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静 《山西中医》2013,(11):36-36,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是否应该给予针灸治疗。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17例)、先药后针组(15例)、针药结合组(15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3组患者分别给予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药物与温针灸结合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6次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3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先药后针组(P〈0.01);③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针灸应及早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加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疗效与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6.0%,对照组为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患者所需平均疗程为1.8个,对照组为2.1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48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期,不同时期施以温针灸为主的不同针刺方法,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穴取合谷、风池、下关、翳风、颊车、地仓、迎香等。从愈显率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62%,优于对照组的60.77%(P〈0.05)。在前3个疗程内,治疗组痊愈率为89.79%,优于对照组的56.86%(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50例,针刺对照组48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温针灸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即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和恢复期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两组,A组为发病7d内就诊的患者,B组为发病在8~30 d之内就诊患者,每组30例,均采用针灸配合闪罐等综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1)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恢复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为100%; (2)A组的痊愈率(83.33%)明显优于B组的痊愈率(53.33%),并且A组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急性期即介入治疗组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和阿昔洛韦片,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行肌电图检查。结果:针药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组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针药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肌电图检查示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两组经治疗后较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针药组对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为针灸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来观察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周围型面瘫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稳定期介入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周围型面瘫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5.65%,优于对照组71.43%(P〈0.01)。结论:及早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于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急性期后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DI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DI社会功能评分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给予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可显著恢复躯体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后遗症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与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TDP照射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讨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急性期过后两组处理方法相同,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纽的83.72%(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恢复期治愈时间。急性期针刺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1采用温针治疗,治疗组2采用温针配合中药法治疗。观察3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痊愈时间与疗程的关系。结果: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温针配合中药热敷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针配合中药热敷患者获得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配合药物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高,治疗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尔兆娟  张洪秀 《四川中医》2011,(12):103-10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和电针。结果:治疗4周后,在面神经功能分级上、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理疗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病程实际情况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55例分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5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分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72%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总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总体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急性期及静止期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治疗效果一般,临床应根据病变分期分而治之,以促进面神经麻痹症状的快速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取温针灸为主电针为辅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ortmann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能够显著改善portmann评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