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CU护理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实行人本管理.[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大大提高.[结论]灵活应用各种培训方法,进一步完善任用机制是加强心脏内科CCU护理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查找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后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管理对策,并应用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实践中,评价改进后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深化专科培训、快速评估患者安全性、加强围手术期和转运患者安全管理、关注基础护理细节并持续改进等多项措施,规范和完善急性胸痛护理与管理,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多环节预见性管理消除了护理安全隐患,保障了护理安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减少了医护纠纷。结论改进的急性胸痛护理与管理措施有助于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配合诊疗过程,保障患者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护理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护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护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建设一支德技双馨,具有积极工作热情和高度凝聚力的护理队伍,才能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全面发展。为此,我院护理部始终把护理队伍建设放在护理管理的首要位置,以医院文化建设为契机,依托护理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凝聚、协调、激励、规范、识别、陶冶、自律、同化和稳定等功能,以护理文化为引导,强化队伍内涵建设,打造出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敢拼搏、敢创新,结构合理、层次相宜、富有朝气的高素质护理队伍,实现了护理队伍和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CCU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环境,老年患者居多,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反复的疾病折磨,生活能力的降低,又无家属陪护,常使其处于烦躁焦虑、恐惧绝望之中;而患者家属因为亲人处于生死的边缘,无法时刻陪伴,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变得敏感多疑,焦躁易怒。护士技术操作多,教学任务重,生活护理量大,工作琐碎繁忙,缺乏足够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因而,出现纠纷的机会比较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及保护自己,作为CCU的护士及带教老师,更应该熟知带教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l C C U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风险1.1老师存在的问题1.1.1由于CCU内病人病情危重,护理操作及查体机会相对较多,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暴露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向学生进行讲解或操作示范,如进行导尿、灌肠、心电监护等,此行为易导致病人及家属投诉侵犯其隐私权。1.1.2忽视保护性医疗制度,在学生为病人进行操作中或结束时,老师当场进行评价及指点: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不适,病人便会指责是学生操作不当引起,引发纠纷。CCU内患者阳性体征较多,查房机会较多,若在床旁教学直接性太强,因为患者医疗知识的匮乏,易错误理解查房的内容,引起不良的心理效应,同时病室内其他患者也了解了...  相似文献   

7.
CCU对AMI患者的负效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慧  庄淼 《当代护士》1999,(9):24-24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监护和抢救的一项特殊设置,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抢救的理想场所,能帮助患者度过死亡危机,但因其环境及设置的特殊而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8.
CCU是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英文缩写,也称加强治疗病房。主要目的是通过心电监护仪来检测及治疗急性心梗(AMI)早期发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心梗病人的急性期死亡率。进入CCU的病人,早期意识大多处于清醒状态,因此,急性期持续胸痛、监护仪器、氧气等的使用及医护人员抢救时忙碌的身影,均可造成患者心理紧张、焦虑程度的增加,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严重者可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相似文献   

9.
心脏监护病房(CCU)是集中诊治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场所,除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外,还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护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CCU病房的救治率,因此CCU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及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恢复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CCU噪声污染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CU噪声污染对患者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按照入住CCU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在人住ccu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噪声干预措施。监测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并于转出CCU当天,使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舒适状况量表、深睡眠指数评估表对患者的焦虑、舒适、睡眠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转出CCU当天,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焦虑得分、舒适度及深睡眠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U噪声污染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 睡眠是影响人类精神和躯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对于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病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更是有为重要[1],所以我们对CCU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做了以下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C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不同的病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责任护士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患者护理需求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血压、心律、通气功能、换气功能、重要脏器供血情况、营养及代谢情况等,依据其评分分值的高低分层级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CCU患者护理质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缩短CCU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与消毒,简易呼吸器在临床使用是较多的,我们规范了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尤其在简易呼吸器的消毒方面,还不是很规范,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4.
加强护理队伍管理增强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模范作用,制定可行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全院护理队伍中形成了良好风气,营造出和谐氛围,产生了共鸣和群体效应,形成了特色优势和整体优势,拓宽了发展道路,拓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实力,形成了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CCU患者压力源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燕  张琳 《护理学报》2005,12(9):70-72
目的 分析CCU患者压力源,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SAS量表及自制压力源调查表对100例CCU患者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统计结果示CCU患者压力源高计分16项.并在入院7 d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CU患者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必须引起CCU护士的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恢复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艳雯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73-2074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对预防CCU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多方位护理预防感染。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感染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治愈率、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方位护理有利于预防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ccu)护理工作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CU护理工作量测量量表(ICNSS)对入住某三甲综合医院CCU的77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量调查。结果CCU护理工作量总评分(25.5714±6.48)分,第1,2,3,4季度ICNSS评分分别为(27.24±4.438),(25.62±4.535),(22.33±9.403),(27.24±6.9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867,P〈0.01),各季度ICNSS评分LSD法多重比较,第1季度与第2,3季度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季度与第3季度,第3季度与第4季度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轮椅和平车入院患者护士护理工作量评分分别为(20.74±4.663),(25.89±6.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19,P〈0.05);不同住院时间及是否行介入治疗对患者护理工作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病种入院当日及支架置入当日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最重,随着入住时间的延长,护理工作量逐渐递减(P〈0.05);36例行介入治疗后患者手术当日护理工作量得分(26.35±4.057),术后第1天(23.58±3.525)分,术后第2天(22.16±4.537)分,3d后(19.17±3.637)分,行介入治疗后不同天数患者护理工作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24,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疾病特点、患者主要治疗及护理工作量变化及时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弹性排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CCU分级护理评分量表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CCU住院的患者400例,由责任护士在每位患者入院时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病情有变化随时评分,根据分值确定所需的护理等级.结果 量表评分结果提示:16分提供预防性护理,17~21分提供支持性护理,22~26分提供补偿、缓解性护理,≥27分提供代偿、救助性护理.结论 CCU护理分级评分量表是以护理问题为依据,以护理干预措施为指导的护理分级的测量工具,评分方法简便,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操作性,对护理工作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CCU室87例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心室晚电位阳性CCU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我们收集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 117例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入住CCU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重度心力衰竭病人 ,对他们实施整体化护理 ,并以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收治的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入住CCU病人 110例 ,作对照 ,对开展整体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开展整体化护理后 )心室晚电位阳性的CCU病人 117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