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智  周霞 《医学信息》2007,20(9):797-798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乳房肿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40例(A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40例(B组),麻醉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记录用药总量、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病人生命体征比A组平稳,有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时间B组比A组略长(P<0.05);呼吸抑制B组发生人次比A组少。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手术胜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具有循环稳定、苏醒迅速和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及管理。方法126例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A组42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28例,采用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C组36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组20例,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各组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25min、术毕时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通气功能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和D组的HR和MAP在气腹5min和25min后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和C组气腹后的HR和MAP较B组和D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PCO,和PETCO2在气腹后均逐渐升高,与气腹前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各组(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和D组(P〈0.05);A组术后入住PACU及出现恶心、呕吐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50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及丙泊酚1.0mg/kg;Ⅱ组50例,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及丙泊酚1.0mg/kg,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Ⅰ组丙泊酚的用量少于Ⅱ组(P〈0.01),Ⅰ组的苏醒时间短于Ⅱ组(P〈0.01),Ⅰ组的离院时间早于Ⅱ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苏醒时间短、离院时间早的麻醉方法,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赵灵芝 《医学信息》2010,23(1):192-193
目的比较小剂量畀丙酚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观察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迭唑仑复合芬太尼组(A组);异丙酚组(K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RR、SPO2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HIK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RR减慢较K组明显,SPO2降低较K组显著(P〈0.05)A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均较K组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K组高。结论异丙酚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抑制阑尾牵拉反射作用明确,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5.
王延波  张占军 《医学信息》2009,22(6):970-971
目的通过比较丙泊酚分别配伍咪唑安定、曲马多、芬太尼以及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16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M组、T组、F组、K组在丙泊酚麻醉前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曲马多1mg/k、芬太尼1μ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MAP、HR和SpO2。记录各组病人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M组、T组、F组MAP、HK、SpO2均下降(P〈0.05、P〈0.01);K组SpO2下降较小(P〉0.05);F组、T组和K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低于M组(P〈0.01)。结论丙泊酚配伍其它静脉全麻药都可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与小剂量氯胺酮配伍对呼吸循环影响微小,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联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B组(26例)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C组(24例)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mg·kg^-1·h^-1。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前(哟)、诱导成功后(T1)、气腹后30min(T2)、术毕时(33)、术后24h(T4)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反应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结果A组、B组患者HR、MAP、SpO2、PET CO2在麻醉过程中无显著改变(P〉0.05)。C组HR在麻醉后呈升高趋势,MAP呈下降趋势,SpO2在T1、T2时相均显著低于阳(P〈0.05);PET CO2在麻醉后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A组HR、MAP在T1-T4各时相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pO2在T1、T12均显著高于C组(P〈0.05);PET CO2在T1-T3均显著低于C组(P〈0.05)。COR、IL-6、CRP、GLU在A组各时相均无显著差异,B组在T2、T3、T4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C组在T1-T4各时相较11D均显著增高(P〈0.05);A组IL-6、CRP、GLU在T2、T3均分别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比例(12.50%)显著低于B组(23.08%)和C组(33.33%),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能够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CO2气腹造成的损伤,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围拔管期的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各3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手术结束时停药,并静注曲马多2mg/kg。B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min。两组均等待患儿自然清醒拔管,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上呼吸道梗阻、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B组拔管时和术后清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率分别为6.7%和10.O%,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和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0%,较A组的3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手术围拔管期的应用能较好地用于儿童扁桃体手术术后拔管期的镇静,稳定患儿循环情况,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局麻与全身麻醉对手术病人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62例胃部手术病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每组31例。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和手术开始后1h抽取静脉血3ml,分别测定血清NO、TNF-α浓度。结果:A组血清NO、TNF-α含量在切皮和术中1h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B组血清NO、TNF-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切皮和术中1h,B组NO、TNF-α含量比A组含量降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TNF-α浓度,降低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产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n=30例)与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B组,n=3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0.125%布比卡因(B组)5ml,再用2ml/h微量止痛泵持续硬膜外输入镇痛药。A组术后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B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48h。记录术后6h、12h、24h和36h的镇痛、镇静、运动阻滞、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和运动阻滞情况(MB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均能安静合作。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0.0005%的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适用于产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持续静滴异丙酚芬太尼复合液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I-Ⅱ级择期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I组术中持续静滴异丙酚,间断静注芬太尼;Ⅱ、Ⅲ、Ⅳ组术中分别持续静滴含芬太尼0.0002%、0.0003%、0.0004%的异丙酚芬太尼复合液。观察各组病例切皮前后的MAP及HR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用药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MAP及HR在I组病例切皮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Ⅱ、Ⅲ、Ⅳ组病例切皮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芬太尼用量各组间相近(P>0.05),异丙酚用量I组较其他组大;苏醒时间I组较其他组长。结论 持续静滴异丙酚芬太尼复合液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能维持有效的药物血药浓度,术中麻醉平稳,循环波动小,麻醉可控制强,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病人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B组).记录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降低(P<0.05),术后苏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与B组相比,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迅速.  相似文献   

12.
全凭静脉麻醉14例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炯  陈易会 《医学信息》2009,22(6):934-936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对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患者1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随机均分为为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4、12h血浆细胞因子自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两组血浆IL-6、IL-10水平在术后4h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2hT组血浆IL-6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可增强抗炎细胞因子反应,减轻手术致使的细胞因子反应,具有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与静脉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这两种镇痛方式对妇科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比较。方法将80例心功能(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组,每组各40例。A组病人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PCEA)泵入吗啡术后镇痛,B组病人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PCIA)泵入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术后排气、拔除尿管后的第一次排尿时间以及意外脱管等。结果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术后排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尿管后的第一次排尿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静脉联合应用曲马多和芬太尼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病人充分配合治疗和早期活动,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可视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可行性。方法2011年5月本院妇科门诊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完全随机分2组,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于麻醉诱导前5min,布托啡诺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2mg/kg;芬太尼组注射芬太尼0.001mg/kg,然后异丙酚麻醉诱导,术中以微量泵持续追加或维持,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布托啡诺组止痛效果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布托啡诺组异丙酚使用总量低于芬太尼组[(139.0±12,0)比(170.0±18.5)mg,P〈O.05];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P〈O.05);呛咳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叭);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组(P〈O.05);且无一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布托啡诺伍用异丙酚用于无痛可视人工流产术效果好,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许向辉  高蕾 《解剖与临床》2006,11(5):352-353
目的:比较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人流术160例分两组,每组80例,分别使用单纯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起效、恢复及离院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出血及术后宫缩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扩张宫颈方面复合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镇痛完全、宫颈扩张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210例接受纤维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时选择同期106例青年患者作为对照(c组),A、C两组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单纯应用局部麻醉,分别观察3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氧饱和度。对A、C两组患者按Ramsay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记录A、C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调查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再次检查的接受程度。结果A组麻醉时间高于C组(P〈0.01)。A、C两组遗忘比率分别为97.2%(103/106)和95.3%(101/106),镇静分级评估A组以3级为主占68.9%(73/106),C组以2级为主占66.0%(70/106),而B组镇静程度全部为0级,无遗忘。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稍下降,但平稳,而B组显著升高,波动大。B组心率入声门时比A、C两组显著加快(P〈0.01)。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发应、中断检查及再次检查接受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4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Ⅰ组(芬太尼组)和Ⅱ组(舒芬太尼组),每组100例。Ⅰ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iv,Ⅱ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mg/kgiv,观察N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8.
罗学绵 《医学信息》2007,20(7):1199-1201
目的 探讨小儿氯胺酮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ASAⅠ~Ⅱ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60例,随机分成四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KM组)、氯胺酮加丙泊酚组(KP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和丙泊酚组(KMP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及术毕时的HK、MBP、SPO2并作统计分析,观察术毕麻醉复苏情况,比较苏醒时间和氯胺酮加药次数。结果 与术前比较,K组的HR仅在诱导后和术毕有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组的HK在每一个时点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KP组的MBP除切皮外三个时点呈显著性差异,KMP组诱导后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KM组仅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中KM组和KMP组的SP02在诱导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KP组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K组相比,KMP组仅诱导后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KM组每一个时点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KP组结扎、术毕的HK以及诱导后、切皮、结扎时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的SP0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K组比较,KMP组氯胺酮加药次数明显减少,呈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病人术后均无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K组最高,达到26.67%,三组联合用药组均低于15%。结论 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麻醉效能强,血液动力学平稳,苏醒快,缺点为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但与另两组联合用药相比副作用少,只要控制好丙泊酚用药速度,氯胺酮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的先天性畸形矫治术是一种更为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熵指数(entropy)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使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进行比较,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方法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5岁;体质量60~75kg;ASAⅡ~Ⅲ级,动脉瘤分级Ⅱ-Ⅳ级。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全身麻醉,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均应用丙泊酚靶控-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插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A组为对照组,参考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调节丙泊酚的靶控浓度;B组为熵指数指导组,通过维持熵指数值于40~60来调节丙泊酚的靶控浓度。记录麻醉诱导期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熵指数值、BIS、麻醉药物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40例患者均安全、顺利经过介入治疗过程。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分别与麻醉诱导期OAA/S评分具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和r=0.96(P〈0.01)。与麻醉诱导前比较,熵指数和BIS在诱导后、气管插管及术中均显著下降(P〈0.05),于术毕呼之睁眼时回升,但未达到基础值,SE和RE分别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和r=0.90(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毕拔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丙泊酚用量及术毕清醒时间少于A组(P〈0.05),未发现术中知晓。结论熵指数作为一项新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可被有效地应用于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全身麻醉监测,实现给药个体化,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和单纯气管内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常规麻醉诱导插管,麻醉维持A组用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B组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两组均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记录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和气管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后睁眼和气管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是否需要镇痛。结果A组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时浅麻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需要镇痛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气管内全麻.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