予病毒感染组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治疗。结果病毒感染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多为老年人、常于冬、春季节发病,痰液多为白色黏痰,出现重症哮喘较多,部分合并肺部感染;病毒感染组动脉血氧分压及淋巴细胞计数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有效79例,有效率为74.53%。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不典型,出现重症哮喘较多,部分合并肺部感染,临床上应及时诊断,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哮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哮喘住院患儿142例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纳入调查的病例组患儿男83例,女59例;129例患儿是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感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4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7例,流感病毒33例,腺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37周(OR=0.792,95%CI:0.357~0.948)、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320,95%CI:0.107~0.479)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过敏史(OR=1.513,95%CI:1.206~1.742)、有变应性鼻炎史(OR=1.304,95%CI:1.182~1.549)、有食物过敏史(OR=1.815,95%CI:1.492~2.203)、家庭1年内装修(OR=1.328,95%CI:1.102~1.591)、家庭成员吸烟(OR=2.115,95%CI:1.628~2.499)、长期接触毛绒或泡沫制品(OR=1.480,95%CI:1.173~1.772)、学校或家庭邻近大马路(OR=1.815,95%CI:1.692~2.20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多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主要受出生孕周、家族过敏史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IBA)合并呼吸道感染(RI)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135例IBA患儿,根据是否合并RI分为RI组82例和非RI组53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检测RI组患儿痰液样本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A合并RI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82例RI患儿共检出病原菌88株,占比前三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8.86%)、肺炎克雷伯菌(15.91%)和鲍氏不动杆菌(9.09%),3种优势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美洛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初次使用抗菌药物年龄≤0.5岁、住院时间>14 d、有静脉糖皮质激素应用是IBA患儿合并R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此基础建立的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良好,预测IBA患儿合并R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  相似文献   

6.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沙地区141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形成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其危险因素有家族遗传史(OR=44.44);母亲孕期食用致敏食物(OR=22.52)以及孕期过敏史(OR=7.11);儿童过敏性疾病(OR=9.27)以及婴幼儿期呼吸系疾病(OR=7.71);儿童个性(OR=8.01)和居住环境(OR=9.08)。而该病的发病年龄与个人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母亲孕期过敏史和家庭居住环境等有关。说明儿童哮喘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多因子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哮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2 41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儿可能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 410例患儿中共有112例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4.6%;共检出112株病原体,并发哮喘患儿主要以鼻病毒(RHV)为主,共23株占37.5%;年龄小、有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HV、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相关,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具有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RSV及RHV感染、男性以及低龄患儿发生哮喘的风险较大,临床应根据这些高危因素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5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未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包括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占82.0%、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占96.0%、侵入性操作占64.0%及合并糖尿病占66.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不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及合并糖尿病是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易导致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的真菌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兰州市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诊治的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1配对,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所有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哮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级、二级亲属患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有药物、食物或粉尘等过敏史,吸烟10天/支,饲养小动物,染发和室内花草,均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一级、二级亲属发生支气管哮喘和花草经常放在室内或室外均为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兰州市成人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哮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自我监管知识均较为欠缺,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哮喘知识的科普教育,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从而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刘晓娟  吴智娟  钟文明 《职业与健康》2013,29(16):1964+21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确诊的108例儿童哮喘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110例非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儿过敏史(OR=2.646)、父母哮喘史(OR=5.155)、呼吸道反复感染史(OR=4.116)、父母吸烟史(OR=3.028)、居住环境差(OR=2.123)、接触过敏原(OR=4.509)为危险因素,而经常晾晒被辱(OR=0.500)为保护因素。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与遗传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应针对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对病原学进行检测分析。记录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及相关临床化验结果,对以上相关因素分别给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 118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治疗的患儿共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88%;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05%,革兰阳性菌23.81%,真菌7.14%;病毒47株,其中合胞病毒感染31.91%,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分别占19.15%和12.77%;患儿合并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及住院时间是导致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医院感染的患儿,治疗上要依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针对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早期预防、及时规范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412例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206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影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病史(OR=4.200)、花粉接触史(OR=2.918)、冬春季节(OR=3.476)、近期呼吸道感染(OR=5.376)、Vit D缺乏(OR=3.096)、Ig E升高(OR=4.035)等。结论 影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结合以上危险因素早期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鼻炎患儿发生哮喘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的单纯过敏性鼻炎患儿(117例)和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患儿(111例),采集病史,检测过敏原,对其临床特征、过敏原种类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鼻炎病程、鼻炎严重度、鼻炎类型、季节特征、宠物接触史、过敏性疾病家族史、霉菌、豚草、粉尘螨和户尘螨致敏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相关(χ2值分别为6.15,8.79,3.99,9.44,5.17,4.43,8.48,10.38,6.18,5.31,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炎严重度(OR=7.03)、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8.24)、霉菌(OR=5.19)、粉尘螨(OR=25.25)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粉尘螨致敏患儿的风险最高。  结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鼻炎严重度、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尘螨致敏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并对各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28例,阳性率为41.79%;对照组患儿中有6例血清MP-IgM阳性,阳性率为12.24%,两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EO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关性,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应当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存在的情绪问题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哮喘患儿的临床综合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8~16岁哮喘儿童7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哮喘控制问卷(ACQ)、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焦虑、抑郁障碍筛查阳性者各24、26例,检出率分别为34.3%、37.1%。焦虑、抑郁障碍得分独生子女组高于非独生子女组(t=2.986、3.125)、家庭关系不和谐组高于家庭关系和谐组(t=3.636、5.309)、哮喘控制不佳组高于哮喘控制佳组(t=2.743、2.086);哮喘未规范管理组抑郁障碍得分高于哮喘规范管理组(t=2.3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及哮喘控制程度是哮喘患儿焦虑障碍评分的主要因素(β=0.289、-0.423,P<0.05);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哮喘控制程度是影响哮喘患儿抑郁障碍评分的主要因素(β=0.282、-0.283、-0.266,P<0.05)。结论 哮喘儿童比同龄健康儿童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庭成员及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儿童情绪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为减少患儿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32例发生医院感染,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防治措施。结果 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29.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6.88%和18.75%;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病程、侵入性操作、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时间长、病程长、侵入性操作、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卢可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37-3538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住院的学龄前儿童哮喘病人300例(观察组)和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变量中包括年龄、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和肥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是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和个人哮喘史,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