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省12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城乡12岁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以及龋病患病状况,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合肥市、芜湖市和蒙城县、枞阳县、颖上县、含山县794名12岁年龄组儿童进行龋病和口腔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儿童恒牙患龋率为19.3,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均恒牙龋(D)失(M)补(F)牙数(龋均DMF)为0.3,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率为43.7,人均牙龈出血牙数为1.2,人均牙石牙数为3.4,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腔健康知识的正确率较高,城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城乡儿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12岁组儿童龈上牙结石较多,牙龈出血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漯河市65~74岁老年人龋病、牙周病患病情况,为漯河市及区县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按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漯河市3个城市地区和2个农村地区的562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漯河市老年人冠龋率、冠龋患者龋均、根龋率、根龋患者龋均分别为71.5%、14.11%、52.1%、4.23%;牙龈出血率、牙周袋形成率及牙周附着丧失率分别为98.85%、96.08%、42.02%。结论漯河市老年人群龋病、牙周病患病率高,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措施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程敏  杨晓霞  叶骏  丁强  周晓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46-3148
目的:了解东台市儿童龋病情况,探讨儿童龋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江苏省龋病防治科研项目组提供的口腔保健家长问卷调查表和乳牙龋齿检查表,对东台市3 384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68.29%,龋均为3.14,患者龋均为4.59;男、女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呈递增趋势,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乳磨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刷牙、饮食习惯、家长观念、口腔卫生及是否使用过含氟牙膏等多种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加大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定期口腔检查,推广口腔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4.
张灵全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40-3642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0~7岁儿童龋病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07~2010年鄂尔多斯市0~7岁体检儿童12 782名,按照《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计规定调查标准》进行儿童龋病调查,在自然光条件下行视诊和探诊。结果:在0~7岁儿童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和龋均逐渐上升;2007~2010年,各年龄段儿童患龋率和龋均逐年升高。结论:预防和保护儿童牙齿健康十分重要,要强化口腔保健网的建设,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加强指导口腔清洁卫生保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我国在本世纪末“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这一战略目标,我国口腔医学界和各级卫生行政机关确立了以改善学龄儿童与农村居民的口腔卫生状况为重点的总目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几年来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已有很大的起色和成绩。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龋病、牙周病。这两种疾病具有相关的病因和相联的预防措施。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放在龋病,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中小学学生龋病、牙周病的状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100名中小学学生龋病、牙周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基层龋病、牙周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调查的水平。结论 做好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定期检查,对龋病、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肇庆市大学生口腔卫生与龋病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2018年1-6月1000例在校大学生进行口腔调查的临床资料,分析口腔卫生与龋病发病情况,并提出龋病的防控途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龋病发病率随之而增加,22岁龋病发病率为54.25%,高于其他年龄组。无龋病组的大学生在口腔卫生状况、口腔生活习惯、口腔定期检查观念上均优于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肇庆市大学生口腔龋病的调查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龋病发病率随之而增加,口腔卫生状况、口腔生活习惯、口腔定期检查观念对龋病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影响,应做好大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工作,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到及早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秋成  王春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19-3120
目的:了解唐山市幼儿园儿童龋病发病状况,为制定儿童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照"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唐山市随机抽取的25所幼儿园6 162名儿童采用直视检查法进行调查,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唐山市儿童患龋病率59.23%,5~6岁和4~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分别为82.18%、68.21%;龋病牙充填率仅为12.87%。结论:唐山市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龋充填率低;加强预防保健、改善生活及口腔卫生习惯、实施窝沟封闭是防治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维 《中国学校卫生》1998,19(3):218-219
为了解中等卫生学校学生龋病、牙周病患病状况和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干预后对患病状况的影响,我们于1990-1996年对成都第二卫生学校学生于人学时和毕业前进行了口腔卫生普查,并对入校后的学生实施口腔综合保健措施,改善口腔卫生状况。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实验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患经口腔健康教育后对口腔余留牙齿的龋病、牙周病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指导、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手册及定期临床复检方法对120例活动义齿修复患与80例未做上述指导及健康教育的定期复检患进行比较。结果120例患口腔卫生状况优良率由基线调查的89.1%提高到两年后终期调查的96.6%,对照组80例的口腔卫生状况优良率由原来的85.0%下降到47.5%。结论对活动义齿修复患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及健康教育,能提高口腔卫生优良率、降低口腔内余留牙的龋病及牙周病患病率,可以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5岁年龄组儿童共792例,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同时随机对其中1/2的儿童家长就儿童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统计,计算患龋率、龋均,并进行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为45.6%,龋均1.92。城乡患龋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城市低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乳牙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频繁喝可乐、牛奶等甜食、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与儿童乳牙龋有关;儿童尽早刷牙可降低患龋的风险。结论:应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儿童进食可乐、牛奶,家长适时5儿童检查牙齿、尽早指导儿童刷牙,可预防龋病和控制儿童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为制定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30日—11月23日,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3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牙列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并采用与儿童家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3、4、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54%、58.77%、72.3%,龋均分别为2.06、3.27、4.52,龋齿充填率依次为2.67%、6.09%、15.02%。经济水平较好地区4岁和5岁儿童乳牙龋均低于经济较差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1;t=3.36,P=0.001),其余各年龄组儿童不同性别及经济水平间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地区经济水平、糖摄入频率和睡前甜点食用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深圳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防治,强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状况.方法 对500例孕妇患龋率、牙周病及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49.67%和75.68%,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86.87%和52.41%,而龋齿和牙龈炎就诊率仅为3.38%,92.32%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结论 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解放军人员中的口腔健康状况,为军队开展军人口腔疾病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并根据我军实际情况需要设定了军人口腔健康调查项目,对西安空军某指挥所官兵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获得数据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5人,结果表明该所现役人员龋均为0.75±1.03,患龋率为21.8%。牙结石发生率为78.2%,牙周病发病率为1.8%。结论该部官兵龋病患病率比较平稳,龋病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牙结石发生率较大,需要开展大量的口腔洁牙治疗。而牙周病比较平稳,大多数为早期牙周病,通过洁牙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健康保健、定期口腔检查和早期口腔疾病治疗对预防官兵口腔疾病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5岁幼儿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亚光  廖天安  谢奇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01-4703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5岁幼儿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保健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南省城乡720例5岁幼儿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受检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城市5岁幼儿患龋率为72.2%,龋均为4.54;乡村患龋率是83.9%,龋均是5.54,城乡患龋率和龋均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城乡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无根本性差异,在刷牙行为上城市儿童显著优于乡村儿童(P<0.01)。城市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也优于乡村儿童家长。结论:应加强海南省乡村地区的家庭口腔保健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242名儿童口腔健康存在的问题,探讨口腔卫生习惯与儿童龋齿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西安某高校幼儿园242名儿童做口腔健康全面检查,对4~6岁的儿童的换牙、龋齿、严重龋齿(>4颗)、缺牙、牙结石、延迟换牙和补牙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对242名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谈,填写问卷,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人中龋齿71人,重度龋齿18人,补牙人数为28人,牙结石人数26人。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与龋齿的发病原因直接相关,导致龋齿发生的原因依次为:1)细菌因素:主要是菌斑,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必然条件;如无刷牙习惯;2)食物因素:过多食用零食,喜好甜食,而全身的营养支持不够;3)宿主因素:影响可能是牙齿排列或形态不整齐、不规则。 结论 242名儿童中龋齿严重,今后应提高儿童乳牙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防止龋齿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继伟 《现代保健》2011,(20):120-122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的年龄分布特点,口腔保健与儿童患龋率的发生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德阳市851例学龄前儿童的龋患情况和口腔卫生习惯进行调查,对各年龄段患龋率、龋均、口腔卫生习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41.83%,龋均0.46,随年龄增加龋患情况逐渐加重。仅有39.8%的学龄前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但开始刷牙年龄较晚。结论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保持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different forms of tobacco usage and its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Smoking along with co-existing factors like old age, bad oral hygiene habits, food habits, limited preventive dental visits and over all health standard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high caries incidence. However, a direct etiological relationship is lacking.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ETS) causes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but no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dults. Existing findings are not sufficient and conclusive enough to confirm that ETS causes dental caries. Oral use of smokeless tobacco (ST), predominantly tobacco chewing, is presumably a positive contributing factor to higher incidence of dental caries. Unfortunately, published studies are not converging towards one single factor through which tobacco usage can have direct relationship to dental car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湖州市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对湖州市636名6~8岁学龄儿童,针对儿童口腔健康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信行因素问卷调查,对影响学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州市6~8岁儿童患龋率74.69%,龋均为3.46;男、女童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乡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高于城市(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儿童患龋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儿童睡觉前吃甜食、儿童睡觉前刷牙、口腔健康教育和父母口腔保健态度积极性。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和父母对儿童的口腔保健态度是影响儿童龋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黄埔区幼儿园学龄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掌握儿童口腔保健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黄埔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埔区7所幼儿园3 19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黄埔区7所幼儿园患龋率平均为15.30%,龋均为0.41,龋齿发病率为低水平;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5~6岁组为乳牙龋齿高发年龄段。结论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时期,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逐步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