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619和rs1065780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方法对7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466例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所检测的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结果:所检测的两个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没有关联.结论:SNP rs4619和rs106578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线粒体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关系.方法 2003-200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完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线粒体D-loop区测序55例,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 经Log-rank检验,单核苷酸多态位点16266C/T基因型与发病年龄有关,多态位点16266T基因型患者发病早于16266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位点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预测标记,同时线粒体D-loop区多态性位点有助于识别早发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 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河南省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扶持项目 200600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7320076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DM2基因多态性在鲁西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检测13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和13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MDM2 SNP309的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DM2 SNP309位点在鲁西南汉族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对照组和病例组MDM2 SNP309基因座位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50%和45.4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309基因座中突变等位基因G的纯合子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61%和18.9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 SNP309的G/G基因型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OR=2.27;95%CI:1.04~4.97)。结论 MDM2基因SNP309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与鲁西南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碳酸酐酶-Ⅸ(CA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正常食管组织和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Ⅸ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CA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是6.67%,明显低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72.06% (P <0.01);CAⅨ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CA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PCR技术,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COX-2蛋白表达及2个位点的MSI状态。结果: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卫星稳定(MSS)31例,MSI 14例。14例MSI中COX-2低表达者为8例(57.1%),与M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至少存在COX-2表达增加和MSI两条途径,MSI食管鳞状细胞癌可能伴有COX-2低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ATM)基因的多态性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协同作用。方法对30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304例无癌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ATM基因分型和HPV16的血清学检测。AT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73759,rs189037)通过荧光定量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HPV16的血清学状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危险因素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饮酒人群中,rs373759的基因型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trend=0.006),相比于CC型,CT型的发病风险提高了1.82倍(95%CI1.10,3.01),TT型的发病风险提高了2.50倍(95%CI1.15,5.45);相比于rs189037的GG基因型,rs189037AG/AA型人群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有轻度提高(OR值1.64;95%CI1.00,2.68)。HPV16血清学阳性是饮酒人群(OR值1.92;95%CI1.20,3.07)和吸烟人群(OR值1.96;95%CI1.26,3.50)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易感因素。rs373759的基因型和HPV16血清学状态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有交互作用(PG×E=0.009,OR值2.04;95%CI1.19,3.48)。相比于HPV16阴性且rs373759CC型的人群,HPV阴性且rs373759CT/TT型的人群发病风险增高(OR值2.43;95%CI1.25,4.72),HPV阳性且rs373759CC型的人群发病风险进一步增高(OR值2.51;95%CI1.23,5.13),HPV16阳性且rs373759CT/TT型的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增加了3.83倍(95%CI1.93,7.61)。结论HPV16血清学阳性协同ATMrs373759的突变基因型增加了饮酒人群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ax基因P53结合位点多态性与我国西南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SNaPshot技术检测201例食管鳞癌病例组及183例健康对照的Bax基因rs1009316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食管鳞癌病例组和对照组中rs1009316的CC和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2%、40.8%和73.2%、26.8%,CT/TT相比CC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1.884,95% CI为1.224 ~2.901),T等位基因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1.620,95%CI为1.103~2.379).分层分析发现,无吸烟史群体中,T等位基因(OR值为1.858,95%CI为1.050~3.288)及CT/TT基因型(OR值为2.178,95% CI为1.143 ~4.147)分别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在中国西南地区人群中,Bax基因P53结合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1009316是食管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筛选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相关的差异甲基化标志物.方法 采用Illumina Infinium HumanMethylation450 Bead Chips(甲基化450k芯片)技术分别检测并分析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DNA甲基化谱,筛选差异甲基化基因;结合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关生长发育调节进展研究较多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轴。IGF-Ⅰ对婴儿出生前和生后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个体间IGF-Ⅰ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目前对IGF-Ⅰ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的研究是大量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IGF-Ⅰ水平及基因多态性探讨与胎儿、生后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与GST-π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观察50例"正常"粘膜上皮、43例鳞状上皮单纯增生、59例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22例原位鳞状细胞癌及48例浸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 及GST-π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粘膜上皮、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鳞状细胞癌和浸润鳞状细胞癌组织c-my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0%、67.4%、83.1%、86.4%和60.0%;与"正常"粘膜上皮相比,其他病变均有显著性升高;与鳞状上皮单纯增生相比,仅鳞状细胞癌Ⅰ级和Ⅲ级有显著变化(P<0.05);GST-π与c-myc在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①c-myc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阶段过度表达,c-myc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作为食管癌癌变的原因之一,而非癌变的结果;②c-myc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c-myc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组织的分化中具有一定作用;③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与GST-π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S):111-113,107
目前有关生长发育调节进展研究较多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轴。IGF-Ⅰ对婴儿出生前和生后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个体间IGF-Ⅰ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目前对IGF-Ⅰ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的研究是大量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IGF-Ⅰ水平及基因多态性探讨与胎儿、生后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ax基因P53结合位点多态性与我国西南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利用SNaPshot技术检测201例食管鳞癌病例组及183例健康对照的Bax基因rs1009316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食管鳞癌病例组和对照组中rs1009316的CC和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2%、40.8%和73.2%、26.8%,CT/TT相比CC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1.884,95%CI为1.224~2.901),T等位基因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1.620,95%CI为1.103~2.379)。分层分析发现,无吸烟史群体中,T等位基因(OR值为1.858,95%CI为1.050~3.288)及CT/TT基因型(OR值为2.178,95%CI为1.143~4.147)分别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结论在中国西南地区人群中,Bax基因P53结合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1009316是食管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2者表达的关联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7%(31/60),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3%(5/60)(χ2=26.825,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8.721,P=0.00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3.158,P<0.001)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0%(24/60),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1.7%(49/60)(χ2=21.860,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6.123,P=0.01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5.884,P=0.015)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384,rP=0.300,P=0.020).结论:Survivin蛋白高表达、Caspase-3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KAI1、mt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60例,其中哈萨克族33例,汉族27例,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与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1)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AI1、mts1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1/60)、31.7%(19/60);(2)KAI1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参数;mts1在不同浸润深度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可作为肿瘤的分期指标;结论 提示KAI1蛋白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病情发展及转移的发生相关,mts1的失活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获得浸润转移的潜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KAI1、mts1有助于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其中3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30%(9/30)(χ2=19.050,P<0.00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χ2分别为13.286,4.836,P均<0.05).结论:Beclin 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62例)中NS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核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S基因mRNA表达水平(4.5 ±2.1)高于其配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1±1.3)表达水平(t=-5.045,P=0.000).NS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参数无关(均P>0.05).多元线型回归分析显示,临床病理参数在NS基因mRNA表达中起重要作用(P=0.000),NS基因mRNA的表达主要受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增殖过程中NS基因mRNA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RIG3和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LRIG3及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LRIG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食管正常组织(χ2=60.480,P<0.001),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食管正常组织(χ2=32.976,P<0.05)。LRIG3和EGFR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χ2=3.939和4.318、4.374和5.910、5.293和5.884,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LRIG3和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关联(rP=0.264,P=0.034)。结论:LRIG3表达下降和EGFR表达升高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1.4%)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2.4%,P<0.05),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34.7%)低于正常黏膜组织(65.3%,P<0.05).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TA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凋亡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TUNEL技术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30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凋亡情况 ,用 10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研究 ,分析它们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细胞、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 ,细胞凋亡逐渐减少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和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凋亡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凋亡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的异常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且检测细胞凋亡对早期食管癌的判断和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