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心异 《海南医学》1989,(1):16-16,12
海南岛发生登革热Ⅱ型病毒流行,我校附属医院内科从1986年8~11月,共收治登革热258例,我们采用日本产Olympusxp-10型纤维内窥镜对有消化道症状的20例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86年登革热发生大流行,少数患者出现多器官损害,我院收治登革热1100例,其中尿常规检查及有关肾功能检查完整病例的登革热780例,发现肾损害120例,占15.38%,现将本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87年海南登革热流行,儿科从1月至12月共收治小儿登革热210例,其中登革休克综合征78例,现将临床分析及讨论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123例,女87例,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登革热患者血清中Ig的含量情况,我们对1980年在广州市地区流行的登革热患者64例作了IgG、IgA、IgM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血清标本来源:选自1980年8、9月间在我院住院临床诊断为登革热的患者,全部为成人。64例分为两组:A组是发病后3~7天抽血的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B组是发病后8~14天抽血的31例,其中男性19  相似文献   

5.
1986年8月份Ⅱ型登革热在我县流行,我脘内儿科、传染科自1986年8月至1987年1月,共收治登革热危重症110例。其中治愈107例,死亡3例。现将登革热危重症的抢救 体会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男63例,女47例,男女之比约为1.34:1。年龄7—10岁9例,11—15岁11例,16—20岁17例,21—40岁58例,41—60岁12例,61—67岁3例,其中16岁至40岁为75例,约68.2%。登革热危重症以青壮年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本地登革热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登记调查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深圳市南山区2014年报告登革热患者10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登革热103例,临床诊断登革热1例。输入性登革热患者46例,本地登革热患者57例,不明感染原因的登革热患者1例,发病率为9.29/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在7月下旬至12月下旬,高峰在10月。全区各个街道均出现登革热患者,以蛇口街道居多。输入性登革热的输入来源地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结论 2014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发病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输入性登革热和本地感染登革热并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潞西市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书华  番绍虎  雷剑  马丽  李冕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2):155-156,172
目的了解潞西市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并对登革热疫点采取的处置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调查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调查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数量及伊蚊幼虫各项指标,采取疫情主动监测、灭蚊喷洒、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处置登革热疫情,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全年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9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5例,当地感染病例4例;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325份,其中:抗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12.31%,抗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4.62%;捕获白纹伊蚊62只,平均人工小时密度为7.75只/人工小时,白纹伊蚊为主要优势蚊种;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和千人指数分别为2.47、2.24、7.75和17.01;疫情处置措施开展后,媒介伊蚊成蚊从处置前的7.75只/人工小时下降为0.72只/人工小时、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从开展前的2.47下降为0.14;当地居民登革热认知率从开展前的0提高到96.92%。结论潞西市边境沿线一带登革热流行状况十分严峻,所采取的疫情处置措施有效,建议今后继续加强疫情主动监测、疫点灭媒喷洒、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宣教等主要疫情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8.
1979年1月~12月,在索马里援外医疗队工作期间,共观察治疗280例登革热患者。其中住院患者78例,门诊及家庭病床202例。临床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性别:男126例,占45%;女154例,占55%,本组中女性多于男性,因为这家医院是妇婴医院,故这一差别不能代表登革热的男女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王爱华 《安徽医学》1997,18(3):52-53
<正>作者在西萨摩亚独立国参加医疗队期间,1995年11月至1996年3月共收治登革热1047例,其中登革热出血热18例。据文献记载,在我国东南沿海也曾有过流行,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将西萨摩亚国立医院收治的18例登革热出血热作一临床分析,以供同道研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登革热出血热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成人11例,儿童7例;年龄3~49岁,平均年龄20.2岁。所有病例均于当地雨季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效率,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006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该家族15名家庭成员先后共有6人发病,罹患率40.0%,其中6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3例,病毒分离阳性3例,荧光PCR检测阳性者1例,基因序列测序和病毒分离结果最终确定为登革I型病毒.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该家族部分患者登革热抗体为阴性,但病例发病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因此可以确定该家族发生了登革热聚集性暴发,荔湾区龙津中路龙兴里最有可能是共同感染地,感染来源不明,感染时间为家庭聚会日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的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番禺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6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6例,临床诊断20例。发病高峰出现在10月中下旬,全区病例以钟村街为主(占全区病例的28%)。男性12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1∶2。职业以家务待业为主。常规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最高为9月。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加强对蚊虫及疫情的监测,控制登革热暴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06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的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疫点及非疫点的蚊媒进行监测。结果番禺区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8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66例,临床诊断病例23例。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区病例以市桥街为主(占全区病例的79.89%),男性91例(占病例总数48.15%),女性98例(占病例总数51.85%),男女发病比为1:1.08。以工人、家务待业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居多,占病例总数的49.21%。常规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最高为7月,而在疫区8月至10月都有波峰出现。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加强对蚊虫及疫情的监测,控制登革热的暴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生因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 2007软件作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2019年万州区登革热疫情333例,其中输入性4例,本地感染329例,罹患率20.68/10万。登革热疫情波及万州城区11个街道和4个镇,其中城区328例,占98.49%,农村5例占1.5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均为国内输入,其中云南输入2例、海南输入1例、台湾输入1例。本地感染病例中,除1例在重庆渝北区感染发病回万州区治疗外,其余328例均分布在万州城区的11个街道辖区。333例病例中,临床诊断病例250例,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83例,均为登革病毒血清型1型。时间分布为8月2例,9月288例,10月42例,11月1例,病例高峰出现在9月。328例本地感染病例分布在万州主城区11个街道,农村5例。发病数由多到少的前5位镇乡街道依次为钟鼓楼街道155例,牌楼街道93例,高笋塘街道29例,太白街道16例,陈家坝街道11例。患者年龄最小者11个月,最大者8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7.49岁。结论 近年登革热疫情呈上升态势,我地开通柬埔寨、泰国航班,加速人员流动,万州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引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提示应加强登革热疫情和蚊媒监测,及时预警,为登革热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登革热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为登革热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登革热的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思路。【方法】312例登革热患者完善血常规、肝功能2项、肾功能、心酶3项、血清登革病毒NS1抗原及胸片检查,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进行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研究不同体质类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1)临床表现:本研究所纳入的312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软疼痛、疲倦乏力、皮疹和/或皮下出血点;不同体质类型的登革热患者,除发热的症状外,其他主要临床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平和质和气虚质疲倦乏力的表现明显,阳虚质、痰湿质和气郁质头痛的表现明显,湿热质全身肌肉关节酸软疼痛的表现明显。(2)辅助检查:出现血常规异常和合并肺炎,以及出现肝功能、肾功能和心酶3项异常最多的均是湿热质,其次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等。(3)中医体质类型:本研究所纳入312例登革热患者中,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其中以湿热质最多见,其他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等。【结论】登革热患者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其中湿热质最多见,痰湿质和气虚质次之,可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对易感人群从调整体质的角度预防登革热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为登革热患者依据不同体质类型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1986年海南岛部分地区登革热流行。我院8—10月收治登革热患者1032例,其中普通型598例,登革出血热401例,脑型登革热9例,休克综合症24例,现将登革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一、接诊时病情观察病人进入病房护士应在10分钟内给每个病人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注意观察神志,掌握病情,分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发现表情淡漠者,要经常观察血压,烦躁不安,经常测体温及观察颈部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多处发生登革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感染杂志》2010,10(4):217-217
①2010年4月16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卫生部门证实,来自NorthWard和Deeragun郊区的2名妇女诊断为2型登革热,这是自2009年12月以来当地发现的第一例登革热病例。2009年该市发生了2起病例,共有13人感染。②2010年4月15日,5例从非洲科摩罗和坦桑尼亚返港欧洲旅客在瑞典和法国被证实感染了登革热,4例未出现并发症和1例为登革出血热,其中3例为3型登革热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我科在80、85和86年登革热大流行中收治登革热患儿659例,其中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我县登革热病毒80年为Ⅲ型,85年和86年为Ⅱ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是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热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症。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海南岛1980年第一次登革热大流行为登革热Ⅲ型病毒感染,1986年再次登革热暴发流行为登革热Ⅱ型病毒感染,我科在此暴发流行期间收治DSS19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及预测其流行趋势,并对登革热疫情点采取的处置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本州登革热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媒介调查、孳生地处理、健康教育,最终分析研究本州登革热的流行态势。结果①全州全年共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9例,其中,输入性病例52例、当地感染病例7例。②潞西、盈江、陇川3个县市边境地区共采集了635份当地健康人群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发现,登革IgG阳性率14.49%,登革IgM阳性率5.20%。结论根据调查登革热疑似病例检测、当地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和媒介调查结果,结合我州与缅甸相接的边境沿线无天然屏障、边民互市频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常年孳生繁衍等特点,我们认为德宏州边境沿线一带登革热流行状况十分严峻。针对我州登革热流行的严峻局面,建议加强我州疫情主动监测、疫点灭媒喷洒、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宣教等主要疫情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市住院接受治疗的登革热患者8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后实施严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分析不同时间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时间登革热疫情致病病毒情况,不同年龄的登革热患者发病情况.结果:在2013年~2014年期间,登革热发病时间主要位于8~11月份,2014年的登革热发病例数明显高于2013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及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致病病毒主要是DEN1型.年龄为10~69岁的登革热患者发病率最高,2013年此年龄段的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登革热的流行病学资料十分必要,采取严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于降低登革热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十分紧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