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饮水氟含量及尿氟、血清氟与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南省林州市和登封市作为调查点,对6~13岁在校儿童(林州市235名、登封市214名)的尿氟、血清氟含量、氟斑牙患病率及家庭饮水氟含量实施调查,比较儿童尿氟、血清氟含量、氟斑牙患病率及家庭饮水氟含量等情况,分析家庭饮水氟含量及儿童尿氟、血清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关性。结果林州市的家庭饮水氟含量及儿童尿氟、血清氟含量均高于登封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林州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83.83%(197/235),高于登封的4.67%(10/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饮水氟含量及儿童尿氟、血清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饮水氟含量及尿氟、血清氟与氟斑牙患病率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有效监测有助于防治氟斑牙。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居民及氟骨症患者的尿氟排泄水平,试图评价尿氟在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 调查结果可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民其尿氟含量与饮水含氟量及饮水中氟的含量增高有密切的关联,呈正相关趋向。在高氟饮水地区居住的非氟骨症人群及氟骨症患者间,其尿氟含量也与饮水含氟量呈正相关,但两组人群尿氟排出量未见显著性差异。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其发病程度与尿氟排出量高低亦无规律可循,个别病例却呈交叉现象。 结果表明,尿氟排出量作为接触氟强度和机体负荷状态的监测指标是适宜的,作为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诊断或防治的观测指标或依据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指血氟测定在氟作业工人健康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某铝厂氟作业工人42 名, 非氟暴露工人21 人, 分为A、B 两组。利用微量加标对电极法测定当天及放置72 小时后的指血、静脉血及血清中氟含量。结果 两组工人指血与静脉血氟存放后均较存放前明显升高。存放前后指血氟均高于静脉血及血清氟水平; 两组存放前后指血与静脉血中的氟含量均具有相关性。两组之间比较, 指血、静脉血及血清氟水平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指血氟含量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氟负荷水平。  相似文献   

4.
血氟测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使血氟测定简便化,探讨末梢血氟代替静脉血氟及血清氟的可能性。方法 随机选取研究对象27 人,分为氟组和对照组。氟组给予含氟10 mg/L的茶水300 ml 饮用。利用“微量加标对电极法”测定1 小时后新鲜血样及放置4 ℃48 小时后的末梢血、静脉血及血清氟含量。结果 各组存放前的末梢血与静脉血、末梢血与血清的氟含量具有相关性(r 为0 .364 和0 .582) ,存放后末梢血氟与静脉血氟一致,且较存放前明显升高。结论 存放前末梢血氟可反映血中的氟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国内一些地区的文献资料,初探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人群氟斑牙、氟骨症、缺损型氟斑牙等患病率及尿氟与该地水氟间;氟斑牙、氟骨症、缺损型氟斑牙等患病率及尿氟互相间的关系有明显规律,并可用适当的数学模型予以模拟。本文初步提出几个模型并尝试其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有机氟主要指氟代烃类化合物,包括饱和与不饱和的单氟烃、多氟烃、卤氟烃及它们的聚合物等。在制造和使用有机氟单体、加工氟聚合物材料及处理氟烃裂解反应残液时,均可接触到相关毒物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有机氟中毒常常是由于职工在生产环  相似文献   

7.
氟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摄入过量可导致氟中毒。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一日摄氟量不超过2毫克,国内近年来也参考此摄氟量来估算、评价环境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这种估算值不能准确反映氟对人体作用的真实剂量及钙、镁等因素对氟吸收的影响。为弥补此不足,兹设计通过人体氟平衡实验,获得准确的日摄氟量及在人体内的保留氟量,以期得到氟的部份质量标准及钙、镁等影响因素的实际效应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氟中毒山羊骨骼抗压强度试验,并与骨氟、骨钙及钙磷比值进行比较。结果氟中毒山羊骨骼强度普遍降低,骨氟、骨钙含量及钙磷比值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氟中毒时骨骼强度降低是骨氟及骨钙磷代谢紊乱的结果。这一试验结果为氟中毒的劳动能力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饮水型大鼠氟斑牙模型,为深入研究氟性骨损伤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复制大鼠氟斑牙模型,染氟剂量采用日测体重然后按体重(mg/kg)给予及尿氟、血氟监测的方法进行,尿氟、血氟采用微量氟法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氟斑牙采用数码相机拍照,按照氟斑牙观测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度。结果 90 d末,高、中剂量组大鼠均出现明显氟斑牙,尿氟、血氟及血AL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染氟剂量与尿氟水平显著相关(r=0.924,P=0.038);染氟剂量与血氟水平呈显著相关(r=0.948,P=0.026);高、中剂量组大鼠氟负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氟斑牙发生率与染氟剂量呈正相关(r=0.983,P=0.017)。结论染氟剂量与氟斑牙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6 mg/kg和32 mg/kg的染氟剂量,14 d即可发生Ⅰ度氟斑牙,35 d即可发生典型氟斑牙。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硒对大鼠尿氟排泄及氟致肾损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雄性SD大鼠饮用含氟化钠(150mg/L)及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5、2.0和4.0mg/L)的饮水共10周,观察氟及硒氟联合作用对大鼠尿氟排泄及肾脏损害的影响,以找出硒拮抗氟毒性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氟暴露大鼠血清氟和尿氟水平明显升高,并引起肾脏病理、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显著异常。2.0mg/L亚硒酸对尿氟排泄的促进作用,及氟致肾脏损害的拮抗作用最强,0.5mg/L时对氟致肾损害的  相似文献   

11.
氟在环境中的多途径暴露可导致多种健康危害。该文综述了氟中毒相关健康效应指标,将氟中毒的暴露途径总结为饮水暴露、饮茶暴露、食物暴露、呼吸道及其他暴露,分析氟暴露与氟中毒的关系,发现水氟浓度对氟斑牙发生的贡献率存在地区差异,提出应重视氟的多途径暴露识别,从总摄氟量的角度评价人群氟暴露水平。同时分析了氟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应考虑氟中毒不同健康效应,综合评价其他途径氟暴露及影响因素在氟中毒中的作用,从而为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氟区氟斑牙与水氟及尿氟关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平区属温泉型高氟区 ,以小汤山温泉为起点向东南呈放射状分布。自 1978年开始打深井降氟防治地方性氟中毒以来 ,防治效果明显。为了探讨氟斑牙与水氟及尿氟的关系 ,对小汤山 7个自然村的饮用水氟含量与 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及尿氟关系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水氟在 1.0mg/L以下的小汤山、大柳树、葫芦河村和改水降氟两年后水氟回升的马坊、官牛坊、讲礼村的 8~ 12岁的小学生。1.2 方法 :饮水氟和尿氟含量测定 ,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检查采用Horowitz 7级分类法。各项指标测定依据《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相似文献   

13.
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生物接触指标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尿氟、血清氟和氟斑牙之间的相关关系 ,评价血清氟和尿氟在地氟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和新淮村为调查点 ,对小学校的 8~ 13岁儿童 (新淮村 2 90名 ,瓦庙村 2 2 2名 )的氟斑牙患病率、血清氟、尿氟含量及家庭手压井饮水氟含量进行调查。并按照饮水氟含量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 ,即 ,<0 5mg/L组、0 5~mg/L组、1 0~mg/L组、2 0~mg/L组、3 0~mg/L组和≥ 4 0mg/L组。结果 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呈显著的剂量 反应关系 ,据此计算的饮水氟含量基准剂量的 95 %可信限的下限分别 1 0 1和 1 30mg/L。尿氟和血清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也呈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饮水氟和尿氟、饮水氟和血清氟、尿氟和血清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17、0 85 5和 0 6 17。结论 我国目前的饮水氟含量标准是安全和合理的。作为生物学接触指标 ,血清氟在衡量一个地区的摄氟水平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可能比尿氟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 由贵阳医学院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方性氟中毒》,反映了国内外氟与健康及地方性氟中毒研究的新水平。一、本书论述了地方性氟中毒的环境地质特征。从氟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我国的地理地貌分析,阐明了我国北方氟病区、西南氟病区、东南和沿海氟病区的分布范围、形成类型以及氟迁移累积的特征。二、本书条理清析,阐述了氟的代谢及其对机体的生理和毒理作用,并对氟过量引  相似文献   

15.
尿氟既是地方性氟中毒辅助诊断指征,又是氟污染和机体摄氟、排氟的一项观察指标。但尿氟正常值因对象、地点、时间和测定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别。我们首次测定本市人群尿氟正常值,对判断氟中毒及氟对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无疑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闽侯县后福自然村是否存在地氟病流行及新病区。方法按照《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调查人群中8~12岁的氟斑牙、尿氟及居民饮用水中水氟含量。结果水源水的水氟浓度为2.66mg/L,末梢水的水氟浓度为2.67mg/L,8~12岁学生尿氟含量几何均数为1.48mg/L,氟斑牙患病率41.0%。结论调查人群的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轻微,后福自然村为新发现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轻病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安市改水20年后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患病情况,评价改水降氟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抽查高氟病区8~12岁儿童79人,按Dean法查其氟斑牙患病情况,再从中随机采集74份尿样及病区17份水样用电极法测其尿氟及水氟含量。[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53.4%降到改水后19.0%;尿氟中位数达1.3mg/L,其中〈1.5mg/L占73.0%;水氟均值0.45mg/L,氟含量94.1%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结论]南安市改水降氟措施使地氟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暴露地区人群尿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对贵州省燃煤型氟暴露地区201人(包括高氟区127人和低氟区74人)的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查氟斑牙情况,测定尿氟含量。结果调查人群的尿氟中位数为1.858 mg/L,其中高氟区尿氟中位数(2.520 mg/L)高于低氟区(0.80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炉灶未改良及氟斑牙严重的人群尿氟水平较高(P0.05)。结论燃煤型氟暴露地区应提高人群文化水平、改良炉灶以减少体内氟的蓄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内水氟、食物氟、空气氟的水平以及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尿氟的水平,以便为防治儿童及青少年的龋齿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一年四个季度深圳市内的自来水末梢水以及布吉及福田两个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十类食品(包括饮料),同时连续3d采集空气样品进行氟含量测定。随机抽取394名幼儿园儿童及中小学生的晨尿作尿氟含量测定。上述样品的测定方法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深圳市内的空气氟、水氟较低,食物氟亦不高,调查人群的尿氟也处于低水平。这些均有可能导致市内儿童及青少年龋齿患病率的增加。结论 深圳市环境氟含量较低,儿童青少年的尿氟也偏低。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全国2004年防治地方病项目——高氟水源筛查及降氟工程,了解乌海市水氟分布及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我们于2004年对全市饮用水源含氟分布及改水降氟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