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职业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状况,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与PGⅡ的比值(PGⅠ/PGⅡ)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某公司2018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且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970名员工体检资料,根据HP检测结果,将员工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分析两组PGⅠ和PGⅡ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970名体检者中,HP感染率为16.8%,其中女性HP感染率为14.3%,男性HP感染率为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组的HP感染率不同(P < 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增高(P < 0.01)。50 ~ 60岁年龄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最高,达25.4%。HP阳性组的PGⅡ水平高于HP阴性组(P < 0.01),HP阳性组的PGⅠ、PGⅠ/PGⅡ显著低于HP阴性组(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GⅡ为HP感染的危险因素(OR = 1.119,P < 0.01)。
  结论  HP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C13尿素呼气试验(UBT)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调查8 763人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呈偏态分布,男性均高于女性,人群Hp感染率为38.23%;Hp阴性组PGⅠ、PGⅡ和PGⅠ/PGⅡ的95%分布区间分别为:男性26.2~108.5μg/L、5.1~22.9μg/L和≥3.47;女性22.3~79.1μg/L、4.6~18.8μg/L和≥3.37。>50岁组PGⅠ、PGⅡ有上升趋势,而PGⅠ/PGⅡ呈下降趋势;Hp阳性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血清PGI、PGII水平与性别、年龄及Hp感染相关,了解人群血清PG水平的分布,有助于对胃相关疾病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现症感染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及胃泌素-17(gastrin-17,G-1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 ~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体检中心就诊者306例.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相似文献   

4.
东莞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旋杆菌 (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 ,其感染的致病性及危害性已被世界所公认 ,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是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MALT)的病因 ,并且于1994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人类胃癌的一级致癌源〔1〕。故了解其流行特征对预防相关疾病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调查了东莞地区有症状人群的HP感染状况 ,旨在了解本地区有症状人群HP感染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特征。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取材于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来我院就诊的有上消化道症状并第一次作胃镜和HP…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RRTI患儿(年龄1~12岁)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分别通过13C呼气试验及免疫比浊法测定Hp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分析H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家族史、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阳性率(4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血清IgA、IgG水平分别为(0.61±0.22)、(6.18±1.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0.86)、(8.23±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有无家族史、≥2种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球蛋白缺乏与否、家居通风不良与否、家中餐具公用与否RRTI患儿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儿童发生RRTI的重要原因之一,且Hp感染与患儿年龄、家族史、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及居住环境等有关,为此需重视RRTI患儿Hp检测,特别是有家族史患儿,同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加强家中空气流通,尽可能不公用餐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及胃肠动力状态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56例胃溃疡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A组,同期56例胃溃疡且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为B组,另选同期56名健康者为C组,比较三组胃蛋白酶原及胃肠动力状态相关指标,同时比较A组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相关指标均低于B组及C组,B组则低于C组,A组胃肠动力状态相关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且A组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检测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及胃肠动力状态的不良影响较大,且幽门螺杆菌的类型对其影响也较为明显,因此,应重视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之间是否有联系,且具体是何种联系。方法对近年来在我科检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液反流性胃炎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专业检查、粘膜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有无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程度。结果慢性糜烂性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最高,达到91.7%;胆汁反流性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最低,仅为31.6%。而且检测出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密度对慢性胃病的病情程度也呈正相关。结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密度越大,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越深。然而不是任何一种慢性胃病均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原因导致的。对于那些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病宜采用采用应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ulori,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且与慢性胃炎、胃癌等密切相关 ,是消化道疾病产生、迁延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统计了近 2年来因消化系统症状来我院就诊的 14岁以下儿童共 15 0 0例 ,先将各年龄组的 HP感染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8月间就诊的患有胃肠道疾病的 14岁以下儿童 ,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 ;对照组为该院儿保科健康查体的儿童 ,男、女各半。1.2 试剂 :由北京科芸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提供的 HP抗体检测试剂盒 ,按照说明书要求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南通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整群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南通地区某医院16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感染检测,采用该院自制的自填式和询问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南通地区体检人群...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霞  吴静  李朝品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399-1400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287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给予常规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除菌后6周检测其胃粘膜Hp、血清HpIgG抗体和Hp—DNA(PCR法)3项指标,联合判断Hp根除效果;分别于除菌前和除菌后3,6周利用免疫量度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血清蛋白酶原含量,比较Hp根除成功者(除菌成功组)和失败者(除菌失败组)血清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结果 除菌成功103例,Hp根除率为35.89%。与除菌前比较,除菌成功组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明显降低。PGⅠ/Ⅱ的比值显著升高。除菌失败组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变化不明显,PGⅠ/Ⅱ的比值变化亦不显著。结论根除Hp治疗前后血清PG发生特异性改变,血清PG含量可作为Hp根除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n asymptomatic population of middle-aged to elderly peopl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337 participants of a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me of the University of Ulm aged 50-85 years.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13C]urea breath test was 34.8% (95% CI 29.6-40.3%); overall, 33.8% (95% CI 23.0-46.0) in the age group 50-59 years, 32.4% (95% CI 25.4-39.9) in the age group 60-69 years and 41.0% (95% CI 30.0-52.7) in the age group 70-85 years. Dur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father, sharing a bed with parents or siblings during childhood, and the area in which participants had grown up were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infection status in a multivariable analysi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evalence of current H. pylori infection in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 may not be as high as seroprevalenc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hood living conditions appear to b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infection status even at older age.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为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60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平均粗死亡率为2 674.95/10万,其中,男性为3 222.92/10万,女性为2 185.99/10万,男性高于女性。75~7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最大,为23.86%。60岁以上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伤害,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8.01%。结论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户籍居民死亡占全人口死亡的77.02%,以循环系统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倡导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控制血压,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杭州本地区6~12岁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状,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因胃肠道症状首次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的380例6~12岁患儿用唾液测试板法检测口腔Hp,并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380例儿童按年龄、性别1:1匹配作为对照。结果 760名研究对象,Hp阳性人数为330名(43.6%),研究组380名患儿阳性率50.8%高于对照组36.1%(P0.05),男性患儿阳性率49.0%高于女性37.6%(P0.05);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升高(P0.05);Hp相关知识总知晓率20.8%,研究组总知晓率18.4%低于对照组23.2%(P0.05);不良卫生习惯(OR=2.141,95%CI=1.409~3.885)、杯筷和牙缸共用(OR=1.677,95%CI=1.284~2.873)、养宠物(OR=1.389,95%CI=1.210~1.826)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6~12岁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较高、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共用杯筷和牙缸、养宠物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胃肠疾病间的相关性,以期控制感染率、降低胃肠疾病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84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病种、吸烟、饮酒等情况分布以及胃肠疾病感染因素。结果阳性率为4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职业、吸烟、饮酒和胃肠疾病病种是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且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胃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筛查,分析其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是预防幽门螺杆菌发生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感染率、防止胃肠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靳晓云  王洋  符立金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14-1318
目的 探讨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某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该人群Hp感染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Hp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9 286名健康体检者,共检出Hp感染3 158例,占34.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63)、饮酒(OR=2.667)、在外就餐(OR=2.866)、辛辣食品(OR=3.887)、腌制食品(OR=5.283)、外卖食品(OR=2.719)、家庭成员Hp感染(OR=4.825)、消化系统病史(OR=2.552)、坚持使用公筷(OR=0.229)、知晓Hp知识(OR=0.338)是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饮酒、在外就餐、不良饮食习惯及家庭成员Hp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制定预防措施,掌握预防Hp相关健康知识可有效减少及避免Hp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与焦虑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我国≥6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纳入"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2017年7月18日至2018年2月7日调查的≥60岁老年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897名≥60岁老年人,年龄为(73.4±8.0)岁,焦虑者占6.5%;睡眠质量差者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一般人口学、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大气PM2.5暴露等因素后,睡眠时间过短是老年人焦虑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7 h者相比,睡眠时长≤6 h者焦虑的OR值(95%CI)为2.09(1.49~2.93)。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OR值(95%CI)为5.12(3.88~6.7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条目评分升高与焦虑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其中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的关联更强,OR值(95%CI)分别为4.63(3.55~6.04)、2.75(2.33~3.23)和2.50(2.19~2.86)。亚组分析显示男性、<80岁老年人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的关联更强。结论睡眠时间较短和睡眠质量差与老年人焦虑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与血氨水平的关系.方法 65例肝硬化患者经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和脑电图(EEG)检查异常的SHE,检查血氨水平.其中经胃镜下取胃窦和胃体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作病理学检查检测Hp,两项均阳性判断为Hp感染的SHE 3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标准三联方案根除治疗1周,停药6~8周后行"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情况.所有研究对象于停药6~8周后或第1次检查后7~9周复查血氨水平、NCT、DST和EEG.结果 SHE患者Hp感染率(46.2%,30.65)高于健康志愿者(33.3%,20/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Hp感染患者根除治疗前后的血氨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患者中Hp感染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后NCT、DST和EEG检查结果未见改善.结论 SHE的发生和血氨水平及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8.
孙寒 《中国校医》2020,34(6):441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30.05±7.24)mmHg、24 h动态收缩压为(130.23±5.14)mmHg、舒张压为(80.47±4.38)mmHg、24 h动态舒张压为(80.11±3.54)mmHg低于对照组的(144.34±8.01)mmHg、(138.14±6.22)mmHg、(91.84±6.31)mmHg、(88.76±4.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调节血压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