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骨代谢平衡障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近年研究发现,体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也参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的调控,与传统的雌激素、甲状腺素等相比,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骨代谢平衡障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近年研究发现,体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也参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的调控,与传统的雌激素、甲状腺素等相比,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调节骨细胞有丝分裂,并促进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等。该文就这些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骨代谢平衡障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近年研究发现,体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也参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的调控,与传统的雌激素、甲状腺素等相比,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调节骨细胞有丝分裂,并促进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等。该文就这些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骨形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骨和软骨的修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细胞因子与骨和软骨的修复刘晋才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骨和软骨生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日益深入,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并调节骨和软骨生成过程逐渐为人们认知,这对骨与软骨的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参与骨和软骨形成的细胞因子随着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细胞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二醇组(OVX+E2组)、葛根素组(OVX+PUE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和骨代谢指标,检测股骨BMD,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OVX组血清TNF-α、TGF-β、IL-6和IL-1较Sham组均显著增高(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TNF-α、TGF-β、IL-6和IL-1较OVX组均显著降低(P0.05)。OVX组血清Ca、P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Ca、P较OVX组均显著升高(P 0.05)。OVX组血清ALP、BGP、PICP、TRAP-5b、ICIP、CTX水平较Sham组均显著升高(P 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ALP、BGP、PICP、TRAP-5b、ICIP、CTX较OVX组均显著降低(P0.05)。OVX组较Sham组股骨BMD显著降低(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较OVX组股骨BMD均显著升高(P0.05)。OVX+PUE组骨皮质明显变厚,骨小梁数量增多增粗,排列较规则,髓腔明显缩小,骨细胞增多。结论葛根素通过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调节骨代谢骨矿化、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对骨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组织是循环、免疫、心血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骨代谢的平衡的维持需要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引发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引发的骨形成作用间的动态平衡和偶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该过程中的调控。在多种代谢性骨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因子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多发于老年人的全身性骨病,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骨量减低、骨髓中脂肪含量增多有关,还与全身骨骼肌含量、强度等关系密切。鉴于骨骼、肌肉及脂肪组织的相关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bet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作以下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并发症治疗等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骨代谢或骨转换的过程是破骨细胞吸收旧骨和成骨细胞形成新骨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的偶联并发生在同一个再建单位体中.骨量的多少取决于同一骨再造单位中骨形成与骨吸收是否平衡.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是骨吸收、骨形成的关键中介因子.测定血中各种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对骨质疏松的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笔者对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别进行综述,并将近年研究的结果供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0.
骨重建过程包括着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各种细胞因子对骨重建不同时期有影响,但各有侧重。测定细胞增殖率[DNA合成时(^3H)胸腺嘧啶的需要量],胶原合成[(^3H)脯氨酸结合到胶原与非胶原蛋白中的比率]以及Ⅰ型胶原,骨钙素,骨桥和其他骨相关蛋白以及硷性磷酸酶(下简称AKP)和甲状旁腺素(下简称PTH)诱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可作为骨形成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骨重建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引 言骨重建 (boneremodeling)是骨形状、密度分布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是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受到细胞因子、力学环境、年龄、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1〕。多种细胞因子〔1~ 7〕,诸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Ⅱ (IGF -Ⅰ /-Ⅱ )、生长激素 (GH)、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 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骨衍生生长因子 (BDGF)等都参与了骨重建中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基质合成的调节。本文拟就细胞因子在骨重建中的作用及相应机制作一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溶骨因子和成骨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磨损颗粒致界面骨溶解的生物学原因。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溶骨区界膜(含磨损颗粒)和非溶骨区界膜中PDGF-B和BMP-7 mRNA的表达量,并以正常滑膜、骨性关节炎(oste  相似文献   

13.
异种植骨局部细胞因子表达与诱导成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征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86-688,I004
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在表达对BMP诱导成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牛松质骨制备成不同抗原性载体,并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植入小鼠股部肌袋,于术后5,10和20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定位定性检测植骨局部TNF-α和IL-6mRNA表达。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组织成骨量图像分析,确定B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荷瘤小鼠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34)的作用下,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 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 w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 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 400 μg/kg体重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行全身骨X线扫描观察骨破坏情况、测全身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钙素(BGP)、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与质量.结果 X线片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存在明显的溶骨性骨破坏,其中1只存在骨折.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BMD、生物力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各组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PTHrP1-34能够促进小鼠乳腺癌骨转移,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同时骨破坏释放的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16.
骨折修复与细胞因子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折修复与细胞因子调节张永刚卢世璧王继芳骨折修复是一个复杂的骨再生过程,其生物学过程以及与其伴随的组织学变化已得到公认〔1〕。诸多因素参与其调节过程。Trifit〔2〕提出,无论何种因素,最终必将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完成骨折修复的调控。也有人认为,骨折...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在老年骨丢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在老年骨丢失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取新鲜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和正常青年股骨头,进行骨矿含量、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结果 老年组股骨头骨矿含量明显低于青年组( P< 001),老年组的骨匀浆白细胞介素6含量有升高趋势,但与青年组无统计差异( P> 005),老年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 P< 001),肿瘤坏死因子与骨矿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 - 0743, P < 0001)。结论 骨骼局部肿瘤坏死因子的升高与老年骨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骨质疏松症易致骨折。褪黑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其能间接通过对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刺激来促进骨量增加。并且,褪黑素在多项影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代谢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其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瘦素、骨保护素与骨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组织时刻处于骨重建的动态变化之中,即不间断的骨形成、骨吸收贯穿生命的始终。骨重建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每10年成人骨骼完全再生一次。对于健康青年人,骨形成量与骨吸收量保持动态平衡。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日益占据优势,由此可导致骨质疏松等衰老性疾病的发生。骨重建的过程有赖于两大类细胞的活性:其一是成骨细胞,负责生成新骨(骨形成);其二是破骨细胞,负责破坏旧骨(骨吸收)。骨代谢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研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和活性的调控机制,以期实现骨重建的动态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各种代谢性骨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某些细胞因子对创伤后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