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12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ATN和ICBN65例,切除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肌萎缩情况和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结果:保留ATN和ICBN组65例,重度胸肌萎缩2例.切除...  相似文献   

2.
林佐东  李超樟  鄂永成 《广西医学》2011,33(10):1340-134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Ⅰ~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ICBN,对照组则切除胸前神经和ICB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胸大肌萎缩情况;随访期间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28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2例,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照组136例,切除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和胸大肌萎缩度进行随访.结果 试验组患侧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为39.5%,对照组发生率55.9 %,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01).术后胸大肌重度萎缩:试验组78例,对照组105例,两组相比均有差异性.结论 在Ⅰ、Ⅱ、Ⅲa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和胸大肌的外形,明显减少术后患者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和胸前神经(ATN)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整保留ICBN和ATN的65例(保留组), 切断ICBN和ATN 55例(切断组)。术后对2组患侧胸肌萎缩情况和上臂内侧感觉进行比较, 并观察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保留组患侧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和胸大肌萎缩程度均明显低于切断组(P<0.01)。随访6~36个月, 2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和ATN可有效减少患侧胸肌萎缩, 减少上肢并发症且不增加患者复发转移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1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患者不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而观察组患者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在乳腺切除术中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降低上臂麻木感、胸肌萎缩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及肿瘤转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7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乳腺癌手术,为实验组患者实施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清除淋巴结的平均数目为(19.1±1.9)个,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1.7±9.4)ml,手术时间为(82.1±13.3)min;对照组患者清除淋巴结的平均数目为(15.2±1.8)个,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4.1±9.6)ml,手术时间为(60.7±12.9)min。除手术时间较长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6个月后,在实验组37例患者中,出现上肢水肿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1%,发生上臂运动障碍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0.8%,出现胸大肌重度萎缩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5.4%;在对照组31例患者中,出现上肢水肿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2.6%,发生上臂运动障碍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25.8%,出现胸大肌重度萎缩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9.4%。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小娥  刘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21-123,125
目的探讨与分析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ATN和ICBN.研究组保留ATN和ICBN,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一例复发。研究组上肢水肿发生率为4.4%,对照组则为22.2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上臂运动障碍发生率为4.4%,对照组则为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为6.7%,对照组则为42.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重度胸大肌萎缩发生率为2.2%,对照组则为37.8%,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保留ATN和ICBN,可降低上肢水肿、上臂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胸大肌萎缩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为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和转移部位腋窝、骨、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发生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控制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临床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解剖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是否解剖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近期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3.42±18.33)min,对照组为(101.28±17.5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治疗组患者胸肌萎缩、腋窝疼痛、患肢麻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解剖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祥魁 《吉林医学》2012,33(36):7874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试验组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照组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2~18个月不等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70例I、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保留组实际为31例(其中2例操作不当未能保留该神经和2例肿大的淋巴结与其粘连而放弃),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测试胸壁、腋窝和上臂内侧ICBN支配区感觉功能并随访。结果保留组患者胸壁、腋窝和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22.6%),明显低于对照组(7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4.192);保留组患者胸壁、腋窝和上臂内侧疼痛的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3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2.006),随访6-12mo两组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及疼痛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Auchinckyss改良根治术51例,随机分为保留肋间臂神经25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组术后感觉异常的15d5例(20.0%),1个月4例(16.0%),3个月、6个月各1例(4.0%),明显低于非保留组的21例(80馏%)、16例(61.5%)、13例(50.0%)及12例(46.2%),均P〈0.01。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显著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光  奚碧纯  黄燕鹏 《河北医学》2010,16(6):644-646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72例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ICBN保留组及ICBN非保留组),比较两种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上肢皮肤感觉异常、术后24月的复发率。结果:ICBN保留组及ICBN非保留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感觉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4个月,72例患者均未出现腋下和胸臂转移、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式能减少术后患者上肢感觉异常,而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刘军 《中外医疗》2016,(14):127-12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6例Ⅰ、Ⅱ期乳腺癌女性患者分为两组,保留组74例患者术中保留肋间神经,切除组42例患者切除肋间神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清除病灶数及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清除病灶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感觉障碍(16.22%)显著少于切除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神经能够保证良好临床疗效,减少术后感觉障碍发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保留组(16.22%)术后感觉障碍显著少于切除组(47.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03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5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保留ICBN组和不保留ICBN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乳腺癌切除均行常规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或保留上干或上支组34例,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88.2%),感觉异常4例(11.8%);不保留ICBN组18例患者感觉异常12例(66.7%),无异常感觉6例(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肿瘤随访均无局部复发。结论:腋静脉下方途径最为方便和安全,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2008年间36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4例,其中176例成功实施肋间臂神经保留,8例无法保留肋间臂神经或保留肋间臂神经失败,切除肋间臂神经;对照组184例均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5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8 %和9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显著减少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庸  魏杨辉  黄耀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502-2505
目的 观察自制绷带在乳腺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甲乳外科同一组临床医生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弹力绷带包扎30例(A组)和自制绷带包扎30例(B组)。观察两组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甲级愈合、平均拔管时间、日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舒适度。结果 A组皮瓣坏死8例(26.7%),皮下积液9例(30.0%),甲级愈合22例(73.3%);B组皮瓣坏死2例(6.7%),皮下积液2例(6.7%),甲级愈合28例(93.3%)。A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发生率均高于B组,甲级愈合率低于B组(χ2=4.32,P=0.038;χ2=5.46,P=0.020;χ2=4.32,P=0.038)。A组腋窝平均拔管时间、胸前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日引流量多于B组(P<0.001)。A组注射止痛药物10例(33.3%),呼吸受限8例(26.7%),被动体位9例(30.0%);B组注射止痛药物3例(10.0%),呼吸受限2例(6.7%),被动体位2例(6.7%)。A组注射止痛药物、呼吸受限、被动体位发生率均高于B组(χ2=4.81,P=0.028;χ2=4.32,P=0.038;χ2=5.46,P=0.020)。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自制绷带可减少皮下积液发生,降低皮瓣坏死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日引流量,节约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