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倒,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何冬卉 《全科护理》2012,(5):402-403
[目的]探讨抚触对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婴同室的95例足月早期新生儿黄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进行全身抚触10min~15min,对照组予常规沐浴,按需哺乳。每日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总胆红素(TCB)值,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TCB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因高胆红素血症转新生儿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新生儿抚触等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新娥 《全科护理》2012,10(8):692-693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蓝光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及一般护理措施相同,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新生儿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经皮测胆红素值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抚触组住院期间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抚触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魏家珏  赵来珍  徐来 《护理研究》2004,18(17):1542-1544
[目的 ]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取足月分娩新生儿 2 1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抚触组和穴位按摩抚触组各 70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 ,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 ;穴位按摩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 ,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 ,观察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 7d内的经皮胆红素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结果 ]在降低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方面 ,穴位按摩抚触组与抚触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抚触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抚触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优于单纯抚触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转入NICU的11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非干预组)55例。观察组在转入NICU 6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洗肠通便,然后给予母乳胃肠内营养及抚触护理。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实施常规护理,对生后48h内不能哺乳、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比较2组患儿腹胀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游泳和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的出现及消退时间、出生5 d内的黄疸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髙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出现时间延长,消退时间缩短,出生后第2,3,4,5天的黄疸指数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黄疸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游泳、光照、抚触等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黄时间、体重、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体重重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增加患儿体重,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及体重的影响,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方法 将健康足月新生儿3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新生儿给予早期干预(早期喂养,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进行游泳和抚触),对照组仅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口测量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 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生儿第5天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还可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增加出院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络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干预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30例。A组行常规干预;B组给予抚触干预;C组给予经络穴位按摩干预;D组行经络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干预。比较四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重症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D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A、B、C组(P<0.05);D组重症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A、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短于A、B、C组(P<0.05);D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A、B、C组(P<0.05)。结论经络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可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促进胎便转黄和黄疸消退,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转入NICU的11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非干预组)55例。观察组在转入NICU 6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洗肠通便,然后给予母乳胃肠内营养及抚触护理。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实施常规护理,对生后48h内不能哺乳、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比较2组患儿腹胀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5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给予纯母乳喂养+太阳光照射,实验组给予早期混合喂养+太阳光照射+抚触+游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例数、平均黄胆指数、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预防或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可行性。方法运用酶动力法对新生儿脐血行 G-6-PD 活性测定,运用化学法对黄疸患儿进行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测定,运用荧光免疫法对黄疸患儿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对 G-6-PD 缺乏患儿进行早期口服苯巴比妥及肌肉注射维生素 E,对早期出现黄疸者,则给予清蛋白或光照等干预治疗,预防并纠正贫血;同时以未经干预的 G-6-PD 缺乏患儿195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相关数据比较。结果干预组的656例 G-6-PD 缺乏患儿中,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者530例,黄疸发生率80.8%,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139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1.2%。对照组的195例 G-6-PD 缺乏患儿中,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者190例,黄疸发生率97.4%,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159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81.5%。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 Hcy平均浓度为11.2μmol/L,与对照组(29.6μmol/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G-6-PD 缺乏患儿进行科学、系统的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抚触组在新生儿娩出24h内开始给予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抚触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肠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对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生理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单纯沐浴护理,研究组100例给予游泳+抚触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24h后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有2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对照组13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可减少“肠一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监测新生黄疸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黄疸动态监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时间规律。对动态监测中发现的血清胆红素值超标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并统计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与2003年全年未实施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时期的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进行对比,以客观评定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的意义。结果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6.93%,观察组为15.21%;对照组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05%,观察组无脑损伤病例报告。结论动态监测可尽早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异常,为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了保障。早期干预治疗极大地降低了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韦林安  李丽  何群 《护理研究》2008,22(3):796-797
[目的]探讨抚触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浆蛋白值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抚触组和时照组。各5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几干预第1天及第3天、第5天摄入奶量及第1天、第7天的血浆蛋白值和胆红素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干预第1天血浆蛋白值比较、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5天摄入奶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血浆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胆红素,减轻黄疸程度及其对脑神经的潜在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9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对出生后48 h内不能哺乳、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观察组46例,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入院6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灌肠通便,配合腹部按摩、抚触及给予早期母乳胃肠内营养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及高胆红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胎便排尽时间、经皮胆红素(T BC )均值、T BC峰值、黄疸消退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情绪和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按常规治疗护理,间断蓝光照射48h,分4d进行,B组在A组基础上施以抚触,每天2次,每次15min,分别于光疗初期及后期进行,观察两组患儿4d内哭闹及睡眠情况。[结果]B组哭闹次数明显小于A组,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A组。[结论]常规干预加抚触有利于稳定患儿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