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过度充气常导致膈肌功能障碍。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其功能损害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超声技术因其无创、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被应用于观察膈肌形态及运动。近年来随着超声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慢阻肺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慢阻肺患者膈肌超声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各种影响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膈肌是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因此增强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已有30余年的应用历史,主要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通过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幅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膈肌疲劳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COPD组)治疗前后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测定PNCT及AP,并与同期22例健康志愿者(志愿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志愿组PNCT左右分别为(7.016±0.516)ms、(7.089±0.531)ms;AP左右分别为(0.508±0.131)mv、(0.573±0.134)mv.OOPD组治疗前PNCT左右分别为(7.982±0.563)ms、(7.912±0.692)ms;AP左右分别为(0.405±0.165)mv、(0.388±0.170)mv.COPD组治疗后PNCT左右分别为(7.764±0.509)ms、(7.729±0.520)ms;AP左右分别为(0.613±0.164)mv、(0.599±0.171)mv.志愿组与COPD组治疗前PNCT及AP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志愿组与COPD组治疗后PNCT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A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D组治疗前后的PNCT差异元显著性(P>0.05),而AP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PNCT及AP的测定可以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膈肌疲劳,其中AP是检测膈肌的收缩疲劳,而PNCT则是检测神经肌肉连接点的传递疲劳. 相似文献
4.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与膈肌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HDP对缓解期COPD患者康复治疗及处理实验性家兔DiF模型。结果示:HDP对COPD病人的康复治疗有一定效果,HDP比单纯EDP治疗效果好;弱电流刺激实验家兔的隔神经能改善DiF模型,延长治疗时间可使膈肌耐力增加;适当的HDP治疗能改善COPD病人的DiF。并就改善或诱发DiF的不同机制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病因 ,也是引起膈肌疲劳的最常见病因。 COPD患者合并膈肌疲劳明显地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 ,如何早期诊断膈肌疲劳 ,对于COPD患者的病程估计、药物疗效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 COPD患者的膈肌疲劳的早期诊断 ,目前国内方法不多 ,亦少见报道。本文采用经体表肌电图频谱分析的方法检测 COPD患者的膈肌功能 ,以探索早期诊断膈肌疲劳的方法。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患者组 :1 996年 1 0月~ 1 998年 3月 ,本院收治的 2 4例经治疗后缓解的 COPD患者 ,男 1 6… 相似文献
6.
膈肌是人体的重要呼吸肌,在维持正常通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因素,使膈肌极易发生疲劳、乏力,而膈肌疲劳被认为是COPD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我院住院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于治疗前后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记录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振幅,同时测定其治疗前后肺功能,以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吸气肌训练提高膈肌的储备力和收缩力,延缓由呼吸肌疲劳所致的呼吸衰竭的发生。方法: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病人分为两组(各14例)实验组进行吸气肌训练加传统的负荷踏车运动,对照组仅进行踏车运动,运动时间:每隔4d共8周,训练前后通过吸气阻力负荷法(LBT)分别测试最大跨膈压(Pdimax),最大胸腔压(Pesmax)膈肌耐力时间(Tlim)以确定膈肌肌力及耐力;结果:吸气肌训练组病人,训 相似文献
8.
体外膈肌起搏器 (EDP)是一种用于改善肺通气 ,增加膈肌活动的新治疗技术。我院应用的EDP -II型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慢阻肺 32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 32例慢阻肺患者均系 1999~ 2 0 0 0年我院住院患者 ,按Burrown的诊断标准为慢阻肺 (COPO)病情分级标准均分级在 4级 (高二氧化碳血症 )或 5级 (肺心病 )。本组病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0岁。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 (抗感染、祛痰、平喘等 ) ,再加用广州经济开发区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EDP… 相似文献
9.
10.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COPD疗效分析周玲梅,程丽桂,冀虎岗,高俊英,王宏,李继平(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体外膈肌起搏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电刺激隔神经,增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膈肌活动,间接改善患者血气,通气量,给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远传法兰变送器的合理应用和软件应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高真空、高粘度、强腐蚀工况是选用远传法兰变送器的难点。如何考虑产品的各个环节并用软件进行性能预估,本文结合罗斯蒙特产品的特点予以分析,并阐明了不对称远传法兰变送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的介绍,了解其特点与性能,并重点介绍其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持续性颅内压监测(ICPM)技术是临床上积极治疗颅内高压的有效方法,是降低颅内高压患者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的有利手段,本文就结合近年来相关颅内压监测临床使用进展,对有创性颅内压监测临床优缺点给予评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应用,分析了该系统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福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以确保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膈肌整块切除在肝细胞癌合并膈肌侵犯手术中的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3例肝细胞癌合并膈肌侵犯患者,行手术切除整块受累膈肌及癌组织,膈肌缺损处采用鼓肺排气一期缝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0~220 min,术中出血量85~450ml,术后病理均提示手术切缘阴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11例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2例中等量积液,经B超引导胸腔穿刺引流术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0.1 d。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平均随访15.2(4~30)个月,其中6例于术后复发死亡,4例术后复发但仍在治疗中,余3例至今未复发。结论膈肌整块切除在肝癌合并膈肌侵犯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其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横膈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出1978-2006年报道的原发性横膈肿瘤病例共21例,回顾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肿瘤生长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30~72岁,平均(52.3±10.9)岁;来源于左侧横膈者9例,右侧12例;肿瘤最大径3~30 cm,平均(13.7±8.2)cm;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6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别、左右分布和最大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横膈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当肿瘤与横膈相关时,不能忽略肿瘤起源于横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