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无晶体眼并后囊膜缺损的眼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了解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随机对两组病人共16例进行手术。用美国Storz公司生产双侧“S”型弹性袢前房型人工晶体和KabiPharmacia“C”袢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术后视力10以上占375%(3/8),05以上占50.0%(4/8)。缝线固定术组无一例达10以上者,05以上占25.0%(2/8)。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显示有更多的优越性。从解剖学观点来说,各种缝线固定技术,很难将晶体袢通过缝线定位在睫状沟处,并对眼组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35例35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0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组15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VA)、最佳矫正视力(BCV)、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结果两组术前、术后VA、BCV、CECC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BCV优于术前B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结论 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体眼有效方法。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无囊膜无晶体眼后房植入人工晶体是最理想的选择 ,以前多选择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在某些情况下 ,如患者有青光眼、色素膜炎或角膜失代偿的病例 ,不适合前房植入。我院自 2 0 0 0~ 2 0 0 2年 ,选用经巩膜缝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用两根缝线四点固定于水平位睫状沟内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 ,男 2例女 3例 ,年龄 4 6—75岁 ,平均 6 2岁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合并虹膜根切术2例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虹膜萎缩 1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破裂 2例。患者均为无后囊或囊膜残留很少玻璃体脱出的无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膜形成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90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人工植入术后晶状体前膜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膜形成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结果:膜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为炎症反应及易患因素。290眼经治疗,2眼人工晶状体残留岛状膜状物,其余病例前膜均在10d内吸收。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前膜形成是人工晶状体术后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改良的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无晶体后囊膜及后囊膜严重破损患者进行了治疗。术后随访了6 ̄24个月,平均15.59个月,视力为0.3 ̄1.0。除了1例伴有陈旧性脉络膜病变和既往行视网膜脱离术后及2例由于角膜破裂,外伤性白内障多次手术而致剥夺性弱视外,其余的26只眼术后随访视力均大于0.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均无不良以应。本文同时详细地讨论了改良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将既往几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及眼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宽度及眼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0例,于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将手术过程顺利、后囊膜完整、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的病例101例(104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房角相关参数:500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 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前房深度(ACD);以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以UBM及Goldmann眼压计复查如上参数;术前以前房角镜观察并记录房角形态,于术后1个月复查房角形态。结果术前所测量的眼压与正常眼前节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所测量的ACD、房角开放距离、TIA、眼压分别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复查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角开放距离和TIA均与眼压改变呈负相关。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ACD及房角宽度显著增大,眼压显著降低。在老年人群中,房角开放距离、TIA是影响眼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除对房角关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39例(45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合并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根据术前相同解剖的房角关闭不同发展阶段分为三组,三组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眼压、房角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组术前平均眼压(21.28±6.23)mmHg,术后房角开放,未见明显房角周边前粘连,术后平均眼压(19.0±2.83)mmHg。B组术前平均眼压(21.22±7.52)mmHg,术后房角粘连关闭<180°,术后平均眼压(16.0±3.80)mmHg。C组术前平均眼压(41.27±11.82)mmHg,术后房角开放>180°,术后平均眼压(16.96±5.32)mmHg。术后1个月眼压及房角变化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1)相同解剖状态的房角关闭不同发展阶段通过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房角明显开放。(2)解剖的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通过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可改善,疗效与解剖特点有关,与术前眼压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戒指 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的手术方法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对无晶体囊膜支撑的28例28眼行了经无巩膜瓣睫状沟缝线固定的PC-IOL植入手术,术后承访2.5-5年,平均3.2年,观察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视力≥0.5有17眼(60.7%),术中少量出血3眼(10.7%),人工晶体轻度倾斜或偏位4眼(14.3%);黄斑囊样水肿5眼(17.9%);无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植入ICL,14只眼手术前后平均屈光度分别为(-14.52±-6.43)D,(-0.01±0.28)D;裸眼视力分别为0.08±0.06,0.6±0.3;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0.2,0.7±0.2;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好于术前(P<0.05).术前平均眼压为(16.21±2.84)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7.03±1.95)mmHg;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3 028±289)个/mm2,术后为(2 912±2 51)个/mm2;前房深度术前平均为(3.69±0.31)mm,术后为(3.57±0.29)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矫正高度近视近期临床效果有效、可靠,临床观察未发现手术并发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年来收治的3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临床资料。对挫伤性前房积血早期给予半卧位、止血、制动等综合治疗。结果早期综合治疗后36例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的关键是止血、加速积血的吸收,防止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从生物测量的角度,对影响前房角宽度的解剖因素加以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Visante,CarlZeissMeditec,USA),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行眼前节成像及生物测量。运用相关关系分析找出与房角开放距离相关的解剖参数,并建立参数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研究对象共计212例212眼,其中女性179例(84.4%),男性33例(15.6%),年龄平均(60.6±8.94)岁。经统计学分析,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如下:房角开放距离=-0.377+0.310×中央前房深度-0.395×500μm虹膜厚度+0.236×晶体突度-0.033×瞳孔直径-0.222×虹膜膨隆高度。结论前节各解剖参数之间相互关联。中央前房深度、500μm虹膜厚度、晶体突度、瞳孔直径、虹膜膨隆高度直接影响了房角的宽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3例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药物治疗方法、机理。结果:浅前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脉络膜脱离或滤道引流过畅,经药物治疗可全部形成。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应做好术中、术后的预防措施,出现浅前房应及时、准确治疗,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9例(20只眼)青光眼滤过术中用透明质酸钠主动形成前房.预防术后浅前房并发症,并随机采用对照组,效果良好(P<0.01)。并就其透明质酸钠的预防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对于预防浅前房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1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患者行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核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检测术后视力,随访6~24个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在0.1~0.4者4眼(22.2%),0.5~0.9者13眼(72.2%),1.0以上者1眼(5.6%)。主要手术后并发症:高眼压,前房积血,玻璃体腔积血,脉络膜脱离,前房炎症反应,角膜水肿等,术后1~2周均得到控制,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方法 采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具(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没行有关数据学处理结果:①22具尸头44侧共发现小脑下前动脉41支。从基底动脉下1/3段发出者34支(占82、93%)从基底动脉1/3段发出者7支(占17.07%)。②小脑下前动脉起始段位于展神经根腹侧者34支(占82、93%);位于展神经根背侧者5支(占12.19%);穿展神经根丝者2支(占4.88%)。③小脑下前动脉与第Ⅶ和第Ⅷ对脑神经位置关系腹侧型者16支(占37.84%);穿神经根型者19支(占47.02%);桥袢型者4支(由9.76%),远隔型者2支(占4.88%)。④小脑下前动脉形成的桥臂袢位于三叉神经根腹侧者9个(占34.62%);位于三叉神经根腹外侧者15个(占57.69%);位于三叉神经根背侧者2个(占7.96%)。结论: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与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及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极其密切,血管与神经之间可产生相互压迫而导致某些神经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房角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并明确各参数值与年龄的改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30岁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A组;40~50岁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B组;60岁以上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C组。采用UBM对A、B、C组的房角相关结构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房角相关结构的测量值均数,从中寻找与年龄增长的关系。结果三组之间房角结构相关指标,即前房轴深、房角宽度、虹膜静息长度等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前房变浅,房角变窄,虹膜增长,晶状体变厚,睫状突位置前移,这种变化在60岁以后尤为明显。结论推测年龄因素对房角相关结构的改变与中老年人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