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樊金莲 《右江医学》2005,33(1):70-71
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迅速、有效地治疗特别重要。治疗目的是拯救可逆性缺血脑组织,而溶栓则是治疗的紧急方法之一。溶栓方法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两种。因静脉溶栓不需特殊设备,可及时用药,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本院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早期(发病<6 h)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溶栓适应证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首先加用国产尿激酶2.0万U/k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14 d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凝血功能及头颅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4 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应用尿激酶2.0万U/kg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伟林 《中外医疗》2010,29(18):16-17
目的讨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继以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50mL进行30min静滴,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溶栓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溶栓后再瘫痪及死亡状况。结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1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超早期脑梗死(ACI)发病6h内应用尿激酶(U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AS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与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又分为A1组:3h内用UK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次日应用50万U静滴连用2d;A2组3—6h内用UK100~8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余同A1组。同时使用脱水剂、自由基清除剂、脑保护剂、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对照组(B组)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其他同治疗组。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7、14、21、90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量评分。结果治疗A1、A2组近期显效率及远期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均〈0.01)。A1组总有效率大于A2组(P值〈0.05)。结论超早期脑梗塞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起效越快、效果越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肯  相似文献   

7.
单次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组126例3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70万单位尿激酶单次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对照组140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75mg/d,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溶栓后2h、24h、7d、14dNIHSS评分下降程度及治疗后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溶栓后24hNIHSS较溶栓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14dNIHSS下降程度、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次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是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萃晔 《中原医刊》2005,32(16):73-73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小荆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早期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BI).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和BI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溶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NIHSS评分和B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早期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维脑路通治疗。结果:治疗后24h及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尿激本科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对6个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合并有效率是对照组的4.85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合并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用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与常规用维脑路通治疗32例急性脑梗塞进行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尿激酶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尿激酶可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尿激酶组为86.7%,对照组46.9%,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发病在12h内急性脑梗塞应尽快进行溶栓治疗,以期改善脑梗塞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张淼 《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65-565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捡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5例出现穿刺处皮下淤血,1例肉眼血尿,21例心律失常,5例低血压。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溶栓前、中、后的观察及护理和正确、合理的生活护理可防止患者溶栓后出血、心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发生6-72h内,持续静脉注射尿激酶,同时加用超声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最终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共纳入2013年2-11月间共90名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实验组A(超声频率800kHz+尿激酶20万U/d连续进行5d治疗),实验组B(尿激酶20万U/d进行治疗,总共治疗5d),及对照组C(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时所有受试者加用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依据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分别在实验开始初以及实验结束时(14d后)记录患者评分结果,同时记录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NIHSS评分,实验组A,评分从13.2±5.2降至6.7±1.6;实验组B,评分从13.6±5.7降至8.7±3.6;对照组C,评分从13.4±5.4降至9.7±3.1,实验组A情况改善最明显,P<0.05。凝血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vWF及血小板CD62P在实验开始初及实验结束后,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并未提示出血风险。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6-72h内,应用尿激酶+超声溶栓治疗对预后有有效改善作用,且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没有明显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时间窗和安全性。方法 对发病在 12小时以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 84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其中发病 6小时以内 2 6例为治疗A组 ,发病 6~ 12小时 30例为治疗B组和对照组 (C组 2 8例 ) ,两治疗组应用尿激酶 10 0 - 2 0 0万u静脉滴注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采用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 6~ 12小时以内的无溶栓禁忌症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心内科在2012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时间、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和注意事项。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4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66.7%。冠脉再通率与发病时间成反比,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2 h以内再通率最高,为77.3%。溶栓治疗后胸痛症状有效改善的有31例,总有效率为86.1%,心电图有效改善的有25例,总有效率为69.4%。经溶栓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有1例,出现齿龈出血的有3例,出现皮下出血的有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及减少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溶栓治疗尽量要在冠脉闭塞后3h内进行,尿激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检测治疗过程凝血指标的前提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系数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方法有溶栓、改善循环、降低纤维蛋白原、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对症支持治疗等,对于ACI早期或超早期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越来越普遍,且其预后情况也得到临床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然而,静脉溶栓治疗会导致血管再闭塞、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此外,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及其剂量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是否控制影响静脉溶栓因素也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关键。良好的预后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好地了解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能够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干预,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溶栓流程,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病情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有14例溶栓成功,5例病情明显减轻,1例患者频发TIA溶栓治疗无效。结论医护密切配合,严格时间窗的选择及护士的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较佳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陆娇梅 《中国医疗前沿》2011,6(8):32+37-32,3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是溶栓治疗AMI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用于发病≤4.5 h超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80岁,发病时间≤4.5 h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1例),分别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量表(BI)、改良Rankin量表(mRS)和中文版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死亡率分别为25.49%(13/51)和43.14%(22/5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和12个月的mRS≤2比例,Barthel指数和SS-QOL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时间和NIHSS评分是超高龄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治疗是高龄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在发病≤4.5 h无绝对禁忌证的超高龄脑梗死患者中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确切、安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