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1993~2002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敬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509-509,51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 10年间 17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化疗与感染、感染时白细胞数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达5 0 .8%,医院感染菌株以 G-杆菌最常见 ,多发生于化疗后 2周内 ,白细胞数 <0 .5× 10 9/L和白细胞数 <1.0× 10 9/L 的两组感染率明显高于 >1.0× 10 9/L的各组 (P<0 .0 5 )。结论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因素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何丽红  陈爱贞 《华夏医学》2003,16(2):148-150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在本院儿科住院的 AL患儿共 10 8例。结果 :3 5例、4 6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 ,感染率 3 2 .4 1% ,例次感染率 4 2 .5 9% ,感染直接引起死亡 12例 (11.11% )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并发症常见且严重。致病菌以 G- 杆菌为主。粒细胞减少特别是≤ 1.0× 10 9/ L、住院时间超过 12周、诱导化疗阶段医院感染率较粒细胞数 >1.0× 10 9/ L、住院时间 <12周、巩固、强化治疗阶段明显升高。这与患儿年龄、白血病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AL患儿易发生医院内感染 ,病死率高 ,致病菌以G- 杆菌为主 ,粒细胞减少特别是≤ 1.0× 10 9/ L、住院时间超过 12周、诱导化疗阶段是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及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白血病与医院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阳 《西部医学》2005,17(6):609-6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06例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医院感染率63.20%,明显高于全国医院监控网2000年资料血液病医院感染率12.30%的报道。周围血白细胞数≤1.0×109/L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数>1.0×109/L组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医院感染主要与周围血白细胞数有相关性,与白血病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血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刚入院的33例PNH患者通过骨髓涂片或/和活检分成2组:骨髓增生活跃组21例,占64%;骨髓增生减低组12例,占36%。将2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为(57.47±17.87)g/L和(71.30±19.52)g/L,红细胞分别为(1.58±0.49)×10~(12)/L和(2.15±0.59)×10~(12)/L,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细胞分别为(6.14±4.21)×10~9/L和(2.34±0.90)×10~9/L,血小板分别为(110.29±89.06)×10~9/L和(23.42±12.06)×10~9/L,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果提示,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与骨髓增生情况似无明显相关的关系;白细胞、血小板与骨髓增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祝彪  张晋琳 《四川医学》2001,22(11):1008-1008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先后收治了 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急性白血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2 6岁。因进行性头昏、乏力 1周于 1993年 12月 15日第一次入院。查体 :轻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不大 ,胸骨无压痛 ,肝、脾均未扪及。血象 :WBC3.0× 10 9/ L,Hb10 9g/ L,PL T72×10 9/ L ,Ret0 .8%。骨髓象 :外观有油无渣 ,增生低下 ,红系明显减少 (2 % ) ,粒系增生不良 (4 9.5 % ) ,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4 8.5 % ) ,但形态正常。骨髓病理活检 :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极度低下 ,造血组织几乎全…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齿龈肿痛、出血伴低热2周,于1989年1月31日入院。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21×10~9/L,白细胞10.5×10~9/L,分类:原粒0.21,原+幼单0.6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早幼粒0.27原+幼单0.52,嗜酸粒0.08,未见尼曼-匹克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予HOAP、HP方案治疗后,3月25日骨髓完全缓解,但全片(2.5 cm×3cm)见尼曼-匹克细胞8个,并接受巩固强化治疗,2疗程后,于1989年6月4日出院。1989年8月18日再次入院强化治疗时,除白细胞偏低(1.6×10~9/L)外,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隔日皮下注射 ,在小儿急性白血病 (AL)强化疗后的临床作用。方法 :12例小儿 (AL)接受强化疗后白细胞≤ 1 0× 10 9/L(骨髓进入抑制期 )时 ,用rhG CSF每次 2~ 5μg/kg,隔日三角肌处皮下注射 ,查外周血 :白细胞≥ 2 5× 10 9/L时停止使用。并记录白细胞减低持续时间 ,患儿感染情况 ,同时对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者 ,2周后骨髓涂片了解骨髓情况。选用既往相同年龄、相同类型AL患儿 ,用相同化疗方案 ,未使用rhG CSF ,同样例数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 2 .5× 10 9/L需天数 ( 6± 2 7天 ) ,比对照组 ( 13± 3天 )明显缩短 (t=6.0 6,P <0 .0 1)。且使用rhG CSF组出现较轻感染或不感染。多数能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 ,而对照组多感染重或多重感染 ,抗感染治疗疗效差。 6例患者使用rhG CSF后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 ,但停药 2周后复查骨髓仍处于缓解期。结论 :隔日皮下注射rhG CSF每次 2~ 5 μg/kg ,可明显缩短小儿AL强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有效防止和控制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1岁,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个月,自体骨髓移植(ABMT)术后,白血病复发,干1991年12月7日入院。1991年5月,因乏力,面色苍白,查HB44g/L,WBC12.1×10~9/L,PLT58×10~9/L,骨穿显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幼粒细胞93.6%,确诊ALL-L~2,T淋巴细胞型。用COAP方案(7天/疗程)化疗8疗程,1990年9月  相似文献   

9.
吴某,男,56岁。因头昏、乏力半个月,全身散在性紫癜1周,于1989年8月11日门诊检查,血红蛋白(Hb)55g/L,白细胞(WBC)72×10~9/L,血小板(Pt)10×10~9/L,外周血中见大量原始细胞,拟诊为急性白血病。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四肢、胸背部、颜面部均可见密集紫癜,暗红色,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神经系统均无异常发现。双侧眼底有大片暗红色出血灶和渗出物。实验室检查 Hb44g/L,WBC24.2×10~9/L,原粒细胞89%,Pt 9×10~9/L,血乳酸脱氢酶>1000U,骨髓像示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88.5%,早幼粒细胞0.5%,红系0,巨核细胞0,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FAB-M_1型)。  相似文献   

10.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主因头晕、乏力2个月住院。入院查体:T37℃,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化验Hb60g/L,WBC70×10~9,BPC10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单核系明显增生,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94%,POX(+),SB(+),NaF/NAE抑制试验(+),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5,经DAVP_(16)方案1疗程获完全缓解(CR),停化疗后第6天,白细胞下降至0.4×10~9 / L,同时发现左大腿内侧有一肿块,核桃大,局部红、肿、痛,次日出现发热,体温39.8℃,肿块进行性增大,疼痛渐加剧,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某医院2001年至2004年血液内科18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达47.57%,多发生于化疗后2周内,医院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白细胞计数〈0.5&#215;10^9/L和〈1.0&#215;10^9/L两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1.0&#215;10^9/L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因素,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200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42,平均27岁,病程1.5~6年,治疗前血红蛋白38~65g/L,平均46g/L,白细胞(1.5~3.5)×109/L,平均2.2×109/L,血小板(6~54)×109/L,平均46.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5~15)×109/L,平均8.2×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重度低下者18例;增生明显低下者6例,增生低下者4例;增生活跃者2例。巨核细胞每张片0~5个。方法:30例病人入院后均给予西药康力龙、山莨菪碱片、左旋咪唑、氨肽素片,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血小板低于20…  相似文献   

13.
女,27岁,因头昏无力,齿龈出血2个月,发热2天于1988年5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8℃,血压110/70mmHg,贫血貌,腹围75cm,余正常。化验:血红蛋白30g/L,白细胞2.1×10~9/L,血小板20×10~9/L。超声检查:脾大,肝正常。骨髓象示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感染。经输血、抗感染等治疗热退。  相似文献   

14.
例1 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烧、脾大2月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白血病”。查体温38.4℃,脉博20次/分.心率84次/分,血压16/8kPa,贫血貌、消瘦体型,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不大,脾肋下2cm,质软,移浊(一)。辅检:血色素58g/L,白细胞1.5×10~6/L。骨髓检查,骨髓增生低下,骨髓活检未见异常。肝脾B超,脾大,可见有二处钙化灶。胸片:右上肺Ⅲ型肺结核,行正规抗痨治疗38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血色素上升为80g/L,白细胞4.1×10~9/L,血小板90×10~9/L,随访3个月后,外周血象  相似文献   

15.
病史摘要患者男,66岁,1989年5月因右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出血不止,查血白细胞200×10~9/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165×10~9/L,骨髓穿刺涂片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  相似文献   

16.
张伟琴 《华夏医学》2004,17(5):746-747
目前 ,化疗仍是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 ,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加上激素的应用使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成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之一。我科近 2年来收治因化疗而致白细胞 (WBC)低于 2 .0× 10 9/ L 以下者 15例。有关文献报道 ,WBC低于 2 .0× 10 9/ L时 ,患者极易发生感染 ;低于 1.0× 10 9/ L 时 ,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平均 16 d WBC恢复至 4 .0× 10 9/ L 以上 ,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顺利地渡过了化疗关 ,病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7.
患者,29岁,妊娠29周,因间断性牙龈出血10天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36×10~9/L,Hb89g/L,WBC4.1×10~9/L,血小板(PC)27×10~9/L,IgG 25μg/L,IgM 18μg/L;血清铁蛋白56μg/L,游离铁蛋白2.45μg/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比值形态正常:红系增生活跃,比值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血小板少见。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无血小板减少,考  相似文献   

18.
溶血性贫血是多种多样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溶血现象却实属罕见,对其原因和及时的诊断抢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血液科收治的一例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李某,女,26岁,已婚,农民.于1994年3月3日收入院.住院号:558054.入院前1月出现头晕,乏力,牙龈肿痛,未诊治.10天前牙龈肿痛加重,到当地医院诊治,查血常规:Hb93g/L,RBC3.46×10~(12)/L,Hct 0.33L/L,WBC 11×10~9/L,BPC 8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为0.75,淋巴为0.25.诊为“牙龈炎”,给予青霉素80万”,肌注,每日两次,共3天,无好转,再次就诊,查血常规用Hb100g/L,RBC 2.84×10~(12)/L,Hct 0.311/L、WBC 47.9×10~9/L,分类不明原始细胞占 0.88,中性杆状核为0.05,淋巴为0.07,继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血常规:Hb 85g/L、BPC113×10~9/L,WBC 36.6×10~9/L,中性分叶核0.04,原始单核细胞0.48,幼单核细胞0.40,单核细胞0.01,淋巴0.07,骨髓穿刺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单核系细胞占0.90,其中原单占0.40,幼单占0.50.胞体异常不规则,核折叠凹陷,核染色质细致,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b)型”.骨髓组化POX原始白细胞阴性1.00,AKP阳性5/5、积分15.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收入住院.既往体健,无黄疸及解酱油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于1989年6月29日因牙齿龈出血,低热,乏力,在当地医院查血象发现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106×10~9/L,血片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82,血小板82×10~9/L。骨髓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72,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VP方案治疗1个月,白细胞降至50×10~9/L。复查骨髓象,原始细胞仍占0.62。随后,继续应用VCAP,VAP方案治疗,无效。于1989年12月28日入我院。体检:体温37℃,脉搏92次/min,血压17/8kPa。神清,柯兴氏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3岁。1988年4月因肺癌行右肺全切术,术后情况良好,查血:白细胞7~8×10~9/L,中性0.70,同年7月化疗(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先后共三个疗程。此后血象明显增高,白细胞40~50×10~9/L,最高200×10~9/L,疑类白血病反应于1989年5月8日再次住院,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音粗糙,心率8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