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n=32)与正常对照组(n=8),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模型组分别在饲养第2,4,6,8周末,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经肠系膜上静脉末端穿刺测PVP.肝脏HE、VG染色,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LN、TGF-β1的动态表达,测定外周血中的内毒素、TNF-α、ALT的动态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情况.结果:模型组ALT在第2周末达到高峰(57.84±7.57IU/L),随后逐渐下降;内毒素在第2、4、6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TNF-α在第2、4周末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但各点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PVP在第2、4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肝窦内皮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随着肝纤维化及硬化程度的加重,窗孔逐渐变小、变少至消失;LN、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随着病变的发展,与对照组和同指标前一时间组相比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均P<0.05).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第2、4、6周末,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结论:肝硬化大鼠发生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可使TGF-β1、TNF-α、LN等合成增多,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去窗孔化,间接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二甲基亚硝胺 (DMN)致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壁病理变化及其与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用 0 .5 %DMN每周连续 3d共 4周 12次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1d、2d、3d、1周、2周、4周、6周、8周作为动态观察时相点 ;分别取 5只模型大鼠和 3只正常大鼠肠系膜前静脉分支插管法测门脉压力 (Ppv)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Ⅳ型胶原(ColⅣ )、层粘连蛋白 (LM)和Ⅰ型胶原 (ColⅠ )表达 ;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正常大鼠肝窦壁ColⅣ阳性表达 ;模型组肝窦壁除ColⅣ阳性染色呈现为先弱后强外 ,LM和ColⅠ的沉积均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增加 ,4周时表达最为明显 ,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失窗孔和内皮下完整基底膜形成 ;模型组Ppv与肝窦壁LM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DMN大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是在功能性基底膜破坏的基础上 ,随着LM与新合成ColⅣ沉积以及两者结合的增加、加之ColⅠ的沉积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丽  江宇冰 《传染病信息》2010,23(3):183-186
肝窦内皮细胞具有开放的、没有横膈膜的窗孔,内皮下没有基底膜。这种结构有利于调控肝细胞与肝窦血液的物质交换。肝窦内皮细胞能分泌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并通过窗孔的变化,对肝脏微循环进行调节,同时可分泌大量的形成基底膜的成分,在肝窦毛细血管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肝窦内皮细胞表型标志发生变化,Ⅷ因子相关抗原、CD44等表达增强,也是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重要标志。笔者对肝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及其在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功能和表型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特征,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机制、后果、时间进程、可逆性和判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窦是不连续毛细血管 ,为通透性最大的血窦之一 ,其内皮细胞扁而薄 ,上有发达的窗孔 ,且窗孔无隔膜 ,整个细胞呈筛型状态。透射电镜在正常肝窦内皮外看不到有基底膜存在 ,如用特殊方法可显示少量网状纤维或 型胶原 ( - C)。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内皮窗孔逐渐减少或消失 ,内皮下基底膜形成 ,类似于连续性毛细血管 ,此过程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 ( sinusoid capillarizatin) ,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理过程 ,对肝细胞功能影响很大 ,不仅发生较早 ,与肝星状细胞 ( HSC)的活化及窦内皮细胞的表型转化直接相关 ,还参与促进形成门脉高压症。病理刺激持…  相似文献   

6.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特征,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机制、后果、时间进程、可逆性和判定等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但目前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在肝纤维化中的形成过程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是否可逆也未见报道.我们用二甲基亚硝胺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4 wk动态观察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逆.  相似文献   

8.
郭杞兰  黄月红  陈治新  王小众 《肝脏》2014,(11):839-843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kg ,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50% CCl4-蓖麻油混合液2 mL/kg ,每周2次,共8周;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肝窦窦壁结构,S-P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CD31、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Col-IV)的表达。结果肝脏组织学证实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6周可见纤维间隔形成;透射电镜显示,CCl4诱导2周时,部分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LSEC)窗孔减少,内皮下未见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随着造模的进程,LSEC 窗孔进一步减少,部分甚至消失,第6、8周时局部肝窦内皮下形成连续的BM。同时,随着肝纤维化的进程,HA浓度逐渐升高,肝窦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主要成分Col-IV、LN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是逐渐形成的,LSEC失窗孔早于纤维间隔的形成,而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出现在纤维间隔形成以后。  相似文献   

9.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位于肝细胞与肝窦之间的Disse间隙,有丰富的伪足包绕肝窦,是来源于间质的一种肝脏非实质细胞。1876年Kuffer通过氯化银(AgCl)组织化学染色,首先发现该细胞,并根据其星形形态将其命名为HSC,认为是肝脏的一种吞噬细胞,与Kuffer细胞相似。直到1951年,Ito应用电子显微镜发现HSC与Kuffcr细胞是两类不同的组织细胞并将其区分开。1971年Wake[1]重复Kuffer的AgCl化学染色实验,证实HSC的存在。HSC的命名很混杂,有20余种,如贮脂细胞、储脂细胞、肝窦星形细胞、lto细胞、窦周细胞和星型细胞等。在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在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CCl4每周2次共8周诱导雄性SD大鼠肝硬化模型.将SD大鼠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模型对照组(n=15)和罗非昔布治疗组(10 mg·kg-1·d-1,n=15).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标本,电镜观察肝窦超微结构改变.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底膜蛋白主要成分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同时通过Ⅷ因子相关抗原(vWF)免疫组化标记微血管牛成密度.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罗非昔布干预治疗能减少肝纤维化面积(分别为30.7±8.9和23.5±6.5,P<0.05).光镜及电镜提示,在模型对照组可见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缩小,有完整的基底膜形成,Disse腔隙内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罗非昔布组上述病变有所减轻.随着肝硬化的形成,肝组织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罗非昔布组肝组织微血管密度(6.4±0.7)较模型对照组(11.3±1.6)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时肝组织表达Ⅳ型胶原和LN蛋白明显增加(分别为3.8±0.4和3.7±0.5),罗非昔布能降低Ⅳ犁胶原和LN的表达(分别为3.0±0.5和3.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两者均为P相似文献   

11.
血液中90%以上的透明质酸盐由肝窦内皮细胞(SEC)降解。肝窦毛细血管化时不但SEC形态有变化,其功能亦有改变,例如在SEC内出现调控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Weibel-Palade小体(WPB)。本研究旨在确定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盐水平能否反映肝病时SEC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材料和方法:经肝活检证实的各种肝病病人58例及健康正常对照28人。用酶结合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盐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29例患者和2名健康对照者肝活检标本中SEC胞浆内有无WPB和SEC基底侧有无基底膜形成,并按其结果分成三组:A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在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经4周12次腹腔注射DMN制备火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大鼠门静脉压力测定,24周动态分析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大鼠门静脉压力随着造模的进行不断升高,造模4周时达(1.10 ±0.18)kPa,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04)kPa(t=6.41.P<0.0 1)。造模停止后,大鼠门静脉压力逐渐恢复正常。其动态变化与电镜下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变化规律一致;与反映肝窦内皮表型改变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833,P<0.01);与反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的层黏连蛋白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953,P<0.01);与反映肝窦壁星状细胞活化收缩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919,P<0.01)。结论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DMN肝纤维化模型门静脉高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肝窦毛细血管化探讨抗纤软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抗纤软肝方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抗纤软肝方组生药40 g/kg大鼠体质量灌胃,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将抗纤软肝方制备成含药血清与对照血清分别处理原代肝窦内皮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标志物分化抗原簇31(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中CD31、vWF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扫描电镜检测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抗纤软肝方对肝窦内皮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影响。对照组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狭小,结构将近闭塞,数量较少;抗纤软肝方组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结构清晰,窗孔增多增大,明显可见。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抗纤软肝方组CD31和vW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D31:0. 069±0. 015 vs 0. 115±0. 011,t=4. 257,P 0. 05;vWF:0. 092±0. 009 vs 0. 132±0. 014,t=4. 274,P 0. 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抗纤软肝方组治疗后CD31、vWF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CD31:0. 334±0. 029 vs 0. 448±0. 013,t=6. 245,P 0. 01; vWF:0. 560±0. 047 vs 0. 709±0. 045,t=3. 966,P 0. 05)。结论抗纤软肝方可明显抗肝窦毛细血管化,可以通过抗肝窦毛细血管化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窦毛细血管化与其病理改变、血清学指标相关性,以进一步探索肝窦毛细血管化在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68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D34染色,显示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程度。并于当日晨采血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与血清肝功能指标中GGT明显相关(r=0.385,P〈0.0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的HA显著相关(r=0.502,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与分期相关性更强(分别为r=0.426,P〈0.01;r=0.569,P〈0.001)。结论血清学肝功能指标中单独GGT异常预示存在着不断进展的肝损伤;HA是判断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化的一个灵敏的无创性指标;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肝组织炎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整合素α6在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整合素α6在肝窦毛细血管化时的表达情况. 方法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层粘连蛋白(LN)及其整合素受体α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整合素α6斑点免疫印迹研究. 结果动态观察了LN在肝纤维化时沿肝窦在Disse间隙沉积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正常时整合素α6局限于汇管区血管内皮和胆管内皮细胞膜上,窦内皮细胞(SEC)上无表达,肝窦毛细血管化时,SEC出现整合素α6阳性表达沿肝窦连续分布,整合素α6在纤维化时组织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P<0.05). 结论肝窦毛细血管化时SEC出现整合素α6亚基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6.
桃仁提取物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7.
肝窦毛细血管瘤在CT和核磁共振中显示征象与肝包虫病完全一致,极易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窦毛细血管瘤因有丰富血液供应,可有血流信号征象,肝包虫的囊泡中是不流动的囊液。现应用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对经CT、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肝包虫病的1例患者,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仔细动态观察囊泡状肿块中是否有血流信号出现,发现该患者囊泡状肿块中有血流信号的征象,因此诊断为肝窦毛细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包虫病和肝窦毛细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组织 型胶原 ( - C)、层粘蛋白 (L N)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 2 5 0 m l/ L CCl4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并同时给于秋水仙碱、抗纤软肝颗粒小和大剂量治疗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 - C、L N。结果 :抗纤软肝颗粒能有效抑制 - C、L N的生成和沉积 (P <0 .0 1) ,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P <0 .0 1) ,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 :抗纤软肝颗粒能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肝窦毛细血管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肝窦属不连毛细胞血管,窦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其窦腔面可见少量微绒毛,扁薄的部分有发达的窗孔,细胞呈筛状形态,内皮窗孔无隔膜,肝窦内皮外无基底膜,仅见少量网状纤维,肝窦是通透性最大的血窦之一,是保证血淮和肝细胞间正常物质交换的组织学基础,1963年Schaffner发现随着肝硬化的发生,肝窦内皮窗孔数逐渐减少或消失,内皮下基阍膜程为肝窦毛细胞血管化(sinusoid capil-larization),研究肝窦毛细胞血管化的形成机理以及和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关系已成为世界肝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50ml/L CCl_4经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予秋水仙碱、小和大剂量抗纤软肝颗粒治疗,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层粘蛋白(LM)原住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有效抑制Ⅳ型胶原、LM的生成和沉积(P<0.01),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P<0.01)。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从而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