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动脉门静脉植管后导管穿出血管外四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0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肝癌病人共进行了 76 0例次经腹肝动脉门静脉置管、注药泵皮下植入术 ,其中有 4例术后出现导管破出血管外 ,近十几年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现予总结分析 ,寻找原因 ,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临床资料病例 1,男 ,32岁。 3年前因“胃溃疡穿孔 4d”行穿孔修补术 ,本次因右肝实质占位 12cm ,以右肝癌再次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 ,重度肝硬化 ,肝癌不能切除 ,手术经胃网膜右动静脉行肝动脉和门静脉双置管、注药泵皮下植入术。由于粘连致血管扭曲 ,术中门静脉置管较为困难 ,导管插入长度仅 6cm…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治疗原发性小肝癌6例刘彦忠孙佑福我院自1988年9月~1995年10月对3cm以下的单结节小肝癌行肿瘤局部切除,瘤床注射无水酒精,术中行胃网膜右动脉插管术后化疗,共治疗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治疗术中肝动脉插管途径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近5年来在手术中经肝动脉插管对100例肝癌病人进行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导管注入美蓝证实,有95例肝脏全部染色,另5例仅见约3/4的肝脏被染色。成功率高达95%。术后发生剧烈腹痛14例,胰头出血、坏死1例,异位栓塞6例。发生导管移位9例。死亡2例。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者,其术后导管移位率高达37%。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病人的术后死亡率高达20%。结论为预防肝癌肝内广泛转移,肝动脉插管应以肝动脉能覆盖全肝为原则。经胃右动脉插管最为方便、可靠,并发症少;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者并发症最多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者并发症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网膜动脉栓塞化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者行TACE.观察术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周边区26例,1例位于肝脏Ⅳ段下部.38支网膜动脉参与肿瘤供血.18例患者网膜动脉被成功栓塞.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成功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l%(15/21)的患者肿瘤复发.结论 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常见于多次行TACE并且包块位于肝右叶周边区的患者.网膜动脉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但肿瘤残留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与经皮肝穿刺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我们采用TACE与PEI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人 1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78例原发性肝癌分为两组 :TACE治疗组 15 2例 ;TACE +PEI联合治疗组12 6例。TACE治疗组男性 12 4例 ,女性 2 8例 ,肿瘤 4~ 15cm(平均 9cm ) ;联合治疗组男性 10 6例 ,女性 2 0例 ,肿瘤 6~ 18cm(平均 9 6cm)。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脉造影 ,超选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后行区域性化疗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18例,转移性肝癌3例,均行肿瘤切除,病侧肝动脉结扎,胃网膜右静脉置入药泵,于术中经药泵注入5-Fu,拆线后用5-Fu(总量6g)、丝裂霉素(总量8mg)及阿霉素(总量60mg)经药泵注入化疗。术后前3年,每年化疗3个疗程,第4-5年,每年化疗1-2个疗程。结果:21例中随访3年以上12例,6例失访,3例死亡,本组资料3年生存率为57%。结论:肝癌切除后,结扎病侧肝动脉,行门静脉区域性化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1989年底体格检查B型超声、CT发现肝右叶实性占位37cm×39cm,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80mg/ml。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开腹探查证实肝右叶肿物行肝右叶局段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肝细胞癌伴结节性肝硬化。术后1个月复查AFP降至正常。1990年5月至1993年8月复查B型超声和CT时,高度怀疑复发,再行肝动脉造影并灌注化学药物治疗6次,未做栓塞。1995年3月至5月行肝脏癌灶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4次。1995年10月至12月行肝脏癌灶穿…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灌注化疗泵导管脱落至十二指肠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65岁。因肝右叶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于2001年1月19日在全麻下施行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已无法切除,行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共60ml),并安置皮下埋藏式化疗泵,经肝动脉内注射美兰,证明患者肝左、右动脉均为独立发出,最后经肝右动脉插入导管而妥善结扎固定,外接泵体埋植于右侧腹壁皮下层。经胃网膜右静脉安置门静脉化疗泵(化疗泵为国产MT-200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恢复顺利出院。同年3月患者入院经肝动脉化疗泵注入5 Fu(0.5),CDDP(20mg),MMC(4mg)等化疗药,未作栓塞;5月经动脉化疗泵注入CDDP(20…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腺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腺瘤 (bileductadenoma,BDA)较罕见 ,国内文献上仅见 1例报道。本文报告 1例肝内胆管腺瘤 ,复习文献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等做一初步分析。临床资料 :病人女性 ,61岁 ,因右上腹和腰背部疼痛 1个月入院。体检 :右上腹有轻度压痛 ,余无阳性体征。病人肝功能正常 ,血清学检查病毒阴性。CT扫描见肝右叶下方有一 3cm× 3cm× 3cm略低密度区 ,增强后在肝右叶前段可见另一小片状密度增强区 ,大小约 1 2cm× 1 2cm。临床拟诊为肝占位性病变 ,行肿块及部分肝组织切除术。术后随访 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肝胆恶性肿瘤皮下抗癌药泵植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癌药泵是用于人体内埋藏,行区域性化疗的装置。我科自1993年8月至1998年2月为179例肝胆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并行皮下埋泵312例次。现对有关解剖、技术等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男148例,女31例;年龄22~75岁,平均48岁。手术切除:各类右肝肿瘤88例,左肝肿瘤36例,双侧肝肿瘤17例,包括尾状叶6例。晚期肿瘤单纯植人38例。动脉插管157例,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GDA)128例,胃网膜右动脉(RGEA)15例,胃右动脉(RGA)13例,脾动脉1例;静脉插管155例,其中胃网膜右静脉(RG…  相似文献   

11.
肝癌经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时插管灌注化疗25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肝癌诊断率的提高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国肝癌5年生存率在不断上升。但临床上碰到的已属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或合并转移性肝癌,手术的切除率不高。我们自1981年5月至1985年5月遇到25例中晚期肝癌,均采用肝动脉及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性别与年龄: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病理类型:①原发性肝癌20例,②弥漫性肝癌2例,③血吸虫性肝硬化恶变2例,④合并胃癌1例,均经病理证实。灌注血管:①肝动脉系统:肝动脉及肝固有动脉3例,胃网膜左动脉及大网膜动脉7例,胃右动脉5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8岁。右上腹隐痛,触及包块3个月。既往健康。以右叶肝癌行剖腹探查术,见肝右叶癌肿双手拳大,占据整个右叶,并累及左内叶,经胃网膜右动脉向肝动脉内插入外径2.5mm 之硅胶管,其前端达胆总管中段上缘。术后每日经导管滴注5-Fu250mg,无不良反应。连用2周后,在X 线下由导管注入(?)%泛影葡胺20ml,无不良反应。拍片证实导管位于肝总动脉内。即向导管内注入西安化工研究所制造的医用TH 快凝胶(其中混有显影剂,一般用于胃冠状挣脉栓塞),当注入3ml 时,病人心窝部剧痛,喊叫不止,呼吸受限,即停止注药。病人面色苍白,脉  相似文献   

13.
绷带填塞治疗肝破裂八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4~ 1999年采用绷带填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3~ 50岁 ,均为闭合伤。单纯肝损伤 5例 ,合并伤 3例。右肝伤 6例 ,左肝伤 1例 ,左右肝同时伤 1例。裂口长 8~ 17cm ,深 5~ 9cm ,其中星状裂伤 3例。腹腔积血 30 0~ 350 0ml,合并休克 7例。二、治疗及结果 :全组病例分别因肝裂口位置深在、破碎、星状裂伤、靠近大血管及病情危重等原因而行绷带填塞 ,其中加明胶海绵和止血宁填塞 6例 ,加大网膜填塞 2例 ,加丝线部分缝合 3例 ,共用绷带4~ 18m ,绷带一头…  相似文献   

14.
例1-男,25岁。右上腹外伤,疼痛52小时入院。手术探查证实为十二指肠降段(腹膜后)破裂3cm×2-5cm,裂口上1cm即为十二指肠乳头,由于局部水肿严重只能行破裂口内置管造瘘,管周以大网膜覆盖后修补,同时行胃窦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第4天发生十二指肠瘘,引流量每日370ml,考虑已行十二指肠憩室化,肠功能已恢复,嘱病人进流汁。第7日后漏出量增加到800~1200ml,第12日行静脉营养,第18日漏出量仍大(每日1200~1700ml),病人消瘦、衰竭(但体温正常),要求转入其他医院。第24日因…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5 1岁。于 2 0 0 0年 4月 18日因右肝海绵状血管瘤 (右后叶 5cm× 6cm ,右前叶 7cm× 8cm )在外院行介入栓塞治疗 ,术中造影见肝左右动脉均由肝固有动脉发出 ,肝右动脉向血管瘤发出 2条供血血管 ,经肝右动脉注入碘油 8ml ,平阳霉素 2 0mg。 2个月后又进行第 2次介入栓塞治疗 ,方法及药物剂量同前次。再次治疗后 1个月病人出现右上腹胀痛 ,发热寒颤 ,于2 0 0 0年 8月 2 0日转入我院。查体 :体温 38 5℃ ,脉搏 12 0次 /min ,巩膜皮肤无黄染。右上腹触痛 ,肝区叩击痛。白细胞 2 6 5× 10 9/L ,中性 0 75。B超提示…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 1985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 13 19例 ,术后并发膈疝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3 8~ 65岁。采用气管内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 ,经左胸第 5~ 7肋间进胸 ,从膈肌裂孔处剪开膈肌腱部进腹游离胃 ,保留胃右及胃网膜右动脉 ,于胸内行食管胃吻合术。术后重建膈肌裂孔 5~ 8cm,1例未行胃膈固定 ,4例于胃前壁行胃膈固定 1~ 2针。本组 1例术后 10天 ,剧烈咳嗽后突感左上腹及左胸部剧痛 ,同时伴有呼吸困难。 4例无明确的发病时间 ,主要表现为术后 3~ 7天开始出现腹痛、腹胀。5例均发…  相似文献   

17.
本院1999年6月~2000年8月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112例,其中100例与肝动脉插管介入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患者男82例,女18例。年龄33~78岁,平均56岁。肿瘤最大17cm×14cm,最小3cm×3cm,单发巨块状肿瘤84例,多发性(2~4个瘤灶)肿瘤16例。肿瘤位于右肝叶55例,左肝叶21例,尾状叶6例,左、右肝叶均有肿瘤者18例。原发性肝癌68例,转移性肝癌21例,复发性肝癌11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32例,B级58例,C级16例。AFP阳性51例,阴性44例。对AFP阴性者均行肝穿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肝癌。多弹头治疗后,全…  相似文献   

18.
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提高中晚期肝癌外科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直径5~18cm,平均92cm,皆为多供血型。巨块型24例,结节型8例,弥漫型6例。伴门静脉癌栓18例。肝动脉栓塞采用40℃的碘油和明胶海绵微粒;化疗药物采用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C(MMC)和氟脲嘧啶(5Fu)。32例甲胎蛋白值升高者治疗后16例降至正常。肿瘤直径平均缩小45%。8例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其生存期均在12个月以上,最长已达3年;未行二期手术者30例,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结论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附加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和热电疗法,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门静脉植管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55例肝癌肝动门静脉全植入式囊导管安置术及术后导管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发现经胃网膜右动脉安置动脉导管操作简便,损伤小,数字减影控下置管准确性高,术后导管并发症有导管不通,肝动脉一胆管瘘,导管脱出血管外,药液外漏等。并就其原因与诊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2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经外科综合治疗巨块型肝癌 (>10cm) 14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5例 ,女 38例 ,年龄 2 9~ 6 5岁 ,平均 48岁。肿瘤位于右肝者 97例 (6 7 8% ) ,左肝者 2 6例(18 2 % ) ,中肝者 2 0例 (14 0 % )。肿瘤直径 10~ 15cm者 12 8例 ,>15cm者 15例 ,最大直径 2 3cm。肝细胞癌 136例 ,胆管细胞癌 5例 ,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混合型 2例。合并肝硬化 111例 (77 6 % )。酌情行规则性肝切除 (19例 ) ,不规则性肝局部切除 (82例 ) ,姑息性切除 (5例 )。并行肝动脉插管皮下埋泵以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