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美莲  白雪  黄辉  何卓凯  蔡锐 《华夏医学》2012,25(4):474-477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治疗方式、递归分隔分析(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RPA)分级、原发肿瘤病理类型、脑转移瘤数目等分成不同类别,应用SPSS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期的提高与RPA分级Ⅰ级、年龄小于65岁、仅有单个脑转移瘤这3项因素显著相关,而与性别、放疗方式、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RPA分级和转移瘤数目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RPA分级结合不同放疗方式分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各亚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1),对RPA分级相同的患者,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可以获得更长的中位生存期.结论:RPA分级和转移瘤数目是接受放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独立生存预后因素,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Krukenberg瘤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rukenberg瘤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例Krukenberg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39.4岁。原发胃癌7例,大肠癌3例,乳腺癌1例,病理符合率9例(81.8%),术中漏诊2例(18.1%),同时性转移5例(45.5%),异时性转移2年6个月以内6例(54.5%),1年、2年生存率化疗组优于非化疗组(P<0.05)。结论Krukenberg瘤有其特殊临床特点,易漏诊、误诊。对于绝经前女性胃肠道癌病期T3期以上患者应注意是否并发Krukenberg瘤,积极综合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乔健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02-1103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转移瘤多来源于肺癌,女性以乳腺癌多见,临床表现以脑瘤型为主,占55.8%,放疗加化疗组、单纯放疗组、手术加放、化疗组及对症治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3.7%、9.4%、37.5%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个月、5.5个月、9.3个月和3.2个月。综合组(放疗加化疗组,手术加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和对症治疗组(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是否采取综合治疗、原发灶控制和放疗剂量。结论: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5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5.3%、37.8%,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20年,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术后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率分别为3.2%(5/154)和5.8%(9/154)。肺转移灶是否完全切除、肺内结节个数、有无肺外转移、开胸与胸腔镜(VATS)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P<0.05)。肺转移灶完全切除、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行一侧全肺切除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行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者,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无瘤间期时间、转移瘤部位、转移瘤大小、纵膈淋巴结清扫情况、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对预后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且应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尽量避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对术前肺功能不正常的肺转移瘤患者如需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应衡量权重。  相似文献   

5.
Krukenberg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转移性卵巢恶性肿瘤。本文根据文献分析,深入探讨了Krukenberg瘤的认识历史、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Krukenberg瘤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胃肠道癌的逆行淋巴道转移,常见的原发瘤部位依次为胃、结直肠、阑尾、胆囊/胆管、小肠、胰腺,30-49岁绝经前妇女发病最多。其诊断要点有:①近3年内有胃肠癌病史;②双侧卵巢同时发生实质性肿瘤;③CA-125升高;④CK7-1/CK20+或CK7+/CK20+。治疗以根治性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为主,以铂类和氟脲嘧啶类为主的辅助化疗有一定的临床受益。Krukenberg瘤多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分期、组织类型、放化疗及治疗后无复发生存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幕上星形细胞瘤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因素. 方法:选取性别、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等14个可能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 结果: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等12个因素是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6个因素对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合预后影响因素、注意治疗中的各环节,合理安排治疗模式,将有助于不断改善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肝转移瘤介入治疗效果因素,为临床治疗肝转移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访观察1 009例肝转移瘤介入治疗患者,共计行2724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可能影响肝转移瘤介入治疗效果的所有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 009例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0.5、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4%、66.8%、35.6%、16.9%、7.3%,总有效率50.4%,所有患者无严重介入治疗并发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因素、原发肿瘤是否切除、原发肿瘤来源、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肝内转移≤3个或是>3个、门静脉瘤栓、肝肾功能状态、介入治疗前是否有其他部位转移、肝转移瘤血供状况、应用超选择微导管技术、侧支循环、介入治疗前后是否行辅助化疗或其他治疗等因素是介入治疗肝转移瘤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肝转移瘤血供状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原发肿瘤是否切除、门静脉是否有瘤栓、肝内转移瘤转移数目≤3个、介入治疗前是否有其他部位转移、介入治疗前后是否行辅助化疗或其他治疗为影响介入治疗肝转移瘤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肝转移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于肝转移瘤病灶≤3个、原发病灶切除且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越高、血供越丰富且无侧支循环、介入治疗前无其他部位转移、介入前后行辅助化疗或其他治疗、多次行介入治疗且肝肾功能正常的肝转移瘤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更佳、生存期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脑转移瘤82例患者的资料,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37例,全脑放射治疗(WBRT)45例。SRT剂量分割模式依据转移瘤的部位、体积、病理、患者一般状况和既往治疗确定,总剂量为16~30 Gy/2~6次或10~12Gy/单次,WBRT总剂量为30~40 Gy/2~3 Gy/次,3~4周,应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MST)为10个月。WBRT+SRT组、WBRT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84%、28.9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控制与否、颅外病变情况、预后分级评分(GPA)分级、原发灶诊断至脑转移时间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结论 SRT及WBRT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WBRT+SRT组和WBRT组的生存无差异,颅外病变进展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癌放射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颌窦癌放射治疗(部分结合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对33例上颌窦癌采用单纯体外放射治疗或结合手术综合治疗,随访资料按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结果:3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3%、65%和32%;放疗结合手术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较单纯放疗好(P<0.01);不同病理类型之间以及不同照射剂量之间生存期相差显著(P<0.01).结论:上颌窦癌应尽可能采取手术结合放疗的综合治疗;病理类型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和发生部位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曲怡  何佳  杨月琴  邹丽娟 《吉林医学》2012,33(31):6730-6733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脑放射治疗,DT:40 Gy/20F/4W。12例患者颅内病灶数目≤3个,予三维适形放疗局部加量至DT:50Gy/25F,其中未行局部加量的患者中有9例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结果:1年生存率为34.5%,2年生存率为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或>60岁)、原发肿瘤控制情况、近期疗效评价、是否行局部加量放疗及是否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平均生存期有影响(P<0.05)。66例单纯全脑放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8.15个月,1年生存率为25.8%;12例行全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20.17个月,1年生存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患者,平均生存期21.78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与单纯全脑放疗的患者相比P<0.05。结论:年龄、原发肿瘤是否控制、近期疗效评价、是否局部加量放疗及是否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手段。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能提高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3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3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期9.9个月(95%CI:8.1~11.7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1.6%、21.0%及11.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癌程度、确诊肝转移时的白蛋白水平均与预后相关,而性别、年龄、发生肝转移时间、原发肿瘤部位、是否合并肝外转移、确诊肝转移时的血红蛋白、肿瘤标志物、Her-2状态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癌程度是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治疗上,133例患者中,24例患者采取了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BSC),109例患者接受了姑息化疗。接受BS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接受姑息化疗的患者(12.0个月vs. 2.8个月,P=0.000)。接受多线化疗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仅接受单线姑息化疗的患者(14.7个月 vs. 8.0个月,P=0.000)。在姑息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治疗未取得更长的总生存时间。结论  姑息化疗能显著延长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应尽量让其获得多线化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库肯勃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卵巢库肯勃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年龄、月经状况、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方法、生存时间、病理结果、原发肿瘤位置、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卵巢转移灶形态、术中发现合并其他部位转移情况、术前诊断误诊为原发卵巢肿瘤情况等。结果43例(64.1%)原发肿瘤被证实起源于胃癌,12例来源于结肠癌,9例来源于直肠癌,2例源于乳腺癌,膀胱源于癌1例。其中,36例(53.7%)涉及双侧卵巢,单侧卵巢转移患者26例,右侧15例,左侧11例,单侧和双侧无法明确证实者5例。13例患者伴卵巢外腹膜种植。卵巢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9厘米,中位直径8.7 cm,直径小于5 cm者7例(10.4%),直径5-10 cm者42例(62.6%)。绝经前卵巢库肯勃瘤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后(P〈0.05)。随访67例患者死亡时间1-45个月,中位生存期11.2个月,42例患者(62.6%)在1年内死亡。只有3例(4.5%)库肯勃瘤患者诊断后存活超过3年。结论卵巢库肯勃瘤患者的预后均较差。妇科检查及鉴别诊断对卵巢转移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其重要,大多数卵巢库肯勃瘤患者初次诊断时伴有腹部或妇科疾病,避免诊断和治疗中的误诊误治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手术后1年内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年内未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分析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AFP)、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19-9(CA19-9)、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白蛋白、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是否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位置、数目、是否侵犯血管、包膜是否完整、病理分化程度、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23个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 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13个因素经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9个因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经多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06和0.003).结论 年龄、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TNM分期等因素是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是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库肯勃瘤(来源于胃)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2—2001年收治的库肯勃瘤(来源于胃)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库肯勃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1.2岁,以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57.8%),双侧性肿瘤多见(84.2%),从确诊至转移到卵巢的时间多小于2年(36.8%),大多数患者于1年内死亡(78.9%)。结论库肯勃瘤并不多见,且预后不良,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对库肯勃瘤的转移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为鼻咽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352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有无鼻咽癌家族史、病理类型及来源、TNM分期、原发灶剂量、颈部剂量、有无后装、是否化疗及化疗方案等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随访1~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352例患者中169例死亡,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9.1%、61.8%、51.3%;Ⅰ~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1.2%、72.3%、46.8%、3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鼻咽部剂量、颈部剂量、有无后装、有无化疗与鼻咽癌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N分期、M分期及鼻咽部剂量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临床分期、N分期及M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根治性放疗能够提高生存率,放疗联合不规范的化疗不能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选取2010—2015年705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胃癌肝转移组(901例)和胃癌无肝转移组(61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T分期、N分期、原发灶手术、放疗、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肝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胃癌无肝转移组为25个月。Cox回归分析证实,年龄(P=0.009)、肿瘤分化程度(P<0.001)、原发灶手术(P<0.001)及化疗(P<0.00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和化疗是胃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基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化疗构建的生存列线图对胃癌肝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绘制成列线图,之后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生存准确性.结果: 546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发病年龄64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9.4%.546例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发病年龄 > 64岁,未婚/离婚,结肠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相比),非手术治疗,组织分化级别高,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更差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P均<0.05), 美国东部地区诊治患者比西部地区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 = 0.027),以上独立预后因素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为0.76(95%CI: 0.72-0.80)和0.75(95%CI: 0.72-0.78).在174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组织分化级别和是否行手术治疗(P均<0.05),而肿瘤部位仅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P = 0.041),未证实与总生存显著相关(P = 0.057),采用这4个预后影响因素预测546例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是0.71(95%CI: 0.66-0.75)和0.73(95%CI: 0.70-0.77), 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结论: 结直肠间质瘤预后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影响,列线图能为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绘制成列线图,之后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生存准确性.结果: 546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发病年龄64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9.4%.546例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发病年龄 > 64岁,未婚/离婚,结肠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相比),非手术治疗,组织分化级别高,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更差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P均<0.05), 美国东部地区诊治患者比西部地区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 = 0.027),以上独立预后因素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为0.76(95%CI: 0.72-0.80)和0.75(95%CI: 0.72-0.78).在174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组织分化级别和是否行手术治疗(P均<0.05),而肿瘤部位仅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P = 0.041),未证实与总生存显著相关(P = 0.057),采用这4个预后影响因素预测546例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是0.71(95%CI: 0.66-0.75)和0.73(95%CI: 0.70-0.77), 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结论: 结直肠间质瘤预后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影响,列线图能为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