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12-913
通过总结既往所做的工作,认为在糖尿病心脏并发症中,心脏微血管病变出现早于心脏大血管病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脏并发症是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早期的中药干预有利于延缓糖尿病心脏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在基础研究中,动物模型应从单纯的化学性毁损胰岛β细胞向更接近人体发病的模型转化;基础研究的关键是对中医药减轻或阻止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方法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医学手段;重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但是又不唯基因研究;同时注重糖尿病心脏并发症与其他并发症的相关性.在临床研究中,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要有科学严谨的设计和个体化治疗思路,方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它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由于人工胰岛素的应用及治疗方法的改进,糖尿病本病已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至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凯 《河北中医》2002,24(7):551-55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而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并探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文献,梳理总结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成果。结果临床上中药单味、中药复方、中医外治均取得满意疗效,动物实验探索其防治机制亦有重要成果,防治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心肌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然而在辨证分型、临床投计、新药研发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重大,亦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应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与"个体化诊疗"的学科优势来规范其研究标准并推进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 (以下简称 DM)是目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其中医药治疗去岁已作过综述 [1] ,今就其并发症的 1999年中医药治疗概况述评如次。1 糖尿病肾病 (以下简称 DN)DN是 DM患者糖代谢持久异常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加而导致的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 ,晚期逐渐狭窄 ,终致闭塞 ,是 DM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孙军等对 1998年以前部分文献就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诊疗标准、存在问题等作过综述 [2 ,3 ]。杨霓芝等研究病机特点是阴虚内热 ,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且多兼虚夹瘀 ,多发生变证。认为按西医 5…  相似文献   

7.
纵观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用中医药疗法降低糖尿病并发症,要结合微观辨证,及时应用活血化瘀法。由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理复杂,中药对血糖的调节也往往是多环节的综合作用,故中医药防治能仅着眼于降血糖,应结合中医理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8.
据WHO预测,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由1995年的1.25亿上升到2025年的2.29亿,其中主要为2型糖尿病.尽管现代医学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不断问世,口服降糖药也不断更新,胰岛素普遍地应用于临床,但目前依然没有有效地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药物.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疗效稳定,副作用较少,多靶点、多角度的整体调节等优点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使人乐观.  相似文献   

9.
10.
宁选 《中医研究》1996,9(6):42-4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防治并发症研究概况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宁选主题词糖尿病/中医药疗法,糖尿病/并发症,综述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近10余年增长1~2倍[1],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大为减少,而...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它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 ~95%.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1].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升高又得不到控制,将会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30% - 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5% - 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2],可由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最终导致肾衰和死亡.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一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菲 《河北中医》2000,22(6):445-446
糖尿病中、晚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医学界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呈凝、聚、浓、黏状态,病理上存在着胰腺纤维化和肾动脉硬化等改变。运用中医理论辨证,糖尿病早期多阴虚燥热,日久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气虚则帅血无力,阴虚则脉道滞涩,阳虚则血脉失于温煦,三者均可致瘀血之变,且贯穿糖尿病始终,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了依据。1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  相似文献   

15.
荆颖  韩梅英 《国医论坛》1997,12(4):41-42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我们经过多年对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糠尿病的一些并发症状特点与肝经的循行路线及肝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如糖尿病住眼底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性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的“异病同治”理论,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体会总结如下。1养肝明目法治疗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素问·金匾真言论》说:“肝开窍于目。、素向·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  相似文献   

16.
邓森田 《陕西中医》2001,22(5):290-290
魏子孝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教授 ,从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几十年 ,其理论功底深厚 ,临床经验丰富 ,尤其在治疗 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用药上 ,有鲜明的特色 ,现将笔者随魏师在临床工作中治疗的用药特点及体会介绍同道。1 通调大便善用瓜蒌 由于长期胰岛素分泌及功能异常 ,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引起胃肠功能失调 ,患者常常有排便秘结 ,魏师认为 :消渴日久使人气阴不足 ,胃肠失和 ,肠燥而便秘 ,不能见秘疏通 ,妄用攻里通急之品 ,而使肠阴更伤 ,便秘更甚。而应以润肠软便为主 ,此时最宜瓜蒌 ,上可润肺涤痰 ,下…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92-93
糖尿病为中医消渴病范畴,而并发症是消渴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也是消渴病致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消渴病的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胸痹、中风、眩晕、痹病等.中医药辩证治疗消渴病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归纳了常见的并发症基本辩证分型和选方用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血糖升高为临床特点,进而导致多个系统、多个脏器损伤的综合征。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现对近年有关糖尿病合并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发生酸中毒,水和电解质丢失,导致中枢功能障碍,甚或  相似文献   

19.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很多,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根治。本文主要探讨了糖尿病的分型、并发症的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迈向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在向知识的经济化转化,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作用。中医药要想在知识经济中快速、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调整自身,采取有力的对策,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中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未来前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现状与困境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消渴病)经过几千年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创新,总结提高,逐渐形成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及独特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