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目前,我国有将近1亿的糖尿病患者,是全世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5%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并发症,下肢截肢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0倍。因此,应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迟钝、痛觉丧失,或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以致足部供血不足,加上足部受压、创伤、感染而引发的糖尿病肢端坏疽,截肢率5%-10%,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防止肌肉萎缩,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全身及下肢运动,对预防糖尿病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DF)病人下肢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正常受试者(NS)25例,糖尿病(DM)病人26例,非肢端坏疽糖尿病足病人(NGDF)30例和肢端坏疽糖尿病足(GDF)病人26例。应用Acusonl28xP/10彩色电脑声像仪,线阵探头,频率7.0MHz,观察下肢动脉管径和血流的变化。结果DF两组病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主要从胴动脉部位开始动脉硬化,尤其以胫后和足背动脉最为显著,动脉狭窄和闭塞是肢端缺血、坏疽的主要病因。观察发现,DM病人已有下肢胭动脉血流速度增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GDF组病人胫后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帮助临床对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生肌汤对糖尿病足患者末梢血管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糖尿病足末梢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降糖、抗感染、常规外科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活血生肌汤。治疗15、30、90 d分别监测两组踝肱指数、足趾温度、腘动脉与足背动脉搏动变化。结果治疗90 d后:1足趾温度:治疗组最高37.33(℃),对照组最高36.65(℃),差异显著(P<0.05);2踝肱指数(ABI):治疗组最高0.843,对照组最高0.799,差异显著(P<0.05);3两组患者下肢腘动脉与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生肌汤有显著改善下肢血供、促进糖尿病足末梢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者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据报道,在美国1600万糖尿病患者中.有近25%的患者并发过足部溃疡;糖尿病足部溃疡多发于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病程超过20年以上者,45%患者存在有足部神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常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2]。鞋袜穿着不当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3]。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60%以上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DF)是由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中国国内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的约占0.9% ~ 1.7%,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并发DF坏疽的占2.8% ~14.5%.近年来,我院采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据国内资料表明,10年间我国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比非糖尿病人高2~30倍,50岁以上高达40倍。我国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者为0.9%~1.7%,是严重威胁糖尿病人健康的并发症。现报告1例多处糖尿病足患者的特效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9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查48例糖尿病足患者双侧下肢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足组患者血HbAlc、胆固醇、TG、SBP和DBP水平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P<0.05)。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1 mm比较,右下肢股浅动脉、右下肢足背动脉、左下肢股浅动脉和左下肢足背动脉出现内膜病变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与同侧股浅动脉和胫后动脉比较,足背动脉出现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1 mm和内膜病变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其下肢血管病变以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和内膜病变为特征,决定手术方案时需考虑这些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指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下肢及足部缺血、麻凉、疼痛、肿胀、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需要截肢。糖尿病足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者,15%有下肢动脉缺血症状;10年以上者,20%表现出下肢缺血症状。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高达40%。据临床统计,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截肢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择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90例糖尿病足病患资料,分研究组(5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为非坏疽,对照组为坏疽,两组皆接受多普勒的彩超检测,观察两组的病变特点。结果足背动脉左肢研究组病变内经是(2.48±0.21)mm比对照组(1.50±0.31)mm大(P0.05);波幅的异常率研究组为80.00%(40/50)比对照组100.00%(40/40)低(P0.05);下肢动脉的闭塞率对照组为47.50%(19/40)比研究组0.00%(0/50)高(P0.05)。结论彩超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运动脉病变中,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果某,女,76岁,某寺院主持。糖尿病史17年,右足背肿痛15天,住院治疗。检查:右足背肿胀、暗红,触之微热,轻度压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8mmol/L,尿糖(++++)。诊断:糖尿病足坏疽。治疗: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每天测血糖8次。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6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126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者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为了统一对糖尿病肢端坏疽的诊断及检查要求,我们根据1995年10月中华医...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的、慢性的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性病变、动脉闭塞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可以出现足趾或足的坏疽。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脱疽”范畴。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5%。  相似文献   

15.
一男,50岁。糖尿病5年,右足第四趾坏疽1周于2002年8月15日入院治疗。FPG:9.2mmol/L,PPG:22.1mmol/L,HbA1C11.4%。伴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阳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糖尿病性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右糖尿病足的具体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有力;踝肱指数1.14,双足痛觉明显减退;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即冠心病脑卒中间歇性跛行和下肢坏疽。国外报道糖尿病人群中心脑血管患病率糖尿病大血管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我国情况与国外相似。关于糖尿病足坏疽国外报告为非糖尿病人群的15倍,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很少,约占住院糖尿病人的3%,屡有不得已而截肢者。在美国糖尿病住院者死于心血管及脑血管病者分别  相似文献   

17.
<正>脆弱的阿喀琉斯之踵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更令患者痛苦的是糖尿病足可以导致截肢而使其丧失活动能力。全球每30秒便有一位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而接受下肢截肢的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70%。我国近年来的调查显示,50岁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占81.5%,60.9%的患者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其中,三甲医院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有三分之  相似文献   

18.
指南1:有关糖尿病足与周围动脉病变特别指南 一、筛查和诊断 周围动脉病变(PAD)是预测糖尿病足溃疡结局的重要因素.5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存在PAD,因此接诊此类患者时应评估下肢血管状态,尤其是寻找缺血体征.大截肢前通常应考虑血管重建并首先应与多学科团队讨论.应在所有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中排除PAD,需进行以下检查:(1)PAD症状的病史回顾;(2)触诊足部动脉搏动(包括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19.
对208例T2DM患者(DF48例,非DF1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TC、吸烟与DF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在男性患者中,TC、吸烟、足背动脉搏动是可能的危险因素,与DF的发生关系密切(P0.05)。而在女性患者中,年龄、TC、TG、吸烟、文化程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因素与DF的发生关系密切相关(P0.05)。DF患者溃疡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TC、吸烟史和足背动脉搏动程度有线性回归关系,足背动脉对DF患者溃疡的影响最大。结论:性别、TC、吸烟史是DF的危险因素,年龄、TC、吸烟史和足背动脉搏动与糖尿病足溃疡的程度相关,足背动脉搏动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程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并总结腔内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严重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技术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采用INVATEC-DEEP长球囊,进行下肢动脉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改变,并进行随访.结果 55例患者共55条肢体接受了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74.5%(41/55),无并发症发生.共随访6m,失访率为0;其中,技术成功组所有患肢血供明显增加,相应节段肢体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麻木感和痛感显著减轻,生存率为95.1%,肢体存活率97.6%;技术失败组患者生存率为78.6%,肢体存活率71.4%,随访期间ABI为(0.78±0.13).结论 腔内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疾病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