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术,包括 Bentall 术28例,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0例。结果住院死亡者2例(4.16%),其中1例术中心功能较差,无法撤离体外循环而死亡;另1例术后长期昏迷,其家属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偏瘫者1例、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声音嘶哑者5例、胸部切口感染者2例、处理后恢复良好。46例出院前复查主动脉 CTA 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无扭曲、血流通.,无假性动脉瘤形成。随访43例患者术后1、6月、1年复查见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约80%,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扩张者3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者1例,无死亡及再次手术者。结论手术治疗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5年手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3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4例中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2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加支架1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和上腔静脉逆灌(RCP)。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瘤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置换,DeBakeyⅢ型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结杲:7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电话及门诊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外科治疗2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升主动脉与根部置换术(Bentall手术)9例(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升主动脉置换术5例,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8例,升主动脉置换+半弓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死亡合并循环衰竭。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延迟苏醒1例。随访18例患者,2例死亡,其余16例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是降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手术原则为切除内膜破口及易破裂的部分主动脉,修复剥离内膜,用人工血管移植、成形或置换,重建主动脉管道,并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脏瓣膜、心肌缺血病变。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主动脉瓣及根部增宽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术式,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体外循环下治疗10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结果:DeBakeyⅠ型58例、DeBakeyⅡ型38例、DeBakeyⅢ型4例采取体外循环手术,同期体外循环下植入大血管腔内覆膜支架25例。全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3例,总死亡率3.0%。结论:结合外科手术和支架植入方法能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u X  Sun Y  Cui H  Cai K  Zhe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294-296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结果。方法:对15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进行手术,并观察其疗效。159例主动脉瘤中:StanfordA型89例,StanfordB型70例,90例全心转流,其中31例深低温停循环,69例左心转流。结果:7例(4.4%)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7例(4.4%)出现脑部并发症,4例死亡,2例广泛脑缺氧,5例脑栓塞;12例(9.0%)皮肤切口延迟愈合,局部感染2例(1.5%),无插管侧下肢缺血或股动脉血栓形成。采用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有效地降低了股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下肢缺血的发生,股动脉插管主动脉逆行灌注造成的脑部并发症在本组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结论:经股动脉插管行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是临床上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急,自然预后差,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科2006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16例,现对其诊断、治疗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Stanford A 型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42例(DeBakeyⅠ型 27例、DeBakey Ⅱ型15例).急性期33例(<14 d),慢性期9例(>14 d).手术常规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股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者常规实施脑保护措施,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性脑灌注.手术方式:升主动脉替换术11例;Bentall术13例;David手术+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1例;部分主动脉弓替换3例; 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3例;全弓替换术5例;全弓替换术+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6例.择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17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率40.5%(17/42例),其中术后昏迷1例,低心排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出血4例,呼吸衰竭6例,肾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7例,围术期病死率16.7%(7/4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Standford A型夹层发病急骤,常危及生命,宜迅速作出诊断和分型,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结合术者的经验及病人的病情、病变部位,常规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急诊手术尽量采用安全,简化的术式,可提高手术及抢救成功率;主动脉近端和远端吻合口处理成功与否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性脑灌注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心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体外循环方法,未涉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涉及弓部的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顺行脑灌注方法,术中注意器官保护.结果:1例术后心跳复苏时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例病人术后1周内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1例病人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心包填塞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病人因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延期拔管,其余病人均早期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式,体外循环中维持内环境稳定,重视器官保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瘤临床上较少见 ,具有发病急 ,病情危重 ,死亡率极高等特点。根据文献报道未及时治疗者 2 4 h内有 2 5 %的病人死亡 ,1 wk内有 5 0 %死亡 ,1 a有 90 %死亡[1] 。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现将我院自2 0 0 1 - 0 8~ 2 0 0 2 - 0 8期间住院治疗的 2例病人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男 1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5 8岁和 64岁。病变部位分别为 :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 ,2例病人血压均轻度增高 ,无明显外伤史或合并其他疾病。临床表现 :2例病人均表现为突然的胸背部剧烈的撕裂样疼痛 ,呈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夹层真假腔转归变化和主动脉重构情况。方法分析2003年2月到2008年3月有完整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的11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经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的1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56.6岁,男性94例)中,急性期病例54例(48.2%,平均63.8 h),慢性期58例(51.8%,平均22.3个月)。影像学观察术后夹层的形态学改变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测量主动脉不同部分真腔(true lumen TL),假腔(false lumen FL)及主动脉腔(whole lumen WL)直径的改变并计算真腔指数(TL index TLi)和假腔指数(FL index FLi),统计分析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平均随访25个月,术后TLi明显增加,FLi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DeBakeyⅢ型夹层可封闭原发破口,使真腔增大,假腔减小并血栓形成,主动脉重构以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主动脉弓部内膜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近端手术重建的早中期临床预后,评价该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3例接受近端手术重建的弓部内膜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04±12.37)岁(21~73岁)。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主动脉夹层11例;Bentall手术13例,Cabrol手术2例,Wheat手术1例,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修复1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6例。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 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82.83±36.98) min,阻断时间(111.87±18.82) min,停循环时间(24.22±6.38) min。术后肺部感染4例(17.4%),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1例(4.3%)行腹膜透析治疗, 2例(8.7%)术后发生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自行恢复。无卒中、偏瘫、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发生;2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38.35±11.95)月(18~56月),无失访患者。至随访结束,23例患者均存活且恢复正常生活,夹层假腔闭合率为65.22%(15例)。未有患者因主动脉弓部或降主动脉病变而行二次手术。结论 弓部内膜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近端外科手术重建安全有效,该手术策略在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中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D)起病凶险、病情进展快,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关键的救治手段,但目前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从AD患者手术延迟的定义、现状、原因进行综述,发现转诊、心脏手术史、无痛、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严重合并症、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等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旨在加大人们对AD手术延迟的认识,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缩短手术延迟时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超声检查(TTE),X线平片,CT,MRI,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结果:X线平片提示性阳性率69%(18/26);超声检查阳性率77%(20/26),检测出破裂口16例,检出率62%.CT阳性率92%(24/26)检测出破裂口8例,检出率31%.超声结合CT阳性率100%(26/26),检测出破裂口20例,检出率77%.心血管造影4例,4例阳性,4例检出破口;MRI检查6例,6例阳性,5例检出破口.结论:超声检查和CT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最快捷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二者结合可提高主动脉夹层的阳性诊断率及破裂口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3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治,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诊误诊21例,CT确诊率95.8%。伴高血压者29例,内科治疗33例,治愈27例,死亡5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明显相关,误诊率高,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最后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 3例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显示主动脉内膜片及其分隔的真假腔,18例显示内膜破口和再破口,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11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结论 MRI对发现主动脉夹层内膜片及真假腔,判断病变部位、程度和主要血管分支的受累情况均有明显优势,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08月-2009年04月收治的3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组34例患者中误诊2例,误诊率5.88%;准确诊断32例,确诊率94.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分析与总结我院主动脉夹层33例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为5.6:1,平均年龄60岁;高血压病占81.8%;突发剧烈疼痛26例(78.8%),前胸部疼痛22例。22/26例超声诊断为AD,20例MRI诊断为AD,11例CT诊断为AD。13例患者心电图有异常表现,ST-T改变10例,12例左室肥大或高电压。高血压患者首选静脉滴注或微泵静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将收缩压控制于100~120mmHg,心率60~70次/分。27例患者血压控制后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病情趋于稳定,2例行急诊主动脉置换术,6例1周~1个月内因破裂死亡。结论AD的临床表现复杂,误漏诊率高,UCG/MRI/CT检查对提高其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急性期以内科治疗为主,主动脉置换手术是治疗A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计达  贾立静  陈威 《河北医学》2011,17(5):583-585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DeBakeyI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急诊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急诊收入的52例DeBakeyI型A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2例DeBakeyI型AD患者突发胸骨后撕裂样剧痛为92.31%,有高血压史为59.62%,吸烟占...  相似文献   

19.
郑强  李磊  赵宏宇  赵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64-1266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疗效。方法 34例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患者例数。结果美托洛尔联和尼卡地平治疗10 min后血压和心率即明显下降,治疗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30 min后达标率为85.3%,治疗60 min后达标率为94.1%。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和尿量无明显变化。出现脸红发热感1例,低血压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在减慢用药速度后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目前关于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索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至到达首诊医院时间的现状、影响因素,为缩短患者院前时间、及早到达医院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选取2018年3-11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过预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时间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0%。173例患者院前时间为12~20 350 min,平均为〔70.0(36.5,150.0)〕min。 不同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情况、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既往史(胃病)、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症状(胸或背部痛、大汗、呼吸困难)、疼痛程度、持续性疼痛情况、以前有无类似症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发病时间、发病时正在做什么、旁观者反应、自觉严重程度、入院方式、采取措施(打120,自己或让他人送去医院,呼叫或打电话寻求帮助,归因于其他疾病,尽量休息、放松,忍耐等待症状缓解,吃药)患者院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持续性疼痛情况、旁观者的反应、自觉严重程度、入院方式为打车、归因于其他疾病为院前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越短、自觉症状越严重,院前时间越短;有持续性疼痛、发病时旁观者反应为采取就医措施、打120入院的患者院前时间较短;发病后归因于其他疾病的患者院前时间较长。需增强公众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知和警觉意识,发病后采取积极的就医措施,推荐打120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